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_淹留【完结】(254)

阅读记录

  进屋之前,他看了我俩一眼。

  我和胖子连忙也跟着进去。

  随后他又回到院子中,从篮子里把他外婆的牌位捧出来,回屋放在桌上。

  这时候外面有人进来,那老人家在外面拿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饭,上面放着几个素菜。

  芋头接过碗,谢过之后,把饭恭敬放在排位前,筷子整齐放在碗边,双手合十鞠了三次躬,才舒了口气。

  那老人家纳闷看着牌位问:“回来了?”

  芋头郑重点头:“回来了。”

  胖子盯着我,我盯着芋头,被弄的有些迷糊。

  后来那老人家在屋里坐了一下,对着牌位说了两句闲话才离开。

  芋头这才告诉我们刚才是干啥。

  在以往啊,除了知宾、行宾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职业。

  赶尸人啥的就不提了,芋头所做的事儿就和赶尸人差不多。

  有时候人死在异乡,遗体带回去了,灵魂不一定能跟着回去。

  这时候就需要‘扁担’,把人的灵魂用一条扁担跳回来。

  扁担也有另外一个称呼——‘户子’。

  户在《说文》里有个解释:“户,半门曰户。”

  扁担被称作户子,是因为他们一般只送到门口,相当于送一半进门。

  户子和行宾一样,也是满天下跑的。所以有时候别人也会喊他们叫‘脚夫’。

  脚夫,旧社会对搬运工人的称呼。在陕、甘、内蒙、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

  户子和脚夫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在许多时候,往往也行驶着脚夫的指责,靠这个糊口饭。

  只是偶尔碰到客死异乡的人,会帮忙把灵魂运送回去。

  这扁担就是他们谋生的工具。

  芋头之所以腰上一直挂着布袋子,这也是户子的习惯。

  户子一般把‘人’运送回乡,需要很多步骤的。

  半路上如果把‘人’带丢了,还得返回去找。这找鬼魂可比找尸体困难的多。

  我心想,怪不得在神农架的时候,芋头的野外生存经验这么丰富。

  估摸着从小就干这门活计吧。

  但芋头却摇了摇头:“第一次。”

  胖子吃了一惊。

  第一次当‘户子’,就是运送自己外婆,而且看情况做的还非常地道,不得不让人肃然起劲。

  后来咱们还知道了,之前我们去的那个废弃站牌,在‘户子’他们口中也叫驿站。

  鬼魂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跟着‘户子’的,特别是白天,鬼魂赶不了路。

  但户子因为一些情况,必须在白天先行一步打点情况。所以这种时候,人鬼会约好晚上在驿站见面,然后再接着把‘人’带着走。

  根据芋头所说,鬼赶路的时候其实并不比人安全,即便是晚上,也容易碰到许多情况,导致魂飞魄散。

  特别是在山里头赶路,危险的不仅仅是人,‘鬼’也会碰到情况。

  比如说,这里金气太盛,那边煞气太重啥的。

  胖子对芋头竖起大拇指:“你太牛逼了。”

  芋头有些尴尬坐下来。

  最后我们又聊了一下,胖子问他外婆葬在哪。

  他外婆是上饶村的人,后来嫁到贵阳,最后又在神农架定居。落叶归根的话,女方一般应该葬在男方的老家。

  芋头简单说了一下。

  原来他外婆被火葬了,根据他外婆的遗愿,骨灰用一个盒子装着,埋在了‘王叔’的墓边。

  我问芋头要不要立个碑什么的,芋头说不必。

  我和胖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很容易就猜出来他外婆是什么想法。

  他外婆年轻的时候任性嫁到了离家千八百里的地方,没能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所以比较后悔吧。

  不然后来也不会有让芋头他母亲来这里探望。

  不过谁也没想到王叔走的早,芋头她妈过来探望的时候,王叔已经去世了。

  芋头沉默了几秒说:“外婆想在死后尽个孝。”

  气氛一时非常沉重。

  胖子一看这样下去不行,连忙回去提了两瓶酒,端了几盘子菜过来。

  我们边喝边聊。

  芋头话不多,不过我俩也知道他是这性格,所以也不算聊不下去。

  聊着聊着,说到了上饶村的事情,对他也没啥好瞒的,胖子三言两语把这边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

  芋头把筷子放在桌上,认真说:“刘寡妇跑了。”

  我和胖子大吃一惊。

  刘寡妇不是被人捉起来了吗?

  芋头摇摇头:“又放了。”

  原来徐牛他们那村子的人都比较朴实,虽然刘寡妇一直在捣乱,不过真抓住人了,他们也不知道要干啥。

  村长硬着头皮上去口头教育了一番,就把人给放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医院

  这是刘寡妇在搞鬼?

  她一直跟到这边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