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之水是海水?
“看嘛,井水就在那里。”刘太婆指着被一群人围着的一个木桶道。桶里的水呈黄色,里面漂浮着一些藻类似的东西,还有一些透明的小块,似乎是鱼鳞。一位自称是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刘先生表示,他刚刚检测过井水,发现井水突然变咸了,成分很像是海水,而里面的藻类,也是海藻的一种,至于那些透明小块,就是鱼鳞。但是和他一起的李先生却私下里表示,不能相信刘先生的话,因为他的话没有依据。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
“井水突然变热、变浑,这在其他地方也都有过,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井中的巨石何以会突然下陷。另外就是那位民间科学爱好者刘先生的话。如果他的检测是真的话,那么这口井的事情就真太怪了。”罗三边说着,边点着一根烟道,“前两件事情我们可以假定就发现在S大,所以他们直接关系到S大的那个大秘密。而史教授也是因为这个秘密而被人杀害的。问题在于第三件事,似乎与S大毫无关系。”
“对,与S大的并无直接联系,但是与第一件事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两件事都与两样东西有关:水和巨石。”
罗三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不仅如此,这第三件事情出现海水,肯定还与海眼有关。沈沅,我们马上就去石笋街。”
“不,小三子,我们分头行动,你去石笋街,我得去校档案馆。”沈沅沉吟道,“57年前的事,相当不简单,所以我不得不关注。”
“行,石笋街就交给我吧。”罗三转身离去的时候,脑袋里全是沈沅的那句话:57年前的事,相当不简单,所以我不得不关注。她是怎么知道57年前的事不简单的?罗三不由得回过头去望了一眼沈沅。没有开灯的教室、在薄雾笼罩的天色下,一片昏暗,坐在角落里收拾东西的沈沅脸上也仿佛笼上了一层薄雾。
走到楼梯口,罗三突然记起,他有一本书忘在教室了,于是又折了回来,刚靠近教室门口,却见沈沅正出神地看着手中的一块玉佩,喃喃自语:“无论你现在化为何物,我们永远在一起了,不是吗?”
第五章 石笋行
石笋街在成都城西,罗三没费力气就找到了媒体报道的那座院落。水井就在院子中央。罗三一凑近井口,就感觉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盛夏的暑气倒也消散了不少,透过井口向下望去,却见井壁上伸出几丛蕨草,叶子湿湿的,缓缓地向井底滴着水珠,发出悠远的响声。古井已经恢复了往常的样子,井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到井底只露出一个头的巨石及一个因井绳断了而落入井底的水桶。
“麻烦让一让。”一名老者拿着相机出现在井口,把罗三挤到了一边,便旁若无人地对着井底的巨石拍个不停,一边拍,一边不住地喃喃自语:“石笋啊,石笋,终于让我找到了。”
石笋?那是什么?这条街叫石笋街,难道就是因为这石笋来的?罗三的脑袋中突然冒出一大堆的问题。眼见老者拍完照即将离去,罗三上前拦住他问道:“大爷,您刚才说的石笋是什么东西呀。”
老者没有回答罗三的话,却问道:“小伙子,你喜欢杜甫的诗吗?”
罗三不知老人何以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愣了一愣:“不喜欢,他的诗太苦。”
老者点了点头道:“那就难怪你不知道石笋了。这石笋呀在成都可是大大的有名,只是现代人多不知道罢了。杜甫当年还专门写过一首诗呢,名字就叫《石笋行》。”
老者告诉罗三,《石笋行》是杜甫客居成都之时所写: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
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
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那石笋相传本来是有六根的,到了唐代却只剩下两根,宋代陆游还看到有两根石笋,后来就不见了。前几天看报纸,我才知道这里居然还有一根石笋的残部存在。相传这石笋之下镇压的是海眼,一旦动了这海眼,整个成都就会化为泽国。杜甫是不相信海眼这种说法的,他认为这应该是古代王侯将相的坟墓所在地,石笋只是坟墓的标志而已。只不过古代的成都人却大多相信那是海眼。”
这石笋果然与海眼有关,但罗三想从老者嘴里问出更多的事,便道:“成都地处内陆,怎么会有海?更何来海眼之说?”
老者点头道:“话是不错,不过成都人却相信这点。在成都一直流传一个成都为什么不打四更的传说。相传早些年的时候,成都这里是一片汪洋,人称西海。居民们只能生活在周边稍高点的地方,生活极其不便,于是居民就哀求上天,给他们一片较好的陆地,到得后来,有一位神仙大发慈悲,便将香炉中的炉灰洒下,顿时将整个西海填平成了一块陆地。但是由于香灰不够,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填到,就成了海眼,那海水从海眼中源源不断地涌出,眼见就要将成都重新淹没。成都人便从四处找来了一些巨石、佛像填在海眼之上,但还有一处地方无法填上,于是大家只好去求神仙帮忙。那位神仙就指派一只乌龟去填塞那个海眼,但是乌龟却并不愿意,神仙只好对它说:‘你只要将海眼堵上一个晚上,到打四更的时候,便可以离开。’乌龟一听如此,便去填塞了海眼。而神仙转头就吩咐成都人从那以后打更时,不打四更。这样一来,那乌龟永远听不到四更响,只好一直塞着海眼,至今都还在成都东门大桥那桥下呆着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百越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