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蛇异巴_哪山黑哪山歇【完结】(38)

阅读记录

  一时间谁也没有办法挣脱逃开。红蛇缠着蜥蜴的粗腰,蜥蜴抱紧了红蛇的七寸,俩人在奋力地拽紧绳索。尚领队只有自救了。

  两兽也听到尚领队在声音,只恨一时咬不到他,红蛇吐出触须舔他的脸,蜥蜴也伸出分叉的肮脏的长舌舔他的手臂,舌头上都有带有尖利的毛刺,刮动一下就在脸上拉出一条划痕。关键是它们都带毒!

  尚领队的安全带仍然没有取下来,上面悬挂着备用的辅绳。辅绳是溪降中的抛弃绳,它的作用是当自然锚点相距太远时,为了保证顺利抽绳需要用辅绳做成绳圈,把锚点绳向前延展。现在它起到作用了。

  尚领队的把辅绳做的绳圈套向两兽的头,再连接锁扣锁牢实。两兽极不愿意,同时使力举头在空中摇晃,嘴里都发出嘶嘶地鸣叫,多么地无可奈何。最后,两兽的头颅紧紧捆绑在一起。

  “干得好!”

  “好样的!”俩人为尚领队大声地喝彩!

  现在可以松开绳索了,让尚领队滑脱下来。三人重聚,相互击掌。大家暂时安全了。接下来怎么离开地穴,回到黑嶂峡?从落水洞的路径来看,陡峭、光滑,不可能攀援而上。

  王明强仰脸感受了一下,“有风吹拂!好!地穴不是封闭的,有空气在流通!有一个或者多个出口吹进风来然后从顶上水潭里升起,落水道也是风的上升井。”

  尚领队欢呼起来:“我们去找出口。”

  “找到出口才有活路。出口,出口!只是不知道出口距离多远。”

  “这俩个家伙咋办?”

  柴桑鲁巴建议:“就这样捆着。我们已经找到了路线,下次再来,把它们麻醉后再放开。”他们怕这两兽乱跑,把它们在一块钟乳石上拴牢。

  红蛇和蜥蜴眼巴巴地瞅着三人离开。此时,它们心里可能非常地后悔吗?

  第三十四章 岩狖

  更新时间2013-5-16 8:19:14 字数:2299

  “溶洞有多长?哪里会有出口?”尚领队走在俩人的中间。因为他没有照明设备。他的背包里只有头灯和帐篷里使用的气灯,在溪降中已经被渗水浇湿不能运用。说来奇怪,溪降包是不防水的,四周通透,底部还有洩水孔。

  为什么溪降包不采用全防水呢?因为在溪降活动中如此大运动量的动作后,没有一种背包能做到完全防水,一旦背包进水后溪降活动无法展开。溪降包就干脆做成透水的,包内的装备却配置另外的防水措施。

  王明强用手电四下照射后回答:“难说,雪宝山脉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有充沛的循环地下水,溶洞众多,可能洞洞相连,也许它延伸在整个雪宝山脉。出口应该有,但是出口可能在绝壁,也可能在河沟。”

  尚领队并无太多探洞经历,他担心:“在地穴里走,会不会缺氧?”

  王明强仰脸感受一阵,“新风如此强劲,不会缺氧!我担心的是另外一种现象,涌泉!地下水的向地表的溢流。会把这个灌满,直到我们会漂浮起来,一直到顶上去……”他把电筒灯指向上,余下的话就省略了。

  习惯沉默的柴桑鲁巴说:“还有一个更严重的事…”他沉吟着与王明强对视一眼,便缄默不语了。

  “难道有比涌泉更可怕的事吗?”尚领队不解。

  “当然!真可怕!”王明强回答。

  “是什么呢?”俩人的对话让尚领队迫不急待地知道到底是哪种可怕的事物。

  “那是小概率的事——但愿我们不会遇到。”王明强不想回答。

  “但愿吧!”柴桑鲁巴忧心忡忡。

  到底是什么能让俩位面对大蛇和大蜥蜴都能从容应对的人如此心寒?是更大型更凶险的野兽吗?

  “你没见到它更好,见到就知道了。它叫岩狖!”

  “岩狖?好生僻的名字!”

  柴桑鲁巴随口沉吟:“不生僻,狖是远古就有的野物,在楚辞《山鬼》里就有记载,山鬼等待心上人不来时。遂有: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狖,在晚上嚎叫。本地称为岩狖,点明它们寄宿在深山的溶洞里。”

  王明强看出了尚领队的困惑,笑着说,“看不出吧,他是文学博士,专修古代文学,楚辞又是他的专攻方向。”

  尚领队点头,这在驴行队伍中也是常有的事。以前一个爱把自己脱得只剩一条裤衩的驴友,后来在电视上看他在主席台上正襟危坐,原来他是某重要机关的局座;一个爱穿草鞋顿顿啃着馒头就凉水的原来是一个亿万富豪。驴行多次后就有一个体会,驴友不可貌相。单从外表上真看不出满脸络腮胡茬的柴桑鲁巴还有这么多学问。

  “对楚辞的热爱,才热爱上了这片山麓与河川,多走了几次就与这些野山紧密难分了。”一个藏地人,难得对雪宝山如此厚爱。

  尚领队在心里仍然狐疑着,岩狖到底是什么模样?

  前方突然出现火光,伴随着敲打硬石的声音。叮叮咣咣,间歇地响起。听到声音三人不禁加快步伐。

  到达转折处,逼仄的甬道蓦然开朗,宽阔的穹顶有百米之高,他们站在甬道伸进大厅的一个平台之上。

  下方是宽敞的大厅,上千平方米的宽大的石窟,钟乳石如一棵棵参天大树在支撑。有的主干挺拔,巍峨耸立,累累果实悬挂下来;有的盘旋虬曲,枯松老藤紧密牵连;有的铺陈锦锈,有的花开玉屏。在不时闪现的火光中依稀看到这一切景观皆用白玉雕砌,夹杂少许的红玉的灿烂和绿玉的润泽,磅礴大气又不乏精雕细琢。

52书库推荐浏览: 哪山黑哪山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