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内驱鬼的那些年_赵公明【完结】(83)

阅读记录

  韦都与道士接触之后,为什么身体每况愈下?且与顾邦杰一同双双入不了轮回?

  关系似乎有点复杂,我甩了甩略有些凌乱的大脑,当下深吸一口气,决定找出这个制作神像之人。

  之后的事情就可以顺藤摸瓜了。

  “知道制作神像的是谁吗?”我问道,“此事有可能关系到你们韦家今后的运道。”

  我尽量把事情往严重了说,他们韦家在这杭城家大业大,如果他们能够帮我打听,自然是比我一个人瞎子摸象要容易的多。

  “恩,清风观就是我们韦家三十年前出资修建的,这事情说来也是奇怪,自从我爸下葬之后,我们韦家便开始发迹了。”老人家回忆道。

  “哦?”我心里一喜,想不到可以顺着韦家这条线索一路摸索过去,那么要找出制作神像的木匠,必定不会太难了。

  而且从韦家曾祖母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韦都下葬后,福荫后代,那么肯定与阴宅风水有着必不可缺的关系,有时间,一定要去韦都的下葬之地看看。

  “我想起来了……”正当我思绪逐渐开始明朗的时候,韦恬曾祖母又给我投了一记重磅炸弹,“祖屋的灵位下面,还有我爸留下的遗言。”

  “快带我去看看。”我迫不及待地说道。

  ☆、第四十八章 五鬼搜魂

  韦家的祖屋,坐落在一片老旧的住宅区,这片地方住着的大多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房租也算低廉。

  不过韦家的祖屋却并没有租出去,而是请了佣人每天进行打扫,据他们说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韦家的人都会在祖屋当中度过。

  我跟随着韦家人来到祖屋内,找到了那封信,只见信上是这么说的:一甲子又二十年后有高人拜访,届时出资修建清风观,方可保韦家后人无恙,切记切记。

  只有缪缪一行字,却仿佛经过精心设计一般。

  百年之前的人,怎么会知道八十年后的事情?

  我现在对于那制作神像的高人是充满了兴趣,居然得到百年前的人钦点,这一切就像是一个局,也不知道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猫腻。

  我虽然不知道里面的玄妙之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高人与百年前的顾邦杰,韦都以及神秘老道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现在我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到那个高人。

  “还记得三十年前的那位高人吗?”我问韦恬的母亲。

  “记得,不过修建完清风观,便再也没有出现过。”韦恬之母回答。

  我摇了摇头,看来线索要就此断掉了。

  “他长什么样子?”我还不死心。

  “高高瘦瘦的,三十几岁,额头绑着一块白布,除了一头白发之外,看起来跟普通的木匠也差不多,对了,他还瞎了一只眼睛,样子看上去有点恐怖……”韦恬的母亲回忆道。

  “我知道了。”我点了点头,“你们先回去吧,韦恬小姐,你送我去古刹好吗?”

  韦恬点了点头,驾驶汽车将我送到了古刹外。

  “你回去吧。”我对韦恬说道。

  韦恬皱了皱眉,当下驾驶汽车离去。

  我将道具箱立起,形成一个临时的法坛,在法坛后面铺上坛布和步罡毯,另外以法坛为中心的地面插上青、红、黄、白、黑五色道教令旗,而后整个人坐在坛布之上闭目养神。

  在茅山道士起坛作法时,大都会用到坛布,置于坛桌之前,我用的这块坛布,为上清宗坛,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宗坛,比如“清明宗坛”、“万法宗坛”、“混元宗坛”等。

  而步罡毯,则为道士作法时步罡踏斗之用,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

  至于道教五色令旗,是道教法坛上道士用以发号施令的旗子。旗面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五行,并镶以齿状色边,配有飘带一条,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有:“令”或“敕召万神”等字。

  因为我要做的法事只是招请鬼灵,不请天将,所以法坛不需要布置的太过隆重。

  接下来,我要做的便是等待,等待酉时的降临。

  晚上六点钟,天色开始暗了下来,我睁开眼睛,摇动了一下三清铃,点上引魂香,在坛前烧黄纸、寿金和五鬼钱。

  我这次要请的是五鬼,五鬼是小鬼,你只要有足够的道行,便可以役使它们,比如五鬼搬运,五鬼驱魂,五鬼索债等等,而我这次用的是五鬼搜魂。

  茅山术中认为,东南西北以及下方皆有五鬼,招请五鬼时,需将道教令旗以正五边形排列,青红黄白四面令旗代表东南西北四方,黑色令旗则能招引地下五鬼。

  我不知道这次作法会不会成功,因为之前毕竟没有用过,只是在茅山典故中看到过而已,此刻也是按照茅山典故里面的记载按部就班来行使,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做完这一切,我继续坐在坛布上,一直到子时。

  这个时候正是招请五鬼的最佳时机,而在酉时点上香烧纸钱,则是用来贿赂它们,好让它们做好准备,不然的话,五鬼是请不动的,除非是强制驱使。

52书库推荐浏览: 赵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