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驭邪录_紫衣青灵【完结】(46)

阅读记录

  闷骚杨听我说完,脸色果然微微起了变化,只是那丝讶异一闪而过,随即神色如常,冷冷的说道:“我看没那么简单,想必这里面有什么古怪,既然往上不成,咱们再往下走走看看,注意留点儿心。”

  我表示赞同,眼下对于两盏灯是同一盏还只是猜测,这一次要学聪明点儿,得留个记号,我就不信世上还有如此说不通的事情。于是便从兜里掏出一张符纸,折成小团放在脚下的石阶上,待会就从这里往下走,看到这纸团就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测没错,要看不到,那就是另有原因。

  记号做好,事不宜迟,往下走可比往上爬要来的轻松,我和闷骚杨腾腾腾,围着塔的内壁转着圈的往下赶,周围的一切还是跟往上爬的时候一样,同样的石阶,同样的长明灯,几乎毫无变化。

  我们就这么无声的往下走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脚下的台阶一级一级的走过,墙上的长明灯也一盏一盏的闪过身旁,随着这些,我心里的担忧也越来越凝重。走了大约十几分钟以后,我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得!又是这样,兜圈子吧!”我丧气的说道,按现在这个速度下楼的话,估计三十多层楼也早下完了,这座塔才多高呀,还没完没了了。刚说完,前方石阶上一小团黄色的东西掠入眼来,不用看都知道了,就是刚才我留的那个纸伏记号。

  一屁股坐在原地,我是再也不想走了,这一上一下的两次折腾,从感觉上估计少说爬了十几层楼高。这样的距离,累倒是不怕,主要是眼前的一切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越这样就越是心慌,再搞下去非军心涣散不可。

  闷骚杨也略带喘息,说道:“这就奇怪了,有一个问题你发现没有。”

  “有什么问题你就快说!”我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你说刚才你的罗盘顺着通道滚下去了,咱们转了两圈了,怎么……没有看到?”

  听他这么一说,我一愣,一拍大腿,说道:“哎!对呀!”还真是,刚才光顾着想闷骚杨的身世了,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如果说这个通道是一个上下相同的圈子,那么不论怎样,我们都应该能找到掉下去的罗盘。怎么溜了两圈,愣是没看到?莫非是掉到了那个犄角旮旯?不对,这个通道全是一条一条的石头阶子,没看到有什么洞呀孔呀之类的。

  “你看……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引咱们进来,然后把咱们困在里面,整个事情完全就是有人在捣鬼呢?”我想起在塔外时听到的声音,还有不点自着的长明灯,以及无故消失的罗盘,种种迹象表明,有人在我们背后!

  闷骚杨一摇头,否决了我的观点,说道:“这里除了我们不会有别人,不然刚才你留的记号早就没了。”听他这么一说,好像也有些道理,我开始有点儿迷糊了。

  “还有一件事!”闷骚杨突然开口说道,把我吓得一愣。我没好气的说道:“你别一惊一乍的,有什么事能一气说完不?”

  闷骚杨不理会我,自顾自的说起来:“你有没有觉得咱们往下走的时候,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好像比往上爬的时候要长……”

  “这……”我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样,难为这小子如此细心。然后我又开始不解,问道:“这又怎么样?”

  闷骚杨想了一会,从包里掏出罗盘,又把手里的那把却邪剑拆下布封,明晃晃的亮了出来,一副将要降妖除魔的架势。我一看问题好像挺严重,刚要开口问,却见闷骚杨示意我保持安静。

  只见他把我晾在一边,左手拿着罗盘,右手擎着宝剑,往上走两步,又往下走两步,边走边盯着罗盘,还不时地比划一下手里的宝剑,跟个神经病差不多。

  “看出啥来啦?”我忍住笑,用家乡话问道。

  闷骚杨溜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渐渐有了变化,只见他哈哈一笑,说道:“真是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哈哈……”我怕他真的神经不正常,急忙问道:“到底咋回事?快说快说!”

  闷骚阳一摆谱,脸上又浮上一层傲气,说道:“哼!这个塔,其实就是一个大的九宫八卦阵!”

  我两眼一瞪,连忙摆手,“不可能!不可能!还没听说过有把九宫八卦阵竖着摆的,先不说摆阵的有没有那么大能耐,光是从基本原理上就说不通啊!”

  九宫八卦阵,是依据九宫八卦、奇门遁甲之理所创的一套攻防兼备的阵法。这种阵法最早的时候是用在古代军事上,相传其最初的阵法形态是由三国时期牛逼哄哄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所创。诸葛亮以乱石为阵,按遁甲之理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其内变化无穷,可抵十万精兵。

  后来经过历代道家能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这九宫八卦阵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厉害,等到了宋朝时期,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巅峰时期的九宫八卦阵,在原有的八门遁甲、三奇六仪的基础上,又依据不同的时间和节气,分出年阵、月阵、日阵、时阵和分针,也就是说,当初不论你什么时候闯入九宫八卦阵,都不收时间的影响,可能动动脑、费费力之后就能将其摆脱。但是现在不同了,你不仅要面对原有的八门九宫,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做出不同的反应,年、月、日、时、分,每时每刻都不能松懈,否则甭说几天了,就是十辈子也休想逃出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紫衣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