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不宽。”
“向前突出么?”
“啊,有一点。”
“她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大么?”
“挺大的。”
“是圆眼,是长眼,还是三角眼?”
“是圆眼吧。”
“双眼皮?”
“那我可没注意,应该是吧。”
“眼角是往上吊着的,还是往下耷拉的,还是平的?”
“往上吊?不是。好像也不是往下耷拉的。那就是平的。”
“她的眉毛什么样子?黑吗?”
“挺黑,挺细,还挺长的,长得特别整齐。这我记得挺清楚,因为我当时就觉得这姑娘的眉毛长得真好。”
“她的鼻子呢?大不大?”
“不大。”
“鼻梁高吗?”
“一般吧。”
“鼻子宽吗?”
“宽?好像有一点。”
“她的嘴呢?大不大?”
“应该说是比较大的。”
“嘴唇厚吗?”
“不厚。嘴挺大,嘴唇再厚,那她就该难看了。可是我印象中那姑娘不难看。”
“她有没有上嘴唇突出或者下嘴唇突出的特征?”
“没有。”
“嘴角呢?是往上吊,是往下耷拉,还是平的?”
“平的吧。”
“她的耳朵大吗?”
“耳垂儿挺大的,因为她戴着一副很大的圆耳环,可能是金的,我觉得戴在她的耳朵上还挺合适。”
“她的头发什么样子?卷的还是直的?”
“直的,披肩发,挺黑挺密的。”
“她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特征?比如说,她脸上有雀斑或者明显的痦子吗?”
“我没注意。”
“她戴眼镜吗?”
“没戴。”售货员使劲摇了摇头。
“好。”郑建军很快地在本子上画了一阵,然后把本子举到售货员面前,问道,“大姐,你看这像不像那个姑娘?”
“大哥你还真行啊!这么快就给画出来啦。”女售货员看着那张画像,说,“挺像的,就是这嘴好像太大了。”
郑建军按照售货员的意见,又重新修改了几遍,直到其满意为止。他收起本子,又想起一个问题,便问道:“大姐,在那个姑娘来买呋喃丹之前,有没有人来打听过这种农药呢?我的意思是说,有没有人进来以后,只是问了问,没买。你再回忆回忆。”
售货员看着郑建军,自言自语道:“只问一下,没有买。这个……就记不得了。买东西的人问我们有没有什么货,我们一般都是随口就答,根本不过脑子,所以记不住。”
郑建军跟王卫红交换了一下目光,然后很有礼貌地对售货员说:“谢谢大姐,我们该走了。不过,你再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如果有,就给我打个电话,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我想,我们还会来找你的。你叫什么名字?”
“韩茶花。”
“很好听的名字呀!”郑建军和王卫红走出了供销社的大门。
在开车去五云仙宾馆的路上,王卫红对郑建军说:“郑队,你这么有艺术细胞,真不该干刑警。”
“你别说,我小时候还真想过当画家,就是没遇上名师。”
“你小时候这想象力还真够丰富的。就我亲耳听你说的,就包括什么足球健将、武术大师、作家、诗人、歌唱家、科学家……还有什么来着,噢,对了,还有什么说书的、算命的。难怪你长不高呢,想的事情太多。”
“这叫多才多艺。”
“对对对,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
“这还真让你说对了。如果有一样精通,我都干不了刑警。就因为样样都行,样样都不精,我才当了刑警。”
“你的意思是说,刑警就都该像你这样,是个杂家?”
“你很能理解领导的意思嘛。”郑建军装模作样地说。
“咱当小兵的,不理解也得理解啊!”
“不要发牢骚啦。当小兵有什么不好吗?你看,我们当领导的,还得给你当小兵的开车。对不对?我知道,不用你提醒。我是老百姓的仆人,就该给你这老百姓开车。可是我听说,这官要是当到了一定的级别,就不用当仆人了。我现在是正科,你估计我要是混到了正……正什么呢?”
“正黄旗。”
“那不敢。打死我也不敢。”
前面堵车了,这在武夷山市可不多见。他们的车跟着车队慢慢往前挪,到了路口,才发现是一个汽车司机和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在吵架。他们看了看,没有碰撞也没人受伤,大概就是谁蹭了谁或者谁挡了谁。郑建军无心过问,一踩油门,把车开走了。
当车速恢复正常之后,王卫红把话题转到案件上。“郑队,你说那个买药的姑娘和孙飞虎的死有关系吗?”
“肯定有啦。”
“这么肯定!有什么根据?”王卫红转过身,看着郑建军。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家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