钓鱼城_吴蔚【完结】(20)

阅读记录

  这次战事亦成为朝臣攻讦郑清之和余玠的有力借口,不久郑清之即忧愤病死,余玠亦失去最强有力的后盾。因而,他虽贵为蜀帅,目下却是举步维艰——不仅外有强敌蒙古人虎视眈眈,内有利戎司姚世安举兵抗命,更有朝中此起彼伏的倒余大浪,正是心力交瘁之时,根本腾不出手来协助大理抗敌。而高言一行到四川已有半月时间,想来多少了解到余玠的困境,深知不大可能再得到大宋的协助。而大理人想要克敌弓,别说余玠正备受攻讦,就是他正当红时,也需要上奏朝廷请示。也许高言见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干脆派人到上天梯盗取火器秘技,若能取得兵器上的优势,兴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如此,便能解释高言为何一定要来上天梯,甚至不惜以大将军之尊,抛出一番大道理来。

  张珏思虑过一回,问道:“你用什么来证明你是大理人?”小敏道:“从头到脚,都能证明我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

  张珏道:“那好,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她也许能证明你说的是不是真话。”小敏道:“是什么人?”

  张珏不答,亲自带人押着小敏朝护国寺而来。

  钓鱼城是一座山城,修建在钓鱼山上,三面环水,加上山势陡峻,峭壁悬岩,俨然雄关要塞。又是一座兵城,十年前为抗击蒙古军而建,是合州州治、兴元都统司及利州东路安抚使所在地,为重庆府北方屏障,驻有重兵,“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没有勾栏、瓦子之类的娱乐场所,连像样的酒楼、饭馆也没一家,只有寥寥几家小食店,且不卖酒。夜间唯一的热闹场所,就是护国寺西面的琴泉茶肆。茶肆位置颇佳,正好位于梅花林中,逢上花开季节,茶香、梅香飘扬开去,闻之即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供应茶水、饮子外,茶肆还售卖一些蜀中名吃。最有名的当数剑门豆腐,是茶肆的招牌菜。所谓“剑门豆腐”,顾名思义,当是“剑门天下险”的剑门所出产的豆腐。那里的黄豆生长于山区,泡以泉水,所做出来的豆腐细嫩鲜美,口感不涩,且有淡淡清香,韧性极强,别具一格,自古就是当地一绝。有俗语称:“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在汉中被魏将钟会、邓艾打败,退守剑门关。魏军乘胜追击,直抵剑门关外。而蜀军新败,士气低落,疲不能战。

  姜维见状,忧心忡忡。这时候,有人向姜维献计:闭关休战三日,号今百姓家家磨豆浆,以豆腐犒赏士兵,以豆渣喂战马,待兵马体力恢复再战。姜维依计而行,结果士兵和战马迅速恢复了体力。三日之后,姜维仅引五千兵马杀出关去,大败魏兵,终解剑门之急,剑门豆腐由此名扬天下。唐朝贞观名臣魏徵即出生在剑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因避战乱入蜀,途经剑门,因旅途劳累,又思念死去的杨贵妃,寝食难安。

  亲信宦官高力士给皇帝端来了一碗剑门豆腐,玄宗顿时胃口大开,一时欣喜,便将剑门黄豆特封为“皇豆”。

  然自十余年前汪世显引寇入蜀后,剑门为蒙古军所占,当地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剑门豆腐已经绝迹。这琴泉茶肆的剑门豆腐不过是个噱头,其实就是本地豆腐,打了个剑门的名号,美其名曰:吃豆腐不忘蒙古血洗剑门之耻。居然由此名声大噪,连四川制置使余玠都慕名来品尝过。

  张珏一行路过梅林时,小敏为林中喧闹声所吸引,问道:“那边是饭馆吗?我饿了,想吃点东西。”

  她是在军事重地被当场抓获的奸细,本该立即绳捆索绑,押赴官署审问,但不知道为什么,张珏竟不忍心拒绝,便道:“好吧,我陪你去。”

  招手叫过部下赵安,道:“你先去护国寺药师殿知会若冰娘子,我稍后有要事来请教她,请她务必晚些歇息。对了,派人去找刘霖刘教授过来,就说我今晚需要他的帮忙。”赵安一一应了。

  张珏这才带着小敏进来茶肆。虽然夜色已深,茶客却还不少,多是不当值的兵士,也有借宿在护国寺客房中的旅客因夜冷被寒睡不着而出来闲坐的。

  兵士们见到张珏进来,一齐起身,欲过来参拜。张珏忙道:“不必多礼。这不是在军营,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就当我没来过。”

  众人素知小张将军性情和善,爱兵若子,闻言一起笑了起来,便各自散开,照旧去饮茶。

  几名兵士自坐了一桌,张珏与小敏坐了一桌,叫道:“小二!”

  闻声出来的却不是小二,也不是茶肆主人白秀才,而是张珏的妹妹张如意。张珏既意外又惊喜,叫道:“如意,想不到今晚会在茶肆遇见你。”

  张如意打扮成男子模样,头上裹着块白布,神色颇为冷淡,只道:“哥。”又朝小敏一努嘴,问道,“她是谁?才几天不见,哥哥身边就多了个如此美丽婀娜的小娘子,怎么我当妹妹的都不知道?是我未来的嫂子么?”张珏忙斥道:“别胡说,她叫小敏,是在上天梯捉住的奸细。”

  张如意“咦”了一声,奇道:“她这么个清秀娇弱的小娘子,居然能混到号称‘密不透风’的上天梯?”小敏笑道:“其实上天梯也不是传说中那么密不透风啦。”

52书库推荐浏览: 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