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案录之半截玉佩_大胸之兆【完结】(91)

阅读记录

  这次,却是王文先开了口。

  “校长,我们来了!”

  “知道你有一肚子疑问。”似乎早知道两人今天会来,于洋连头都没抬,继续沙沙的写着什么。

  “先坐,等我写完这一点的,就为你解惑!”

  

  ☆、第五十三章 名校绝密

  坐在沙发上,钟昊不一会就无聊起来,随手掏出了手机摆弄起来,王文则是出神的望着沙发旁边那张上次没看完的曹魏历史图,贴近了,他才发现,这张图上面还密密麻麻的标满了一些详细的注解。

  不过,这些注解大都是曹操行踪的注解,就比如中平八年,洛阳北部尉,光合元年,谯县……

  似乎每一次的曹操的重大行踪,都能在上面找到,尤其是靠近长江这一段,注解的更是密密麻麻,有些地方甚至还贴上了小字条。

  不过,这几个地方似乎有些熟悉!

  王文忽然抢过了钟昊手中的电话,挑出了现代地图对比起来,还没等他对比完呢,校长于洋却终于放下了笔。

  “不用比了,没错,你点那块儿就是咱们紫荆市,再远一点儿的地方就是梨花村,这些都是赤壁大战后,曹操主要停留的地方!在这里,他重新聚拢了士卒。”

  揉了揉老眼,看着王文,于洋忽然笑了起来。

  “你一定好奇我救你的原因,其实无非两点,第一,你是我的学生,我是你的校长,我不允许我的学生被人随便的的污蔑欺凌。”

  “呵呵,光说这个,你肯定骂我虚伪了,那我就说这第二点,这点与这张图有关,与你查的三十年前迷案有关,同样,也与紫荆大学一个重要秘密有关!”

  听到这里,王文不禁愕然的抬起头,“传言三个天才发现的曹操墓,是真的?”

  “没错!”

  “这是学校内部很大的一个秘密,因为你最有可能查清这个迷案,所以我才说给你听,你们两个,都要保证,绝对不把这个秘密散布出去,一个字也不行!能做到吗?”

  对视了一眼,王文和钟昊不禁郑重的点了点头,于洋这才满意的站起身来。

  “你们应该知道,紫荆大学的前身,是清末湖广巡抚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但张之洞督军主要在武汉南京,他为什么要把自强学堂设在紫荆,你们想过吗?”

  “莫非是曹操墓?”

  于洋赞许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因为曹操墓!”

  “当年清廷的软弱与腐败,数不清的白银外流到了国外,哪怕精干如同张之洞,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筹集银两编练新军,最后他把目光投注在家传的两块玉佩上,与这两块玉佩一起收藏的,还有一本书,不知道那一代文人记录的密传。”

  “《疑冢纪略》!”

  “众人皆以为曹操的墓葬最终会落在许昌附近,岂不知曹操何等人物,胸怀这天下一统的蓝图,如若不然,曹操疑冢又怎么会从许昌一直延伸到长江边!当年赤壁大战失败后,曹操聚兵的紫荆滩,也就是如今的紫荆市,才是他的墓地最有可能存在的地方!”

  “为了掩人耳目,张之洞在这里创立了自强学院,与此同时聘请了十多位在埃及,希腊,罗马等地的著名考古学家,甚至他还不择手段的弄来了十来个盗墓世家传承的盗墓贼,以图找寻到这位魏武帝留下的诸多异宝。”

  “不过很可惜!穷他毕生之力,哪怕清政府轰然崩溃了,他都没有找到那飘渺的曹操墓,当时留在自强学堂的有他四个门生,在张之洞临终前,向他们交代了自己的遗言,一定要找到这座曹操墓,哪怕不为了其中的珍宝,也要圆了他这个遗憾!”

  “这四个门生的姓氏,于,冯,叶,刘!”

  王文忽然一机灵,惊跳了起来,“于海!冯长洲!叶李叶教授!您!”

  “没错!”

  于洋点了点头,“没错,但叶李的传承却在几十年前的浩劫中断了,他本人还是后来才转调回紫荆大学,这个秘密,他不知道!刘姓传承同样断在了浩劫中,只有我们于姓,冯姓两支侥幸躲了过去!”

  “三十年前,我们于家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天才,幸运的是,他还有两个同样天才的室友,更加不可思议的事,他们居然在一次古董街淘宝的时候,发现了第三块玉佩,狼纹玉佩!”

  “当时,身处学校高层的我们家长辈都震惊了,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三人身上,在没有告诉其余两人真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着便利,要不然,当时那个环境,再天才,你以为就能那么轻易的获得资料库阅览权啊!更何况,他们还偷偷把其余两块玉佩偷出了书库!”

  “由于有于海的存在,学校高层也放心的任由他们去探险,但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居然发生了那件事情!”

  说到这里,于洋的眼圈都红了,声音中,也带着激动的颤抖。

  “于海,就是我哥哥啊!”

  “对不起!”

  王文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在金钱面前,谁想到人心居然如此脆弱,昔日的好兄弟室友,竟然彼此间下了杀手!

  “没事儿!”

  重新整理了一下感情,好一会,于洋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大胸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