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部主任冲她点点头,请她接着答题。
粟麦以口播的形式,发布自己想好的消息:
本报讯2月26日上午9时40分左右,宝灵市和民路银辉大桥路口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车牌号码为湘N-XXXXX的大货车,因为超载原因在拐弯处侧翻,由于车头撞到桥栏,目前已确认司机死亡、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交警及交警支队的主要负责人相继赶赴现场指挥安全救援,伤者被及时送到附近医院接受治疗。
根据现场情况,支队全勤指挥部指挥长某某某召集相关人员成立现场指挥部立即指挥救援,对事故车辆进行破拆救人,交巡警负责现场警戒,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在整个营救过程中,由于事故车车头严重变形,死伤者身体被挤压在驾驶室内,破拆救援难度较大,经过在场人员的积极努力,11:20分终于将死伤人员救出,随后很快清理干净现场,恢复了道路安全畅通。
粟麦口述的这条新闻,其实就是《宝灵日报》不久前报道过的。粟麦记忆力好,看两遍就记下了,所以现场考试毫不费力。
粟麦的话还没说完,她看到主考老总做了暂停的手势。她一惊,迷茫地看着他。只见他微笑着说:“知道吗,你这篇报道是抄袭的。”
“啊?”粟麦大惊失色,“你怎么记得?难道……”她本想说难道这稿子是你写的?话到嘴边又咽下了,改成:“这下糗大了!”
主考官收起笑容说:“不过这不能怪你,要怪只能怪罗主任,是他出了一道现成的题目,碰巧又遇到你这么一位有心人。看来,你对这次考试很重视,作了充分的准备埃”
怎么回事?批评改表扬了?这变化也太快了吧?粟麦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只听主考官接着说:“我想听你说说,这篇报道为什么要从正面的角度进行报道,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事故报道?”
粟麦说:“我们是党报,当然要从正面的角度报道。”
主考官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很对。我们的报纸是起喉舌作用的,在面对任何一件能够引起民众激烈冲突的事件上,我们的记者首先要以大局出发,多从正确舆论导向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做到不给政府和领导添乱。记住,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忙不添乱,明白吗?”
粟麦认真地看着主考官回答:“明白,记住了。”
主考官接着说:“好了,你出去吧,等候人事部门的通知。”
哇,面试这么快就结束了,粟麦露出笑容,正要说谢谢,突然,人事部覃主任问了一个问题,吓出粟麦一身冷汗。
她是对照粟麦的报名建议表和学历证上两张差距很大的照片提问的。
她说:“你眼睛近视?过去戴眼镜?”
粟麦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笑着回答:“我现在戴博士伦。”
覃主任“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原来她也戴博士伦,知道戴博士伦与戴眼镜的差距很大,再说,女大十八变,照片上的顾月毕竟是早几年的样子。
粟麦就这样过关了。她转身从会议室出来,出了报社大门,心口还在为刚才覃主人的提问怦怦跳。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差点穿帮,幸亏自己反应快,掩盖了纰漏,要不然,粟麦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很轻松。
当然,她不会轻易原谅自己的疏忽。
她在心里告诫自己,往后行事要更加小心谨慎,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切努力前功尽弃。
粟麦做梦也没想到,下午下班前她就接到报社人事部覃主任的电话通知,说她笔试面试都已经通过,报社决定正式聘用她为新闻部记者,明天就上班。
粟麦简直不敢相信,凭着一套假证件,居然通过了报社的招聘考试。
接下来,粟麦默默地告诉自己:你现在的合法身份是《宝灵日报》新闻部记者,你的名字叫顾月。
《宝灵日报》社比想象中要寒酸,一栋七层的楼房,没有电梯,蓝色玻璃幕墙,楼道倒是宽敞明亮,办公室却对着街道,有些吵嚷。一楼是组版室,二楼是记者部,报社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上百台电脑摆放在豆腐块一般的格子间里,记者编辑集中办公,其余的楼层都被行政管理人员占据着,整整五层,他们每人一间大办公室,室内装修豪华,与记者部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粟麦暗地里仔细观察着别人都是怎么在相处,她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努力让自己适应着报社的环境,注意到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风风火火,行色匆匆,尤其那几个成天跟着市领导转悠的记者,好像被领导同化了一样,举手投足间都带上了领导的元素,说话的姿态、语气和架势都透露着优越和神气。这报社是个牛人扎堆的地方,她现在的身份很适合在这个城市生存。
粟麦的办公间在靠大街的第三间,一平米多的空间,窗外阳光充沛,她把这个地方叫做一米阳光。铮亮的钢制桌上摆了一台最新款式的液晶显示器。显示器打开着,但阳光太刺眼,粟麦看不见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得不在显示器的上边搭了一张当天的《宝灵日报》,遮挡去部分阳光。
“顾月,你今天是不是没有采访任务?”专题部向主任走过来问道。粟麦很快反应过来,应道:“是,没任务。”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筱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