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救赎_指纹【完结】(71)

阅读记录

  “你倒想呢。遭遇袭击这种事,对我们不算什么,可对老百姓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已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别指望他还往案子里凑了。”

  “那除了他,你们支队还有什么秘密武器么?”

  “有啊。”

  “谁?”

  “不才正是区区在下。”

  袁适十指交叉,遮住自己的嘴——或是可能随时出口的挖苦:“背后袭击你的手段应当是某种特殊技巧,可以作为线索关注一下。凶手放弃通常的、而且是其他相对简捷的手法,特意使用这种需要精准定位的方式,必然是因为他对此应用非常熟练。”

  “晓得,我已经派‘秘密武器’去查了。”

  “你不号称就是‘秘密武器’么?”

  “‘秘密武器’总不能徒手赤膊嘛。”

  “哈,用来武装‘武器’的‘武器’?”

  “美国的FBI、前苏联的KGB,或者……咱们的民间犯罪心理学研究团体如何?”

  ——这纯属胡嘞,标准答案应该是:国家安全局。

  “其实不用查我就可以告诉你:你中的那招叫‘虎咬’。” 杨延鹏把几张纸递给我,“不过那不是什么格斗技巧,据说是种相当老旧的刑讯手段。”

  “怎么讲?”

  “金老大的卫队、杜书记的保镖、赤军的奥平纯三在袭击荷兰的法国使馆时好像也露过一手……反正我听说过的掌握并使用这种技巧的都是左翼,不对,确切地说应该是国外的极左翼势力。”

  “听上去范围不大嘛,有什么人群可供排查么?”

  “不好搞咧,本来就不是土产的神功,何况现在已经是和谐理智的时代了,咱们国家又不庇护这类人。”

  “潜入的?”

  “冒险潜入这么个大国就为了杀俩医生?那是吃饱了撑的。”

  “这趟线儿还是有价值的,挖深一点儿。”我甩了甩他给我的书面情报,“这都什么玩意儿?”

  “圣雷森中心是美国一家传染病研究机构驻纽约的办事处,由同名的医疗救助基金会出资创建。”

  “哦……”毕竟是求人帮忙,我没好意思打断他。

  “圣雷森基金会创办人叫斯蒂文•巴加特,原美国海军退役军官,曾经是公认的美国第二大军火走私商。”

  “哦。”

  “九九年前后,巴加特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招安入股,兼任生化技术开发部的执行总裁。”

  “哦。”

  “后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的洛丹电子产品销售集团与多纳德资产管理顾问公司在美国、法国、英国和芬兰投资了一堆烂七八糟的买卖,其中,要以美国的威廉崴尔公司的业绩单最为漂亮。”

  “嗯。”

  “再后来……”

  我实在是快听睡了:“杨儿,你丫给我开国际经济时事讲座呐?”

  “啧!我说你这人有点儿耐心好不好?我查得很辛苦的。”

  “先别搞段落式叙述了,挑重点说,我等你抖包袱呢。”

  杨延鹏推了下眼镜:“宋德传与彭康都有海外工作背景:一九九二年前,宋的东家是圣雷森中心;同一时期,彭一直在圣雷森基金会做秘书。”

  “这不就结了!还啰啰唆唆那么多不着调的……就是说这俩人可能认识?”

  “这个还没能确认……”

  “再探!”

  “赶火葬场啊你?急什么急,包袱里还有料呢。”

  “啊?”

  “彭康死前从办公室拨出的那通电话,就是全球卫星线路的那个号码,登记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名下,叫‘中美崴尔医疗器械研究集团’。”

  “哎?那你刚才说的……”

  “我刚才说的美国威廉崴尔公司,是这家外企的控股股东。”

  我在脑子里绕了一会儿:“就是说,所有的线索都和这个什么劳什子马丁公司有牵连?”

  “没错。”

  “那公司是干什么营生的?”

  “这你都不知道?洛克希德公司是一九一三年开办的,三十年代造飞机挺有名,当时也算半拉高新技术产业,现在都快成百年老字号了……一九九五年跟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后,是目前‘汤姆大叔’第一大国防承包商,也就是美国最大的官方军火商。”

  我靠,这事还真是大得没边儿了。

  “国家阴谋论啊,时髦的干活!”老何边说边嗑着他最爱的“裸体花生”,很有些不以为然,“大阴谋!这绝对他老娘的是个超级大阴谋!兄弟,天将降大任于你这厮,必先贬其官职,麻其四肢,抠其背脊,见裸女而痴心,所以聒噪乱性,曾益其幻想——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

  “多谢拨冗,咱还能说点儿有用的么?”

  “面具披风紧身衣请自备,再就是你说的那串什么什么公司我压根儿就没听懂。”

52书库推荐浏览: 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