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金印递给老张,他看了一下,问我:“西汉的诸侯王当中,有谁的夫人姓窦吗?”
我回答说:“应该有不少吧,汉文帝的皇后姓窦,她就是后来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那位西汉最有名的窦太后。这老太太在她孙子当政时期权倾朝野,窦氏一族都借了太皇太后的光,不少窦姓女子嫁入王室,成为刘姓诸侯的后宫,这位夫人说不定也是其中之一。”
老张说:“那就靠点谱了,看这排场和金印应该是正室夫人,不过死的好像有点不对劲。”把盒子盖好放回原处,又去棺材当中寻找。
土夫子在尸体上摸金,一般都是遵循从头到脚的原则,老张也不例外。
头部一带没找到东西,他就开始动手往下搜检。裹尸布揭开,尸体竟然身穿大红色殓衣,外罩一袭金丝网衫,当真像渔网一样紧紧缠绕着尸身,给人一种五花大绑的感觉。
我心里暗暗有点奇怪,恍惚记起我爷爷好像说过,古时候湘西一带有大红袍的说法。就是给凶祸横死的亲人穿一件红衣下葬,据说可以避免起尸作祟,难道是毒死这位窦夫人的凶手怕她化成厉鬼复仇,才给她如此穿着?
不过我爷爷说过,大红袍的前胸后背一定要画上符咒才有灵验,想凑上去验证一下,却被老张摇头制止了。
他轻轻提起一样奇怪的东西给我看,是一条细细的索链,软软的却极为坚韧,很难说清是什么质地,上面挂了许多青铜小铃铛,将女尸的脖颈、双手和双脚牢牢襻在一起。
秀秀有些好奇,问老张这铃铛是做什么用的,老张回答说是锁魂铃,防御尸变的。小心翼翼的把铃索放回原处,似乎生怕弄断了。我看老张不愿意多说,也就没追问下去,把锁魂铃与大红袍联系在一起,心里也有几分明白了。
尸身没做过任何防腐处理,连最基本的衔口垫背之物都没有,显然当初有人希望死者尽快化成枯骨,不幸的是这副棺材是上好的阴沉木,而且封闭的极严,尸体过了一千多年还没有烂完,不过也很快就要成泥了,难怪会臭成那个样子。
女尸的殓服破损的很厉害,如果没有那件网衣包住,恐怕就要散架了,胸前挂着好大一串玛瑙项链,陷在暗红色的血肉当中,一眼望去上面最少点缀了五种以上宝石,玛瑙在当时是很贵重的,这串项链应该相当值钱。
老张目的不在摸金,所以没去理会那串项链,而是从双肩一路向下寻找,在死者左臂上发现了龙凤纹的纯金臂釧,右手上是一对羊脂美玉的镯子。
这种玉色泽纯净洁白,质地比时下流行的翡翠碧玺之类的硬玉疏松一些,最容易受到污染。随死人一同下葬后,随着尸身开始慢慢腐烂,白玉长期浸在血肉里,渐渐形成了暗红或浅褐色的血沁。
我十来岁的时候,国内曾经流行了一阵佩戴血沁古玉的热潮,价格炒得和若干年后的兰花、藏獒一样离谱,到后来冒充血沁的狗玉、羊玉都纷纷出炉。
我爷爷当时手里正好有一块带沁的老玉,引得不少收藏家纷纷上门求购。其实细想想,把从死人身上得来的东西戴在身上,而且是血肉里浸过的,还真是挺恶心的。
我正在胡思乱想从前的那些事,老张又找到一枚青玉手握、几只戒指和大量五铢钱。尸体下半身纵向散落着大量的玉环、玉佩和金珠等物,估计是穿在饰带上的装饰品,绳结早已经烂掉了。
女尸双腿朽的很严重,像被白蚁蛀空的干木头,轻轻一碰就化成泥尘,簌簌的散落在棺材里了。
老张不太理会那些随葬的珠宝首饰,发现了就顺手搁在旁边,一心在棺材里寻找虎符,不过看样子希望越来越渺茫。
黑眼镜等得有些气闷,看棺壁上镶着一排碗口大小的玉璧,就试着伸手往下抠,我被他的举动吸引过去,无意间发现棺材内壁上有许多字迹,凑上前细看,竟然是墓志铭,急忙把手机交给秀秀,让她继续拍摄,自己掏出眼镜戴上,打着手电趴到棺边去读墓志。
墓志是用小篆书写的,行文相当简略,我手边没有相关的工具书,有两三成的字都不认识,只好加上一些猜测,勉强可以理解大概意思。
上面说墓主人窦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太后的亲族,人品十分贵重。十四岁就嫁给了长沙王刘某为正妃,生有一子两女,那位王爷是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很受兄长爱护。
长沙王的名字取得相当冷僻,我研究了半天也不能确定读音,只好跳过去往下看。
后来窦夫人的王爷丈夫死了,继承人年岁还小,皇帝就委托弟媳窦夫人管理长沙国的事务,抚养子女长大成人。
年轻的长沙王即位后,窦夫人闲居宫中,开始迷恋黄老之术,召集长沙国的方士协助她炼丹修道,希望能长生不老,据说真的炼成了长生丹药,窦夫人服食以后身体发生了奇异变化。
这一段言辞比较隐晦,虽然没有明显的冒犯之语,但是颇含贬义。我读到这里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位窦夫人并非被人毒死,而是服食丹药过量而死,古代方士所炼的不死金丹主要成分是铅和汞,刚开始服食可能会觉得身强体健,不过毒性聚集多了,早晚有毒发身亡的一天。
我觉得文字中好像还隐含了另外一层意思,暗示窦夫人生命的最后时光似乎已化成了妖孽一类,在长沙王宫中为害,怪不得死后要身穿大红袍下葬,罩在外面的金丝网衣和锁魂铃也就可以解释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