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丽好像沉浸在古意之中,问:“你说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
“对。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李白《把酒问月》是这样的: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是因失意而怅惘而问月。苏轼作此词时40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时逢中秋,一饮而醉,醒后感慨弥深,遂作此词。
赵景这一通掉书袋,把小豆豆给掉困了,加上喝了几口啤酒,一会儿就梦月去了。两人看着小豆豆那胖胖的小脸,又看看天上的园月,相视一笑。
沉寂了一会儿,范淑丽问:“景,你说月亮有恨吗?”
“不会有的。”
“那你说为什么它要在人们离别的是时候却要圆起来呢?要是人间没有离别,哪该多好啊!”
“是呀,”赵景脸上带着笑意,说,“但是,‘此事古难全’嗷。要看怎么个离别法,咋个团圆法。比如咱们吧,有时也要离别,这种离别痛苦吗?不。因为在我们的分别之时,正是为了别人的团圆做了该做的事情。这样的离别是有价值的,是快乐的。”
『20』第二十章维纳斯的启示
在这中秋之夜,在这个温馨的夫妻对话中,在知识的对垒中,别有一番韵致。范淑丽看赵景不仅给她掉书袋,而且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就多情的瞥他一眼。
可是,赵景却觉得这是对他的鼓励,他继续说:“事业心强的人,是一句话也不会离开本行。著名的美国航空学家冯。卡门,在火箭、航天等技术上做出过很大贡献。为了表彰他,美国政府决定授予他国家科学奖章。一九六三年二月,授奖仪式在白宫举行。当患有严重关节炎、八十二岁的冯。卡门跨上领奖台的最后一级阶梯时,喘息不止,仿佛要跌倒似的。肯尼迪总统见状忙冲过去扶他,他却谢绝了。他说‘总统先生,物体下跌时不需要助推力,只有上升时才需要’。老先生一句话也不离本行。我比人家还多两句呢。”
范淑丽面含着微笑听着。她深知,只要能使赵景把话匣子打开,他的话语就像高山流水,源源不断。他那丰富的知识和精当的逻辑思维使人叹服。就接着前面的话题问:“为啥月到中秋分外明呢?”
赵景边吃边说,不过比刚才的语速放慢了,他说:“从古到今,人们总认为中秋节的晚上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里说‘中秋之夕,月色倍明’,杜甫在《月夜》中曾有一句‘清辉玉臂寒’还有韩愈的‘一年明月今宵多’也是说中秋月的。还有什么‘明月光如水,今宵分外明’、‘八月十五月光明’等等。但是,听起来很美,实际上呢,也不尽然。我们干的这一行是最讲科学的。你不要笑,事实上中秋月并不比其他季节的月亮特别。”
“为什么会有以上的那些种种说法呢?这是因为中秋月大都是在阳历的九月中旬或上旬,时属初秋。这时,经过了六至八月较长时间夏季风的控制和影响,大气层中的灰尘较少。而且,大气中的水气相对减少。相对温度降低,大气层的能见度增强。由此,形成秋高气爽的气候特点。唐朝潘纬解释说,‘古今逢此夜,……只因秋气清。’他说八月十五的月亮之所以特别,是由于秋高气爽的缘故。我看很合科学。”
他们把小豆豆把到床上,让他梦他的童话世界。然后,就收拾了餐具,赵景说:“把我的书拿来。”
范淑丽知道他是指那一本英国作家柯南道尔著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她把书拿过来,又挪了挪自己的椅子和赵景坐在一起,头伏在他怀里,说:‘给你吧,不叫你看可不得了。说说话多好。”
赵景轻轻的抚摸着她的秀发,一股温馨芬芳的香气直沁心脾,他感到无限的安慰。他对她说:“这不是给你说话吗?书籍是个宝贝。俄国有一个被称作‘宇宙之父‘的人。他叫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少年的时候,由于患猩红热并发症不幸耳聋,学校不收留他。他就天天去莫斯科图书馆刻苦自学。后来,他要求在一个学校里当数学老师,经过严格的考试,他的数学才能使人惊叹。当时他才20岁。校长问他‘你是那个学校毕业的?’他回答‘是莫斯科最大的一所学校。’‘你的老师是谁?’他说‘书籍是我的老师。’是呀,书,就是老师。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丽,你不愿意读书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万里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