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一个字,我写一个鬼故事_背着蛋壳【完结】(22)

阅读记录

  曾被无数文人骚客赞美过的潇湘之水,沁入我,春流到夏,秋流到冬。

  渐渐的,认识了许多和我一样急切想要投胎的水鬼。

  它们痴痴守在岸边水底,伺机等候过往的路人。

  有的很幸运,三两天就找到了替死的人。

  有的却和我一样,寻寻觅觅,直到生遍了青苔。

  这么多年了,来来回回,我也觅到过不少机会。

  好像那次,独钓的诗人刚刚被贬,永州山水,在他眼里不是美景,而是牢笼。

  他一一游遍,看不见前途,空有一身才情,却没有施展的空间。

  我在水底,他在舟里,我该有能力拖他下水。

  但我没办法动手。

  他为人正派激进,算是个好官,积极革新对抗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得罪了权贵。

  更何况,他家里还有一个年迈慈母,刚刚迁来此处,生活过得清苦,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

  叫我怎么忍心加害?

  我在水里静静仰视,听他落寞间,吟出一首传诵至今的好诗。

  只是,错过了那次机会,大好的机会。

  一个著名的诗人,足以让我转世投胎入豪门!

  不止那次,还有之后很多次。

  每个匆匆而过的路人,都有自己不能推脱的使命和一家老小殷切盼念。

  有的系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寄望,赴京赶考。

  有的为和恋人相会,日夜兼程。

  有的哭着千里寻夫。

  有的为友雪中送炭。

  ……

  我当初,何尝不是为了给自己病重的妹妹,找一个好大夫。

  我多么希望找到一个十足的恶棍,好心安理得叫他送死。

  但再一想,如果他真的这么恶,死后岂非轻松就能找到下一个人当他的替身?

  唉……

  我想,我也许永远找不到那个合适的人了。

  30.菁

  ——“足球与鸽子”之祭

  他叫陈晓斌,爱看足球。

  但凡重要的比赛,他即使排上几个通宵,也要买到那张球票。

  他只身在汕头打工,偷到过一台不错的摄像机,从此得意地举着它,帮别人拍拍婚礼葬礼的录像,偶尔也和几个地痞流氓诱骗些无知少女拍些毛片,赖以糊口。

  他死,没人收尸。

  死因,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这种病,多是因鸽粪传播引起。

  他爱去现场看球。

  开幕式的鸽子,呼啦啦群起而展翅,几坨鸽屎砸中他的肩,兴奋中,浑然不觉。

  陈晓斌是死在自己家里。

  说是家,也不太像,只是一个简陋的棚屋。

  没家人,也没朋友,常常有几个钱就跑去赌,几天不上工,也不会有人当回事。

  汕头地方焗热。

  尸体不到三天便发出恶臭,抬到殡仪馆,工作人员嫌恶地掩着鼻子,直接让几个小工抬去后面的堆尸房,那里,都是无人认领的“弃尸”。

  陈晓斌才当壮年,没想过自己早死。

  之前有些头疼脑热也不以为意,后来,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他还以为自己是“打飞机”纵欲过度。

  谁想料,不出三周,一坨鸽屎,要了他的性命。

  他看见自己的尸体被胡乱塞在一个冰格子里,那个冰格,锈迹斑斑,连打开都有些困难。

  原来,这就是他最后的归宿。

  突然,有人在外面叫喊:“阿黄,先别弄进去!刚有个送进来的,身体没了,就一个头,家里人说,要画个妆,给她弄个全尸!”

  小工一听,白忙活一场,他忿忿啐了口唾沫在地,又连拽带扯,把陈晓斌弄回了担架,抬到了化妆室。

  化妆室的老李干这行有些年头,经验丰富,手法熟练。

  一具女尸,生前不小心卷入了轧钢机,救下来的时候,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头。

  家属给了厚厚的礼,还有两条中华烟。

  老李懂,这得好好显显身手。

  动手前,老李还教一旁的徒弟,两人对着陈晓斌双手合什一拜:“有怪莫怪啊,反正您也没人送终,就借您身体一用。”

  说完,他便开始动手。

  切了头,身体清洗干净,泡了防腐药水,刺鼻的味道略微掩盖了尸臭。

  老李告诉徒弟,给尸体化妆的时候,得跟它们多聊聊天。

  他一边麻利地缝上了女尸的头,一边嘴里叨念:

  “哥们儿,虽然这个头是别人的,葬礼也是别人的,但你就当是你自己的吧!横竖都是给别人参观嘛,到底是谁的又有什么关系?”

  说话间,按好了头,老李开始挖胸塞棉花填充。

  陈晓斌在旁看了干着急,他怎么说也是个爷们儿,现在换了头,还要“隆胸”?

  老李突然觉得袖子被什么东西勾住了,还没来得及看,徒弟哇一下叫了起来。

  原来,搁在一旁男人的头颅,不知怎么咬住了老李的衣袖!

  老李在这行混了那么久,这些只是小场面。

  他一边喝斥了几句大惊小怪的徒弟,一边继续叨念:

  “哥们儿,您看您,也不是什么大名人,谁死了不都是一撮灰么?您怎么这么想不开,死咬着不放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背着蛋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