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一切听俊哥的。”小西灵活的转动方向盘,揶揄的口吻道。
车子驶进去张家院坝的基根道,车身微微有些颠簸,在一阵左摇右晃之后,车子驶到张家门口。
张家院子好歹还是有十几户人家,在外面晾晒衣服的婆姨们,猛然看见有一辆面包车一路驶进来,就大惊小怪的传扬开,说什么不知道是谁家的贵客来了。
薛烙岩和张星初两孩子刚好一起在大路上拉扯着风筝线疯跑,也有看见面包车来了,就连蹦带跳的一路追撵在车后嚷嚷道:“四轮子,中间坐的是小鬼子。”这是乡村歌谣,是在以前人们穷困潦倒时,看见有钱人坐车,就瞎编的歌谣来唱出心中的不平衡。
陈俊和小西在车里自然是没有听见俩孩子的歌谣,他们看见张家门口都在盯着车子张望着。下车,就看见张腾、年菊带领一大家子,就像迎接贵宾似的,把他们俩好一番热情的接待。
张星初和薛烙岩尾随车子来到张家,立马就跟年菊两孩子玩到一起。那位大呼小叫的婆姨在顷刻间,也咋呼来好多男女老少。
人们来围观其实是有原因的,特么的一条泥泞不堪的烂路,由这二位给修好。方便了大家,特别是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们,他们出行就不在怕踩踏湿滑烂路,也不会因此摔跤什么的,陈俊和小西是他们铭记在心中的恩人啊!瞧这些个,老人、婆姨们、孩子们、都用十分崇敬的神态看着神一样的俊和小西,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
人们给陈俊和小西提来了鸡蛋,各种农产品,以示感激之情。一杯杯热茶,一声声朴实的语言问候,把陈俊和小西团团围拢在中心。这太出乎俊的意料,他没有想到的是,只是那么一个念头,做了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会引起村民们这么大的反响。
那两个一直在和年菊玩的半大孩子张星初和薛烙岩,不知道听谁说。陈俊和小西有驱魔捉鬼的本事,居然挤拢来,嚷嚷要拜他们俩为师。
这~陈俊尴尬了,拜师?自己何德何能收徒弟,拿什么本事来教授?可这些话,他解释了N遍,无法让村民们信服。俊看两孩子的父母,大有想叩头跪拜之势,才勉为其难的勉强答应让张星初跟自己做徒弟。
薛烙岩则跟小西做徒弟,两孩子和父母乐呵呵的就要拉两人去他们家吃拜师酒。推推搡搡无比热情的举动,把那些个,还在揩鼻涕的屁小孩羡慕得跟什么似的。
当陈俊好不容易把那些围观他们的村民劝回家,并且让他们把提来的物品,都各自拿回家去。表示真挚的领会了他们的心意,张家院坝才算安静下来。
陈俊在年菊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得知,闷墩情况不明,有说判死刑,还有的说是判的无期徒刑,更有的说是就在监牢里自杀了。
是谣言也好,还是事实也罢。陈俊原本是想去探看一下的念头,看来是不能实现了。因为年菊他们说,谁也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想动用小西的力量去看看,却还是觉得不妥,最后他们只好放弃去看闷墩的想法。
接下来陈俊他们还听到一件更为离奇的事件,那就是年菊的母亲王氏,在大年三十那一晚出事了。年菊陷入深沉的痛楚中,回忆起那一晚发生的事情。
话说:亲人无隔夜之仇,何况还是自己生身母亲,母亲是伟大的,她赐予了孩子的生命骨血。那么无论母亲有无过错,作为子女的年菊,都理应尽到一个子女的责任。所以在年关将近时,她十分忙碌,除了要去探望丈夫张腾以外,还得顾及独居在家的母亲王氏。
王氏在儿子出事之后,倍感难受。以前吧!家里有媳妇,儿子、还有她。还感觉屋子有些拥挤,老是看见俊俏的媳妇在眼前晃荡,老是在看见她和儿子在一起亲热时,心里就堵得慌。可是此时三间瓦屋就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冷清清的没有一个说话的人。也就是她这样一个人面对着,凄冷的房屋,耳畔传来邻居们放炮仗,烟花、还有孩童们的欢笑声,她的心里就如针扎般难受。
在腊月二十九,年菊从家里给母亲提来腊肉香肠,把两孩子带来给母亲一起吃罢年饭。心想接母亲去张家,可是却遭到王氏的拒绝,无奈她只好带着两孩子回张家。可心里还是惦记着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日子,张家公婆从媳妇面上看出端倪,就出口让她把母亲接来一起过年。年菊知道母亲执怮,不会答应,也就没有去接。
王氏一个人在家,堂屋里悬挂着儿子跟媳妇的相片。在大白天到没有什么难捱的,可是到了晚上,形影孤单的她就会兹生恐惧感。
第二百七十章 视角感
王氏有严重的疑心病,在以往就爱疑心这样那样的。所以她对谁都不信任,包括自己的闺女,在她旧传统的思想里。一直认为女生外向,外死外葬,女儿家就是泼出去的水,嫁给人家就是人家的人了,就不是自己家闺女了,她才没有答应年菊的要求去张家。
就在腊月三十这一晚,王氏早早的把残汤剩饭热来吃了,就睡觉。可是在半夜三更时,屋外传来响动。开始王氏以为是炮仗声,再说了;这大年三十的放炮仗的多了去,哪怕是吵着你瞌睡了,不可能起来骂人吧!
王氏这样一想,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人老了嘛!瞌睡就是少,老也不能睡踏实,她不但睡不着,思维里还莫名的浮现出,腊梅和儿子的样子。也许这就是牵挂和思念吧!在之前没有好好珍惜,却在孤寂之时回想以往。
52书库推荐浏览: 忆珂梦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