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阴门_玄门少掌印【完结】(35)

阅读记录

  看到图上画的东西之后,我整个人都愣住了,这……

  封底上面印着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以及一段文字介绍,照片质量并不高,却足以显示出照片中物品的绝大多数细节。

  盈盈璧光,龙凤呈祥,这不就是我之前收到的那块玉佩吗!

  我连忙在上面找拍摄者的信息,发现文字下方印着一行小字:拍摄及撰稿,王成涛。

  心中暗暗记住这个名字,我赶忙翻到杂志里面对应的这篇文章,孙亮看着我,突然咧着嘴一笑:“有兴趣?”

  我点点头,用笑容掩饰着心里面的震惊。

  孙亮笑道:“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了,文章太长,我讲给你听好了。”

  我连连点头:“行啊兄弟,你说,我听着。”

  “这枚玉佩相传是西周时期的物件,具体年代已经不可考,于民国初年被西北五马手下的马家军从剿灭的土匪手里抢夺出来,落在了当时的土军阀马麟手上。”

  我皱眉:“五马里面有马麟吗?”

  “五马分为前中后,咱们现在说的,基本上都是后五马,也就是打败了当时红军西路军的马步芳、马鸿逵他们,马麟是中五马,算是他们几个的前辈。”孙亮说道。

  “当时正值北洋政府府院之争愈演愈烈之际,马麟为了打通天听,就准备把这件东西送给当时的大名人,时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江朝宗。

  殊不知,这间玉佩在经由马家军护送北上京城的路上,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听得入神,当即追问起来:“什么事儿啊?”

  孙亮笑笑:“当时负责护送这块玉佩上京的,是马家军里面一个排的骑兵,排长叫做向文玉,算是马麟手下的心腹。

  但是,这个排四十多号人出发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出事了。

  之前马家军剿灭的,是活跃在陇西一带的马匪,当时活跃在陇西一带有一伙马匪,首领叫做沙通海,他通过活跃在县城的暗线,得知马麟即将送玉佩给京官做礼物,就打定了主意,想把这块玉佩劫回来。

  他集结一群亡命之徒,三百多人在嘉峪关里伏击了这一个排的骑兵。

  这一个排的骑兵,自向文玉以下四十多人,全部被土匪砍了脑袋,装在一辆大车里面,送到了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县城城门口。

  为此,马家军几乎疯了一样的四处围剿沙通海,以及沙通海同伙的这些土匪,但是却只有零星的斩获。

  据说最后,沙通海被马家军赶得走投无路,在藏宝洞里面引爆炸药,把自己和财宝一起炸成了一片渣滓。

  最终,这件事情沉入了历史的故纸堆。”

  第二十四章 玉佩的诅咒

  孙亮讲到这里,似乎兴致大发,抿了一口酒,又道:“但是玉佩被沙通海劫走之后,直到它再次浮出水面,这之间的十几年,没有人知道这块玉佩经历了什么,但是,就在十几年后的敦煌,这块玉佩,再次出世。

  只是这次,这块玉佩却是落在了一个叫做王圆箓的道士手上。”

  听到这里,我猛然拍了拍脑袋:“之前说的什么西北五马,我听起来不怎么熟悉,但是这个王圆箓,我可是听说过的。”

  孙亮一笑:“是吗?你说说看。”

  我点点头,娓娓道来:“我看过一篇余秋雨的文章,文中曾经提到过这个人,此人是个道士,却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当时敦煌的当家。

  后来此人发现了敦煌藏经洞,为了换取经费,将大量珍贵的敦煌经卷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斯坦因等一批外国的流氓探险家。”

  孙亮喝了一口啤酒:“不错啊兄弟,嘿嘿,根据文章所述,这块玉佩,在王圆箓手中,也没有逃脱被卖掉的命运,最终作为一批经卷的一个小添头,分文未取,送给了日本探险家,北川美治郎。

  玉佩跟随北川东渡扶桑,在异国他乡度过了整整三十多年。

  由于北川刚刚回国,日本侵华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在那之后,又经历了三年解放战争,中日民间从此几乎断绝往来。

  直到七二年中日建交之后,北川家的后人才托人作为民间交流团体的一员,带着玉佩返回到中国,并将玉佩送还给了当时的甘肃某博物馆。”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有点儿奇怪:“这帮小日本儿鸡贼的厉害,抢走东西的时候冠冕堂皇,还东西的时候往往也都藏着阴招。

  比如说苏州寒山寺的那口大钟,当年被日本鬼子抢走,后来日本人打着中日友好的旗号,声称要把这口钟还给中国,结果最终还回来的,还不过是一个复制品而已。

  这个北川家的人就这么实在,直接就把真品还回来了?”

  孙亮捏着那本杂志:“你以为北川家是什么好人?其实啊,有传闻说,北川家自从得到了这块玉佩之后,就开始霉运连连。

  原本,北川家是当地的大户,有着若大的产业,自从拿了玉佩回去,就开始家道中落。

  一些传言还说,北川把这块玉佩带回到日本的当天,他的老婆就被什么东西活活吓死在家中了。

  从那以后,北川鳏居多年,不止一次的有他家邻居传言,在三更半夜,听到过北川他死去的老婆愤怒的哭声。

52书库推荐浏览: 玄门少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