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之争_慕森【完结+番外】(6)

阅读记录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的首府,也是呼伦贝尔唯一的一个市直辖,以“三山环抱,二水中流”,形成了北疆独特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风格。

  在这次的CA1131航班上,秦韬不再是独自一人。

  “打扰一下,你坐在我的座位上了……”一个虎背熊腰的青年壮汉提着旅行包站在秦韬的面前。秦韬不服气的拿出登机牌一看,果然是自己坐错了!看着对方高大的身影,秦韬一下子就缩回到了左边的那个位置上,一个劲的道歉。

  秦韬的连声道歉让大个子壮汉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赶紧回应道:“真的没关系的。你也是来北京旅游的?”

  秦韬见对方其实挺面善的,便微笑的回答道:“对,来看看心中的天安门。你呢?”

  大个子壮汉露出了友善的笑容,“北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很神圣的地方,这么多年,终于亲眼看到了,我要回去跟乡亲们好好描述。”

  大个子壮汉的眼神里充满了向往,秦韬觉得话匣子已经打开了,便继续聊下去,“你住在海拉尔吗?我叫秦韬,今年刚毕业,下一站目的地就是海拉尔。”大个子壮汉声称自己叫巴特,住在额尔古纳的村子里。

  秦韬看着他胸前桦木包制成的荷包坠儿,不由得问道:“你是蒙古人?”巴特咧嘴一笑,“是的,我的全名叫查干?巴特,巴特在我们蒙语里的意思是勇士。”秦韬看着他魁梧的身材,直夸他就是个勇士。巴特谦虚的告诉秦韬,他有个汉族名,叫做白光。蒙语里的查干译为白,自己又崇尚光明,便取了这个汉族名。

  秦韬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还是觉得巴特这个名字更适合他。巴特看着窗外不断变更的云彩说道:“你知道吗?额尔古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的西北麓,大兴安岭就是我的家。”

  秦韬庆幸着自己做足了功课,否则话题就要到此为止了。“我对大兴安岭倒是有些了解,那的树种非常多,还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巴特得意的拿起自己胸前那个小小的,圆饼似的荷包坠儿展示给秦韬看:“这就是桦树包做成的饰品,也就是桦树的疖瘤做的。这比大理石都坚硬,村里的小孩子们很喜欢,几乎老一辈的都会做,上面的花纹还特别多,特别漂亮,这个上面的图案倒像是无尽的山林。”

  秦韬小心翼翼的拿起来瞧了瞧,直呼真奇妙!巴特神秘的告诉秦韬:“不瞒你说,我们村的人就生活在原始森林的附近。要不你来我们巴彦村玩玩?吃住我全包了。”

  巴彦村?!秦韬的心中一惊!一时竟想不起该说什么好。巴特见秦韬微微皱着的眉头,以为他不愿去巴彦村,秦韬赶紧解释道,自己的计划是先逛逛额尔古纳,再去巴彦村呆一段时间,巴特顿时喜笑颜开,直呼自己要给秦韬当免费导游。

  秦韬本以为巴特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谁知下了飞机后,他果真带着秦韬开始了额尔古纳三日游。

  从海拉尔到额尔古纳,必经之路就是蜿蜒不断的土路。土路也就是车辆在草原上辗出来的路,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片草原也正是因为走多了,便有了这土路。沿途上,秦韬和巴特看到了雄飞雌从的巨鹰,还有田鼠在土路上打洞,鹌鹑在草丛里忽上忽下。

  到了中午时分才抵达额尔古纳,坐得是一身疲惫的两人赶紧下车活动筋骨。巴特一来到额尔古纳就如鱼得水,带着秦韬左窜右跑。

  “好像你对额尔古纳的大街小巷都很了解呀?”秦韬看着这七绕八拐的巷子就头晕了,可巴特带起路来却非常娴熟。巴特冲秦韬咧嘴一笑,从大衣兜里掏出一张证件。证件上面写着大大的三个字——导游证,再往下一些,还盖着额尔古纳市的许可印章。

  难怪巴特就像是车里的导航一般,随便指出一个地名就能找到最短路线并精确的到达。秦韬在行李中夹带了一本额尔古纳自助游路线,上面的美食攻略曾经提到的“吃在额尔古纳是一种享受”果然没错!

  秦韬在巴特的盛情带领下,尝到了一顿原汁原味的内蒙古手抓羊肉。这里羊肉既新鲜又好吃,不过这里的羊肉是没有味道的,也就是不添加调料。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一种由花生酱、青椒和葱调出来的东西当蘸酱,或用韭菜花、腐乳等自助调成喜欢的口味来蘸着吃,很是享受。

  额尔古纳市的市外就是根河湿地了,那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大湿地。站在高处,两边都是辽阔的湿地和弯曲的河流,远处是延伸到地平线的草原和蓝天白云,一望无尽。河边,还零零散散的放养着洁白的羊群。

  根河湿地继续北上,便是原始白桦林了。停留了一会,继续北上,秦韬惊奇的发现,从草原到森林的过度毫无痕迹——柏油马路依旧,但两旁的景物变成了又高又密的树林。过了林区,就是恩和了。

  恩和是俄罗斯族民族乡,里面的人大多混血,但说的是普通话。晚霞布满天空时,恩和便充满了乡村的味道。

  恩和的大街小巷都飘散着列巴的香气,秦韬的口水都要垂涎三尺了,而许久没来这的巴特也按捺不住了,拉着秦韬就来到了热尼亚列巴坊。这出售的大列巴非常的正宗和美味。列巴的外面硬硬的,但是里面很软,味道甜中有酸,切片就着黄油、苏波汤,简直是回味无穷。

52书库推荐浏览: 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