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些文明的进步不应该吗?”
“应该的。但是我们也得承认退化的历程!”
有科学家提出的疑问也是恰如其分的:“相瑜的现象目前只是个例,我们需要一个族群的实证。相瑜与蛇巴人好像有关系?真有蛇巴人吗?”
樊徕骐沉吟一会,说:“可能有吧!”
“什么叫可能有?这是科学研究,不是你收集的传说或者故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些观点,我首先要捋清楚。”
“什么观点?我们愿听其详!”
“生物研究的伦理问题!”樊徕骐郑重地说。
“伦理?”
“这就是困惑在生物研究,特别是基因研究方面的难题。我作为民俗研究者,提出一点圈外人士的意见给各位基因专家。如何?”樊徕骐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第八十章 基因研究的难题
更新时间2013-7-14 16:48:57 字数:2076
民俗学家樊徕骐因为顾虑没有立即说出蛇巴部落的事。他心里有疑虑。
竺程教授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对基因生物方面的工程有不信任的感觉。”
“对,伦理方面的问题。”樊徕骐直接说。
“基因生物的研究发展到现在,是遇到一个不可忽略的难题——伦理道德的规范。它把科学研究衍生成道德观、社会组织形态方面的覆盖广泛的难题。我们做基因生物研究的也会遇到各种外界的压力。好吧,你把顾忌说出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描述出人类的基因图谱?”
“对,各色人种的基因密码。”
“全部破译了吗?”
“现在只能说是描绘出来,还没有破译所有的遗传密码。就像弄清楚了一个房子的大致的构造,对于建筑这栋房子的具体的材料、搭建的工艺还缺乏进一步研究。”
“不是有克隆技术吗?克隆羊、克隆兔子……再到克隆人。”
“人的克隆目前是禁止的。”
“能保证这世界上没有克隆人的研究吗?禁止只能激发某些人更旺盛的好奇心。”
“虽说禁止,但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实际的情况是规则是如此,但总有人想逾越的规则。正如你所说,规则是用来挑战的。”
“不危险吗?克隆技术。”
“目前的生物克隆技术只是简单的生物复制,还没有掌握基因的重组技术,也就是对生命还不能完成编辑。简单的克隆技术的危险性并不是很大。”
“如果生物工程上能够重组基因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掌握了基因的编辑技术。”
“不太好描述,这样说吧有些马也许更能跑动,因为它有8条腿;有些猎鹰可能飞得更高,因为它长有叠生的翅膀。大家不是喜欢吃猪耳朵吗?有好多猪的头上可能长有8只耳朵……”
“这不是有点恶心吗?”
“你觉得恶心,也许会有更多的物种出现。也许世界更丰富。”
“都有可能。如果这样的技术运用于人类……”
“生物工程在人类自身的运用应该有规则!”
“刚才你还说过:规则是用来逾越的。总有人想违反规则,怎么办?”
“唉,这种局面一定要控制。”
“怎么控制?生命那时候都能生产!可能有8只脚的人,因为他送信跑得够快;有8只手的人,因为他可以贴在墙上擦窗户;还有人长有3只眼,有人可能4只耳朵。不可能吗?”
“也许……吧!但必须控制。”
“失控的情况总是有吧?”
“当然,这也是可怕的场景。如果真到了那种时候,人类也会想出办法来。”竺程教授对此还很有信心。
“但愿有好的办法。但是你们的研究进度好像比办法出来还要快。”
“要来的,总是要来到。生物工程最终会发展到能按照人的意愿地编辑人的身体的程度,也是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吧?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工作者,总会遵循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
吴院士强调:“不必过份担心,人类总会找出制约危险因素的办法。以前是这样,以后科学技术发展后也相信有相就的办法。”
“但愿吧!”
“你刚才说对我们的研究项目——”
“我只是觉得围绕相瑜展开的研究,我们是不是过于急切了?”
吴院士也领会到这一点,“可能我们与被研究者的沟通还不够。是应该理解她的感受!”
“你们限制了她的自由!”
“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做错了。现在就去与她谈谈?”
“如果真有与相瑜基因相似的蛇巴人,你们会怎样?”
“这正是我们的研究项目要追随,正好让我们理解相瑜的基因组成是特质还是具有族群性质。对于生命的进化历程、生命的本源研究都有极大的价值。”
“不会用来构造新的生命?”
“在基因工程上,我们会慎重地走好每一步,构造新的生命这项工程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会贸然行事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哪山黑哪山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