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谋杀_何家弘【完结】(37)

阅读记录

  杨先生的话在何人的心里产生了共鸣。他似乎找到一种朦胧的灵感。他竭尽全力去捕捉,但始终未能把握。

  “何先生。”杨先生大概看出何人有些心不在焉,就叫了一声,“我告诉你,司法人员缺乏证据意识才是最为可怕的,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的表现,甚至会成为百姓的灾难。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虽然《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些警察、检察官、法官,就认口供,没有证据意识,更没有法治意识,刑讯逼供,枉法裁判,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我告诉你,一个守法公民,莫名其妙地就被扣上个罪名。那真是飞来横祸,而且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看着杨先生那红涨的脸,一个奇怪的问题突然浮上何人的脑海——这位杨先生是个逃犯吗?他想了想,用漫不经心的口吻问道:“杨先生,看来您很熟悉国内的情况。您经常回国吗?”

  杨先生没有回答。他大概也意识到自己的激动,便看了看手表,轻声说了一句,“我该走了。”

  何人不想失去这个机会,便问道:“杨先生,我现在对证据学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您能给我一些指教吗?”

  杨先生看着何人,沉思片刻才说:“如果你真想学,我可以给你讲课。”

  “我真想学!”何人喜出望外。

  “反正我现在也有时间。”杨先生用左手捋着胡须,“这样吧,你明天上午九点钟到我家里来,我给你讲课。单独授课,这就跟指导研究生一样啦。”

  “那我就太感谢您了。”何人犹豫一下,又问,“杨先生,这学费我该怎么付给您呢?”

  杨先生笑道:“你以为我在给自己找工作吗?你错啦。我不收学费。”

  “这不太合适吧?”何人不好意思地说。

  “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告诉你,第一,我现在不缺钱;第二,我喜欢教学;第三,收了你这个研究生,我就是研究生导师啦。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杨先生站起身来,用手指了指公园东边的一栋黄色小楼。“我就住在那栋楼房里,二层。明天上午九点钟上课。你可不许迟到啊!”

  “谢谢杨老师。”

  杨先生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向北走去。何人心想,他这次去教堂的心情不错,也许他期望自己能够得到上帝的嘉奖了。

  何人走出佐敦公园,到大学的餐厅里吃了晚饭,然后回到旅馆的房间。

  躺在小床上,何人的脑子里闪出一串问题:这位杨先生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免费讲课?他为什么要把讲课的地点安排在他的家中?去他家中会有什么危险吗?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圈套呢?然而,当最后一个问题出现在脑海时,他立即责骂自己的心理太阴暗。凭直觉,他认为杨先生没有恶意。据分析,他也觉得杨先生没有害他的理由。然而,他又难以驱散内心的疑云。他想起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5章 荒唐的神判

  上午八点半,何人带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走出旅馆,绕过佐敦公园的大门和围墙,走进一条看上去历史相当悠久的小街。

  这街道只有两米多宽,两边各立着一排约有半米高、看上去挺结实的黑漆铁柱。铁柱两旁是人行道,中间是车行道,都很窄。人行道只能容一人行走,两人相遇便要侧身而过。车行道仅能容一辆小型轿车通过。难怪法国街上跑的多为体积很小的汽车。街口有一家咖啡店,门外紧凑地摆放着十几套桌椅,也都很小。

  何人沿着小街拐了两个弯,来到那栋老式的黄色小楼前。他走上台阶,按了门锁旁的对讲器按钮。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用汉语问道:“是何先生吗?”

  “是我,何人。”

  门锁“咔”地响了一声,打开了。何人用力拉开沉重的楼门,走了进去。

  楼内很干净,但光线有些暗。他踏着很窄的木楼梯,走上二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门。他敲了敲门,听见里面有人说:“门没锁,进来吧。”

  他推开门,走了进去。面前是一个横向的细长走廊,右手一侧的尽头有两个门,都关着。左手一侧被打开的房门挡着,看不见。他又听见了声音,“客厅在你的左边。你得把房门关上才能走过来。”

  何人关上房门,这才看见客厅的门。客厅很大,里面铺着很厚的地毯,摆放着沙发、茶几、书柜、写字台等家具。正面墙上有一幅很大的中国山水画。画上题的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侧面的墙上挂着一个竖条幅,上面写着一个大字——“忍”。房间里还有一种怪怪的香草气味,不太强烈,但是很悠长。整个房间的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不像单身男子的住所。

  杨先生已在等候了。寒暄之后,他很认真地说:“既然你想跟我学习证据学,那我就要系统地给你讲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不仅要让你了解证据学的基本内容,而且要让你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有人说,不了解一门学科的历史就不可能把握这门学科的精髓。今天,我就给你讲第一课: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家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