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与狗_水天一色【完结】(22)

阅读记录

  她终于把视线停在刘湘的衣角上,露出笑容,伸手过去,吓了衣服的主人一跳.

  "对不起,我就是想看看绣的这个东西."

  "哦."

  "是一朵兰花吧?"

  "是紫罗兰."

  "一看就知道原来没有,是买来之后才弄上的?"

  "我妈帮我绣的,不过我自己也会."

  刘湘微微笑着,声音里始终含有一种冷淡的礼貌.

  "那可不容易呀,现在的姑娘有几个会绣花呀?"

  "她们家比较传统."我插嘴说.这么说让我意识到我认识她很久,我了解她,从而有点沾沾自喜.

  "是呀,我小时候经常拿奶奶的花绷子当玩具."她平淡地解释.

  "你还用过那个呀?"老人真的笑开了.

  田静看着这边,挪过来坐:

  "是什么东西呀?"

  "是大小不一样的两个竹圈,"刘湘比划着解释,"正好可以比较密地扣在一起,夹上布,中间的部分就绷平了,可以在上面绣了."

  "知道这些老东西真不容易呀,我还以为它们都绝种了呢.昨天跟我们老齐聊天,他还说'现在的人都乱七八糟的,不按规矩来,爷儿两个起名字倒像哥儿俩似的,成什么话?'以前是讲究着呢,他和他四个堂兄弟的名字是一套的……算了,不说他.对了,你懂得挺多,你们家是干什么的呀?"

  "她爷爷是老中医."我抢答.

  "他没让你也学医?"

  "没有.我倒是自学了一些,还算有兴趣."

  "自学吗?很了不起呀."田静称赞."你家有教材?"

  "我家有手抄版的《本草纲目》."

  "哎呀,那我可得考考你了……容易点的,失眠,怎么治?"

  "我想想,"刘湘笑得很有信心,"这好像正好是其中一本的开头,方法很多,我记得一种是松子加黄酒."

  "有两下子呀,和我在报纸上看来的一样."

  "您喜欢这些?"

  "不是,为了活着呀.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就关心这个,多少都懂一点."

  "现在中药也普及了,"任莉莉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楼,也过来说两句,"一般人顺口也能叫上几种,什么阿胶呀、虎骨呀,都是卖的药;还有作食品的,孩子吃的零嘴,陈皮呀,或者茯苓饼……"

  比起这种列举,田静要谦虚得多:

  "是呀,我妈也说在吃的里加中药--好像叫药膳--对身体有好处.她老做给我们吃,味道总是很怪.那次我还看她往粥里放一种红色葡萄干,也不知是什么.我偷吃过,一点也不好吃."

  "红色葡萄干?"刘湘使劲皱着眉,过了好一会儿,忽然舒展开,有点哭笑不得,"你说的……不会是……枸杞吧?"

  "哦!"老太太恍然大悟,也笑起来.

  田静怯怯地笑:

  "我本来就一窍不通呀."

  "那你和我一样.我对中医的了解,也就是神农氏尝百草.我老觉得一个人乱吃那么多东西还能不死,生在现代,一定能买彩票中500万."

  田静抬头看我,开心地笑起来.

  我们这些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的很快败下阵来.看刘湘和齐老太太聊得那么投机,我却根本插不上话,自然觉得被排斥在外,大厅之大,却无我许飞容身之处.

  不想再听附子和百合的性质,就回自己屋里呆着.结果安静得太过火,不小心睡着(原谅睡眠不足的我吧!),醒来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但还是去餐厅碰运气.

  运气真好!不但有饭,还有老板.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和他谈谈,询问关于常客,当然不希望别人听见,现在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您好!"

  他扭头看我,笑了:

  "哦,有事吗?"

  我在他旁边坐下来:

  "我能跟您聊聊吗?"

  "啊?"

  "其实我一来这儿,就想采访您了……"

  "采访?您是记者?"

  "不算,一个写文章的."我说得谦虚,但尽量摆出高深的样子.

  "作家呀!那可真是……"老板果然很激动,像看到什么伟大人物.

  "其实没那么了不起.我主要是想以这里为题材写点什么.我住过很多旅馆,"心里暗笑:我哪里有钱住旅馆呀?"你这家给我的感觉,非常……不同!"

  "噢?是吗?哪儿不同呀?"

  "非常的平实.虽然不算豪华,但给人感觉特别亲切."

  好话果然人人爱听,老板脸上容光焕发:

  "我们这里就这点好了!毕竟不是宾馆,服务可能不太齐全,但是落后点,也算个特色,总比为了看着舒服弄得不伦不类的强.就拿北京的改建说,我看新闻看见的,在古城楼前盖西式街心花园,那不是个东西呀……"

  "确实不能拿宾馆的标准要求这里,各有千秋呀."

  "是呀.比如人家就能门口站两个人,客人一来了,鞠个躬'先生'、'小姐'、'女士'的,是挺气派,可是用我们这儿就不合适呀.我倒觉得这里和古代客栈差不多,我没肩膀上搭条毛巾逮谁管谁叫'客官'就不错."

  我脸上虚伪的假笑变成真笑: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