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金属大门“滴”地响了一声,随后便慢慢打了开来。之后我便跟着弧和灰熊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很大的房间,房间中央有一个钢化玻璃的立方体罩子。房间旁边空无一物,所以我一进门就往中央的那个立方体罩子看过去,我一眼就发现了处在立方体罩子中的事物,那是一副巨大的骨架,可是当我仔细打量起那个骨架的时候,我顿时惊呆了……
那副生物骨架,整体由一条长长的脊椎骨连接着,首尾大约二十米长,感觉就像是一条巨大的蟒蛇的骨架。不过,接近骨架的头部处的肩胛骨和接近尾部处的骨盆,这两个地方,分别有一对带着尖利爪子的短小腿骨。再看头部,头骨整个看上去像是马类,但是它的颚部却很长,而且带有尖利的牙齿,头骨的后脑部位的左边,还有一支弯曲且表面带有环状起伏的骨头,似乎是这个生物的角,而它的右边,则是一个深坑,让人立刻就明白,那里原本应该也有一支同样对称的弯角。
看着这副骨架,我的脑海中立刻就出现了一个名词,“神龙!”
是的,这副骨架,怎么看都应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的骨架。中国从远古开始,就对传说中的这种神一般的生物做了最直观的描述:体长,有鳞,有角,有爪,能走,能飞,能游泳,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陌生,它代表的意义,远比传说要巨大得多,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的图腾。不过,对于龙,我的认识就是它完全是传说中的一种存在,甚至是一种人们精神上的寄托,我丝毫都不会想到,这种东西居然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这……这是真的吗?”我说话开始语无伦次,弧给我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简直让我难以接受。
第三章 缺失的角
更新时间2009-10-29 18:31:31 字数:3180
“经过各方面的鉴定,以及根据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推断,这是一副来自远古时期的骨架化石,我只能说是远古时期,因为这副骨架的独特性质,再加上各方面的限制,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时间。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副骨架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改造,是货真价实的古生物化石。”弧站在我的身后慢慢地说道。
“会不会是你们把它拼错了?”我问。历史上将骨架化石拼接错误,而导致人们误将某种已知的生物当做未知生物的例子数不胜数。关于龙的骨架,中国在2004年的时候,就有一位老人向Y市史志办献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骨头,那是五块不起眼的骨片,老人说它们是龙的骨头,四处查找之后,调查组果真找到70年前记载天降巨龙的报纸。1934年夏天,辽河北岸出现了一个谁也没有见过的庞然大物。他们排查出当年的目击者,而且获知很多龙的照片仍然存留民间。但几番努力后,调查小组始终没有找到那副骨架,不过骨架的图片后来由专家经过一系列的鉴定,最终确定为那是一副须鲸的骨架,只不过它下颚的骨头被当成角安在了头上了,所以我担心弧他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我曾经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曾因此尝试过许多种拼接方法,但后来不得不承认,这种拼接才是最合理的。”弧说,同时他又补充道:“无论是专家还是电脑,所做出来的最完美的拼接方案都无一例外是这种拼法。“
“那会不会是不同的生物的骨头拼在了一起了,所以才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又提出了一种可能,显然我还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们花费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做了一百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副骨架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个体。”弧继续不紧不慢地解释,却很强硬地否定了我的猜测。
这时,我也暗自嘲笑自己多此一问,弧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吃惊程度想必不会比我小多少。同理,对于这副骨架真实性的怀疑,自然也不会少于我。我提出的问题,弧自然想得到,甚至我想不到的问题,他也同样考虑过了。所以,在他带我来到这副骨架这里之前,他也肯定已经对这副骨架做了无数次的科学鉴定以及研究,因此他也才能信誓旦旦地对我说,这项发现如果公开将会震惊全世界。
“天!这东西你们是怎么找到的?”想到这,我已经丝毫不怀疑这副龙骨的真实性了。
“那次祭坛一别之后,我因为一些事情,在云南省无意间得到了一张羊皮古卷,古卷上的内容是用梵文记载的,后来我找人破译了古卷上的那些文字的意思,发现上边居然记载了一个关于龙骨的传说,并且还标明了龙骨的具体所在地。我当即召集人手,进入云南的深山老林中寻找。千辛万苦之下,我终于在一个隐蔽的山洞深处找到了这副骨架。刚开始得到这副骨架的时候,它并不是很完整,缺失了很多部分。事实上,关于这个龙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记载,后来两年里,我和主人翻阅了无数的古籍、文献和野史传说的书典,访遍世界上各个与龙骨有关的地方,最终才把龙骨恢复成现在这个样子。”灰熊大概向我说了得到这副骨架的过程。
“那这副骨架除了它所属的物种身份特殊之外,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凭直觉,我相信这副骨架背后肯定有什么非常有价值的秘密。
52书库推荐浏览: 藏笔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