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118章:永远有多远
上师这时候却缓缓开口了,他喃喃说道:“佛曰: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彼岸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是个忘记一切的极乐世界而有种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生于弱水彼岸炫灿绯红那是彼岸花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想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我们几人见他突然说起来一段佛楔,不由一愣。说完这段楔子后,上师转身对大熊说了一句:“彼岸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是个忘记一切的极乐世界。那花既然已经忘了,岸上的人为什么还要苦苦追求呢?”大熊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花未灭,人不忘,永远,永远。”上师叹了一口气,说道:“永远,永远有多远?”大熊看着远方的彼岸花,说道:“忘川河畔,彼岸花尽,便是永远。”上师便微微叹息一声,不说话了。我们几个人也没有说话。我知道,上师一定是知道了大熊的某些事,借这个彼岸花来劝解他,但是大熊却没有听。听两人说话的意思,上师是在劝大熊当断则断,不要割舍不下从前的一段感情,或者是一件事情。但是大熊却是斩钉截铁,愿意付出一切,永远去做那件事情。永远,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也是一种永恒的承诺。虽然,有时候永远可能会很短暂。永远,永远有多远?有人说,他会陪着你一起走到天涯海燕,一直到沧海桑田,那么:永远又有多远呢?是天的尽头,路的尽头,还是那永无止境的天之崖、海之脚呢?也许在你犹豫的刹那间,在你松手的瞬间,那永远变突然终结了。永远有多远,这个永远也没有答案,永远只在你的心中。
第五卷 第119章:怪圈仪式
彼岸花越开越盛,逐渐长成了一株一米多高的妖艳花朵,那火红的大朵大朵的花瓣迎风展开,光光的杆子上一朵叶子也没有的,看起来分外诡异。这时候,大熊低低叫了一声:“看那些老鼠!”我抬头一看,那些老鼠一个接着一个,排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开始围绕着那株彼岸花绕圈子,开始是慢慢向前走,后来便开始小跑起来,但是一个挨着一个,丝毫没有错乱。这群老鼠像是在做一种神秘的仪式,看起来分外古怪。这个神秘的仪式又代表了什么意义呢?动物有拜月的神秘仪式,我是知道的,在清亮的月圆之夜,狼、狐狸等一些动物会对着圆月久久跪拜,那是一种原始的月亮图腾崇拜。据说,因为月圆月缺会影响着大海的潮汐波动,潮汐上上下下,牵动着地球上的磁场变化,所以在月圆之夜往往会造成人的脾气容易暴躁,易怒,好多恶性犯罪事件也在月圆之夜容易发生。也有人说,动物拜月就说明动物要成精了,是在吐纳月亮的的灵气,那月光下的动物皮毛都成了白色,就是动物成精的标志。这个,就纯粹是传说了。但是这群老鼠突然做出这样有规律的转圈行为,让我们一时间搞不懂是为了什么。孔雀沉吟了一会,说道:“在蒙古草原上,草原狼有时在经历了大规模杀戮后,比如说猎杀了一大堆黄羊,那么往往会有这样情况出现:几十匹草原狼围绕着死黄羊堆绕圈奔跑。有人认为,那是狼群一种独特的庆祝方式。但是老鼠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我问道:“这群老鼠会不会也是在庆祝呢?”孔雀摇摇头,说道:“狼是一种等级森严的野兽,它们以那种方式庆祝,也是在确定每次打猎的功勋,以确定每只狼的地位。但是老鼠没有那么严格的等级,而且也没有打猎,应该不会是这样的。”
第五卷 第120章:会飞的老鼠
那群老鼠的古怪举动,让我们都不明白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就在这时候,更为古怪的一幕又出现了。那些老鼠就这样跑了几圈之后,身子竟然开始变色,原本灰扑扑的鼠皮,竟然变成了粉红色,然后又变成了血红色,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猩红色的血环在峡谷口处不断转动一样,看起来非常古怪。那些老鼠为什么会变了颜色?就在那些老鼠身上变色之后,仿佛从那峡谷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风,将那地下红艳艳的彼岸花吹得四处摇摆,接着竟然连根拔起,悠悠荡荡飘到了峡谷中。风竟然将那株彼岸花吹到了谷底?更为离奇的事情还发生在后面,就在彼岸花悠悠荡荡飘落谷底之后,那股风还在吹着,那一窜连成了圆圈的老鼠也一个个像风筝一样,摇摇摆摆地飘到了谷底,奇怪的是那股风的力度正好托起那些老鼠和彼岸花,并没有让它们在空中翻滚、跌倒,而是慢慢悠悠地降落着,就像是那些老鼠在驭空飞行一般。那些老鼠给了我一个错觉:它们在飞!我们几个也是越来越糊涂了,前是天坑中堆成小山的野兽尸体,然后是一间屋子那么大的巨蘑菇,然后是横跨了几乎一座山的巨蛇,不知道有多深的峡谷中长出了一颗生铁浇筑的铁树,那峡谷中又冒出来了一只古怪的巨兽,现在这峡谷旁的老鼠竟然又悠悠在在地“飞”入了谷底,让我们实在摸不清头脑了。巨大的蘑菇会变成一种传说中的植物,变色的老鼠会飞,这里的一切好像都和我们熟知的世界格格不入,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一般,这个世界完全超越了我们的认知。我现在开始怀疑,这个秦岭的世界究竟还是不是我所知道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奇妙。就是因为世界的奇妙,这个世界才充满了乐趣。因为这个世界的奇妙,一切都有了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会让你感觉很神秘,也很有趣。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