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半仙立马打断道:“不行,万一和六郎山的村民闹僵了,这陆琼墓咱们也别想找了。”说完李铁嘴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铁生问了锤子一句说:“你跟他们村的人打过交道没有?”
锤子一听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得说道:“没有没有没有,哪敢啊。以前在集市上碰见都绕着走呐,哪里敢跟他们打什么交道?”
陈六接问说:“你在集市上碰见过他们村的人?”
“是啊,他们的衣服跟我们穿的不一样而且不论男人女人都在头上盘一个发髻。他们经常会到集市上卖药材,他们的药材虽好但知情的本地人都不敢跟他们接触只有那些外乡人不了解情况的才会买他们的药材。”
蔡半仙一听心里有个注意,说道:“明天进城先会会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当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早上锤子领着他们进城去了。
这进城的路并不好走,一路颠簸来到了城里。城里和山里完全不同,街市上人来人玩热闹非凡。正往前走着锤子忽然停了下来,他拿下巴指了指在一旁墙角蹲着的一个小伙子说:“喏,那就是六郎山人。”
众人一看确实这人的发饰衣着与众不同。见那小伙子蹲在地上看着前面的药摊子无精打采表情沮丧,一看就知道是生意冷淡无人问津。
蔡半仙走了过去,在摊前蹲下抓了一把药材问到:“小兄弟,你这黄连怎么卖?”
那小伙子见有生意上门便顿时喜笑颜开,满脸堆笑的说道:“便宜,一个铜板一包。”
蔡半仙抓起一把药材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故意试探道:“你这药材成色不错,哪里产的啊?”
那青年见客人夸他药材不错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回答道:“老板您真有眼光,我这些啊都是我们六郎山上……”
话说一半忽然停住了,那少年似乎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似得。其实他是怕说出六郎山的名子来吓跑客人,只是刚才一高兴说秃噜嘴了。
蔡半仙则是故作不知,继续说:“哦,六郎山,没听说过。看来是个好地方啊,这药材的成色确实很不错。”
那少年见蔡半仙并没听说过六郎山不禁松了口气说道:“老板您是外地人吧?”
“是啊,我是专门从外地过来收购药材的,只是一直没找到和意的药材,不是价格高就是品质差。”
那少年说:“那您看我的药材怎么样,觉得好的话价格好商量。”
蔡半仙说:“药材是好药材,价格也还算公道,只是你这量太少了啊。就是把你这整个药摊都买下来也没多少东西,我从外地来一躺不容易,你这么点药材还不够我来回的车马钱呢。”
那少年听到蔡半仙这么一说就又恢复了一张苦瓜脸。
蔡半仙说:“你们那儿,采药的人多吗?要是多的话我可以去你们村子里收。”
那少年一听急忙说:“多多,我们那儿家家户户都上山采药,屋前屋后都晒满了各种药材,多得很。”
蔡半仙接着话茬往下说:“哦,那你能不能带我们去六郎山啊,只要东西好价钱不是问题。”
小伙儿一听乐得跳了起来连声说:“好好好,我这就带你们去。”
原来啊,这附近的几座山上都产药材,药商们都是雇了马车进山去收的,唯独只有这六郎山没人敢进去。所以村里的人只好每次都拿竹筐背着药材赶十几里山路到城里贩卖,辛苦不说而且生意也非常不好,经常是一天下来都无人问津。
那少年一听说有人要去他们那儿收药材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连忙收起地上的药材装入筐中领着他们向六郎山走去。
一路山小伙儿有说有笑高兴极了,对蔡半仙他们几人也是毫无防备有问必答。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陆伢儿今年十六岁。”
“哦,姓陆啊,你们家在六郎山住了多久啦?”
“那可久了去了,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六郎山,说不清多少代了。”
一路说话闲聊就到六郎山,他们跟随在陆伢儿的身后进了村子。可眼前所看到的是和昨天截然不同的景象。村子里熙熙攘攘的到处都是人,妇女在溪边洗着衣服,小孩追逐打闹着。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再有就是挨家挨户的房前屋后甚至房顶上都晒满了药材。整个村子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怎么也无法和昨天那个阴森诡异的空村子联系在一起。
这个村子常年没有外村人进来,村民们对这么几个突然到访的生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看得他们几个浑身不自在。陆伢儿则是昂首挺胸和路上的人打着招呼。
“到了,这就是我家。”接着陆伢儿就高声呼喊着阿爸阿妈有人来咱们村收药材啦。这一喊不要紧,只见周围的村民立马就围了上来。
“陆伢儿你说的是真吗?”一个中年男子问道。
路伢儿神气十足的说:“那还有假,人我都带来了,不信你自己问他们。”
蔡半仙点头微笑道:“没错,我们确实是来收购药材的。你们家中有什么好药材都可以拿过来,只要药材好价钱合理,我们都要。”
52书库推荐浏览: 玉苍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