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抬棺_苗棋淼丶【完结】(218)

阅读记录

  从外型上看,那铜铃很像是渔村外面河底古墓的陪葬法铃。不过。法铃上的符文却显得更为密集。

  聂麟走到距离第一盏长明灯两三米的地方,就不敢再走了:“要不要先退回去?万一我们的气息引动了铃声,不是打草惊蛇么?”

  我指了指地上的尸体:“已经打草惊蛇了,还怕什么?”

  我干脆把手里那具尸体,顺着通道扔了出去。死尸带着一路的血迹,滑出去五六米远才停了下来。墙壁上的铃铛居然出奇的没动。

  聂麟试着往前走了两步,发现法铃没有异常才向我招了招手。团纵丰号。

  没想到,我刚往前迈了一步,两侧铜铃就发疯似的响了起来。

  “快退!”我和聂麟仅仅对视了一下,甬道的另一端就冲出十多人来。

  我连对方都没看清,他们手里的制式枪械已经喷出了火蛇。我猛地往后一仰,整个人仰面躺到了地上,数不清的子弹带着灼热皮肤热量从我眼前急掠而过时,我的脚跟也跟着蹬向了地面。借力往水渠的方向滑了过去。

  对方的子弹却像是雨点一样在我脚前,紧追着我的双脚一直扫向水面。好在我离着水渠的距离还不到五米,才在子弹追上我之前落进水里。

  我的身形还没落稳,一串带着气泡的子弹已经扫向了水底,我干脆又往水下沉了几米,直到看不清岸上的人影才停了下来。

  这时,聂麟也跟着落到水下,我俩紧贴着水渠底部爬出去十几米之后才飞快游向了湖面。

  直到游出水渠之后,我才回头看了一眼。后面仅仅追上来一个人。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王图的人!”

  水渠里的温度过低,没有过硬的内功,根本下不了水。光靠憋气,也游不出这么远的距离。王图的手下虽然训练有素,但是绝大部分不是武者,都不敢下水。所以,才只有一个人追了出来。

  聂麟连回身的意思都没有,直接把一只手背到了身后,手掌一翻从袖口里露出了装着袖箭的机匣。

  我一把扣住了聂麟手腕,当我接触到聂麟的一瞬间,他猛地打了一个寒战,另外的一只手差点就抬了起来。

  直到我拉着他往水面上游动,他的左手才慢慢放了下去。我不用问也知道,他袖口肯定还藏着袖箭。看来,他对天策齐家已经忌惮到骨头里了。

  我俩刚从水底露出脑袋,聂家箭士的长弓就一块指了过来,聂麟立刻喊道:“全都下水,抓活的。”

  二三十个聂家箭士,同时跃进水里,举着鱼枪往追兵的方向游了过去。

  对方一件形势不妙马上转头逃向了水渠的方向,我刚想调头去追,聂麟却拉着我上了船:“放心吧!我聂家箭士水下功夫也是一流,他跑不了,我们安心等消息就行。”

  聂麟显然是对刚才事情带着歉意,一回到驻地就摆上了酒菜,又是敬酒又是夹菜频频劝我,我有一口没一口吃了一会儿,聂虎就兴匆匆的跑了进来:“可抓着大鱼啦!那人是王晋,王家的嫡亲哪!嘴已经被撬开了,咱们赶紧过去看看吧!”

  我见到王晋的时候,他已经不成人形了,除了还能说话,就算救回来也一样是个废人。

  我做到他对面:“说,秘葬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晋断断续续的说了半天,我也大致缕出了头绪。

  刚才我们进入的地方,确实是冥卫秘葬的入口。

  但是,这个秘葬却牵扯到了明朝的一段秘辛。

  明朝祖陵是龙脉不假,但是地脉中的灵气不仅极为瘠薄,而且处于洼地,形似盘龙。守土有余,开拓不足。所以,纵观有明一代,非但不曾外拓版图,还外封沿海,内闭雄关,好像上上下下都觉得只要守住祖业就万事大吉了。

  最糟糕的是,祖陵灵气容易外泄,一旦龙脉灵气耗尽,明朝必然灭亡。

  为了江山永固,朱元璋想出了引龙气补龙脉的做法。简单点说,就是截断其他地脉,用法阵将地脉灵气禁锢在蛟龙身上引龙入陵,再活活困死蛟龙,借此补充地气。

  我们进入秘葬的那条水渠,就是当年蛟龙入陵的必经之路,因为水渠沾有陨龙的怨气,所以水流才会阴寒刺骨。

  有明一代,每次黄河夺淮,冲击祖陵。都跟冥卫引龙有关。真正造成明朝动荡的,不是洪水冲击了祖陵,而是祖陵地气即将耗尽,皇朝气运衰落的结果。

  冥卫引龙之后,补充了龙脉灵气,自然会有赫赫名臣出世力挽狂澜。

  当然,冥卫出手捕捉蛟龙,必然会引来大批龙蛇的追杀。暴雨洪峰自然会齐聚淮河,这也正是明代频频出现黄河夺淮的原因。

  冥卫为了顺利引龙,不仅在泗水下方修炼的引龙闸,还不惜牺牲大量高手,在进入淮河进入泗水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了劫龙大阵,专门对付追杀而来的龙蛇。

  等我把事情理清之后,立刻沉声问道:“这些事情,你们王家是怎么知道的?”

  王晋回答道:“三年之前,家族曾经动用过大批人力,与聂家在天山脚下争夺过一处冥卫秘葬,后来虽然证实了那是一个疑冢,但是家族还是得到一个冥卫副指挥使生前落下的手札。我说这些都是手札上的记载?”

  我看了看聂麟:“后者点头道,他说的没错,当年聂家王家损失都不小。”

52书库推荐浏览: 苗棋淼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