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档案_三生石【完结】(496)

阅读记录

  听到希福的补充,众人这才将刚才紧绷的弦松下来,多尔衮的目光落到希福身上,叫道:“赫里舍希福。”

  “下官在。”

  “你马上回京,将前线之事禀明皇太后,搜及一切运粮工具,五天之内,不管能运多少粮食,一定要将粮食运出。”

  “下官……下官遵令。”希福愣了一下才回道,他是文官,这样的雨天要赶回京城实在是一件苦差事,不过,既然多尔衮点了名,哪怕就是下刀子他也不得不去。

  以现在的天气,他要回到京城差不多要二日时间,也就是说他其实只有三天的时间来搜寻工具运粮,三天时间或许连一半粮食也运不到,可是不管多少粮食,能运出来就好,此时只能顾眼前,至于损耗,暂时就无法顾及了。

  “这次运粮必须万无一失,不知哪位将军愿意担此重任?”

  多尔衮的话一问,无论是王公贝勒还是各个大将,一个个恨不得将脑袋埋进地下,让皇父摄政王看不到自己,爱星阿就是前车之鉴,派了一万五千大军尚且没有护住,这次运粮又能派多少部队,如果明军再来劫粮,谁也没有把握不丢。

  “怎么,莫非要本王亲自去不成?”看到众人视运粮如同避瘟疫,多尔衮脸上不由又现在一重怒意。

  “回皇父摄政王,奴才倒是有一个人选……”遏必隆有点吞吞吐吐的道。

  看到遏必隆的样子,多尔衮的脸色倒是和缓了不少,道:“有人选就说,吞吞吐吐干什么?”

  “是,奴才推荐……推荐敬谨庄亲王,还请皇父摄政王恩准。”

  遏必隆还没有说出人选时,在座的各人都提心吊胆,生怕遏必隆说出自己的姓名,听到遏必隆说出尼堪,许多人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

  “禀皇父摄政王,奴才也推荐敬谨庄亲王。”

  “皇父摄政王,敬谨庄亲王素有军功,上次失利仍是大意所致,相信这次敬谨庄亲王一定会小心谨慎,不如让敬谨庄亲王戴罪立功。”

  “让敬谨庄亲王来押粮,最合适不过。”

  ……

  “看来敬谨庄亲王真是众望所归啊。”多尔衮脸上似笑非笑的道,众人一时都讪讪的住口,尼堪现在还跪在外面淋雨,护粮之事对众人是一个苦差事,对尼堪却是一个机会,只要皇父摄政王同意,自然不会再行处罚。

  “去,把敬谨庄亲王叫进来吧。”

  “是,主子。”两名戈什哈回道,很快,已经跪了二个多时辰的尼堪被扶了进来,大概是跪得太久的缘故,两名戈什哈刚一松手,尼堪又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罪臣爱新觉罗尼堪参见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哼,尼堪,这次失却粮草,本应该重罚,只是同为爱新觉罗一脉,本王可以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再押运一次粮草,戴罪立功,若是能够将粮草平安运抵军营,本王可以既往不咎,若是再有闪失,你就不用再回来了,自己抹了脖子吧。”

  就这样轻易的逃过处罚,尼堪不敢相信的抬头,看到周围各人对自己的殷殷期盼的双眼,尼堪才胆白过来,大喜道:“谢皇父摄政王。”

  第三卷 大明再起 第266章 看看谁强?

  严格来说,这次粮草被明军焚毁,多尔衮自己也有责任,尼堪一直按照多尔衮的吩咐离押粮队十里远,谁能想到五千大军连明军一个时辰也抵挡不住,正因为如此,多乐衮对爱星阿才如此生气,不要说爱星阿是正黄旗出身,就是正白旗出身多尔衮恐怕也要下令斩首。

  尼堪虽然是前太子之子,可是对于多尔衮的地位毫无威胁,能在自己的父亲被废后重新当上亲王,尼堪的能力毋庸置疑,眼下大清已经是人才调零,多尔衮自然不会自断臂助,将尼堪也象爱星阿一样斩杀,只是尼堪失却军粮不得不处罚,众人都让尼堪戴罪立功,多尔衮自然也乐得顺手推舟。

  “尼堪,这次你需要多少兵马押运?”

  尼堪当然希望兵马越多越好,可是眼下还要与明军对峙,不可能抽调太多人马,尼堪咬了咬牙:“本王只需要一万五千人马。”

  一万五千人,等于和上次的人马一样,多尔衮还以为尼堪至少要报一个四五万,那他还要考虑能不能给,没想到尼堪要的人远比他预计的要少,多尔衮皱了皱眉,脸色不喜的道:“尼堪,不要意气用事。”

  “皇父摄政王,本王并没有意气用事,只是本王有一个要求,本王希望这一万五千人都是精锐,绿营兵不要,身上有伤残者不要,凡年龄在十八岁以下,四十五岁以上,本王一概不要。”

  上次追击明军时,尼堪就吃够了军队良莠不齐的苦头,他的军中虽然都是满蒙联军,可是一大半都是十八岁以下或者四十五岁以上之人,最大的已经年过六旬,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除了这些,还有不少伤残,一万人当中,真正的精锐不到二成,爱星阿的军队同样如此,精锐不到一千,这些严重影响了清军的战斗力,如果全部换成满人精锐,无认如何也不会被明军在半个时辰不到就击溃。

  多尔衮沉默下来,他手中虽然有二十多万大军,满蒙联军与汉军各占一半,但是真正的满人精锐只有三万余人,就是加上蒙古人也只有五万左右,尼堪要求所部全部是满蒙精锐,比要求五六万大军还要为难。

52书库推荐浏览: 三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