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匠秘录_儒骨佛心【完结】(62)

阅读记录

  “小家伙,你和我一起坐在灵车的后座上,死者的家属,全部都上金杯,至于小靳和老许,你们就委屈点,找一辆车跟在我们的后面就好。”

  艾凯拉木有条不紊的安排道。

  ☆、第三十六章 夜葬(2)

  回人的葬礼简单而神秘,他们不会像我们汉人那样,人死后,在家里停尸至少超过一天,供所有的亲友到场凭吊。

  一提到葬礼,我们的汉人,自然会立刻想到绿帆布搭成的灵棚,铺天盖地的纸扎与花圈,以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到扰民的各种器乐声响。

  这一切,对于回民来说,都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他们的葬礼很简单,以上说的这一切,他们都没有。

  坐在艾凯拉木的身旁,坐着灵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着一辆辆的车从自己的身边开过,我闲的没事,索性与艾凯拉木老头子探讨起关于回人下葬的事情来。

  老家伙一开始,还是双眼紧闭,做出一副入定老僧的模样,但是,经过我再三的询问,这老家伙终于招架不住,最终只得和我讲起了关于伊斯兰教丧俗来。

  回人的尸体一死,便是立刻送去清真寺,有专门负责白事的散事阿訇,以及在他手下的执事,在清真寺专门设置的停尸房中换下身上的衣服,用其中蓄水池中的水替他们洗净身上。

  这一过程,也叫做洗艾思里,翻译成汉文的话,叫做使水或者洗埋体。

  为亡人洗“艾思里”一般需要三人,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双手轻轻洗涤。

  洗时须戴手套,否则,使不得,因手摸羞体,在教法上断为“哈拉目”(非法)。

  洗的顺序是先作小净,用细布或棉花擦擦亡人的口鼻,以代漱口、呛鼻,然后按从上到下,先右后左的次序冲洗三遍。洗亡人时洗的人默默念诵:“按勒哈玛奴,‘夫艾’俄非勒来乎。”(哎!普慈的主啊!求你饶恕他。)一直念到洗完。”

  在洗亡人的过程中,不必为亡人理发、剪指甲、剃胡须或腋下毛等,这可是省下了很大的功夫。

  如果死的是妇女,可以将头发梳成两缕垂于胸前。

  如果亡人横死的话,那么少不得会有伤口流血,或者是屎尿齐流等等,这种情况,也叫做出污。

  在这种情况下出污秽只洗污处,用棉花或纸擦干净。如尸体肿胀不能洗,只用水冲洗三遍即可。如果亡人身上有脱落的肉或器官,应放入“克凡”一起埋掉。

  将尸体洗好后,阿訇会为亡人念诵经文,并且穿上伊斯兰教特有的葬衣,克凡三件套。

  有的曾经见识过克凡的人,曾经将其描述为直统统束缚人的面袋子。

  之所以说是克凡三件套,主要是由于克凡共有三部分组成。

  最里面的一层叫做里衣,也叫做匹拉罕,最贴身穿在尸身上面的。

  虽然叫衣,但是,和普通的寿衣不同,既没有脖领,也没有袖口和裤腿,就像是一个装面的大口袋,将人完全的包裹在了里面。

  包裹在里衣外面的,是小卧单,与人体同长,最外面的,却是大卧单,要求只稍稍超过人头即可。

  伊斯兰民族,是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民族,不管是卧单还是匹拉罕,都要求量身定做,哪怕多一点的布头出来,都会被认为是浪费而不被允许。

  听着艾凯拉木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伊斯兰人的丧俗,灵车不知不觉间已经下了北辰的高速路,径直的朝着双口镇的方向开了过去。

  才一到双口镇的地界,立刻便感觉到了这种城乡结合部的荒凉,路上几乎没有路灯,车窗外面,全是裸露的土地和茂密的树林,让人有着一种到了乡下,阴气森森的感觉。

  外面的路越走越暗,到了最后,即便灵车已经开了强光灯,我依旧看不清前面的路。

  而开灵车的司机,倒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一路的将车开到了一座伊斯兰式尖顶的建筑下。

  根据艾凯拉木的介绍,这里便是回民第三公墓,说起来,也还有段很有意思的经历。

  当年,张高丽刚当天津市委书记,为了顺应当前的形势,特别开辟了网上办公的模式。

  政府网站才开办不久,立刻就接到了一名回民匿名的公开信,张高丽在接到信的当天,就为回民解决了问题,在双口镇专门划出一块地当做回民第三公墓。

  这件事,也成为了天津的一段人所共知的佳话。

  由于此时已经过了午夜,回民公墓的大门紧锁着,司机将车停住,下车去在门卫的窗户上敲了几下。

  “来了!”

  随着一个睡意朦胧的声音响起,门卫室的灯,也在这一刻完全的亮了起来。

  一名披着深蓝色保安制服,看上去大约50多岁的老男人,手里拎着一只应急灯,缓步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哈大爷,有急事。”

  灵车司机显然是经常和他打交道,叫着来人的名字,将医院开出的死亡通知书以及艾凯拉木亲自签名的文件递了过去。

  由于丧俗的不同,对于回民,埋葬政策上也和汉民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般而言,汉人如果死掉的话,需要家属拿着亡人的身份证去当地派出所,由派出所注销户口,并且开出正常死亡证明后,方能送去火葬场火化。

52书库推荐浏览: 儒骨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