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三十六忍》一书,本归苏公收藏,视为奇书,后因“乌台诗案”而流失民间。几经周转,此书流落到一个名叫郑绮的书生手中,这书生本是忠厚仁义之人,自书中悟出“孝义”真谛来,以之教诲子孙,一家和睦竟至“九世同居”!明太祖朱元璋闻知此事,大为感动。明洪武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召见郑氏家长郑濂,任命郑氏子孙官职,并敕封郑府为“江南第一家”。今浙江省浦江县城东的郑宅镇尚遗有郑氏宗祠古宅,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卷完>
☆、后注
《百年古宅》后注:
据古籍记载,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住在一起,唐高宗闻知此事,亲自到他家中,询问他居家之道,张公艺取笔写了一个“忍”字回答皇帝,“天子流涕,遂赐缣帛”。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难以考证。但浙江浦江郑义门是有据可查的,有关资料介绍:郑义门始于南宋建炎年间,历经宋、元、明三代,郑氏十五世同居共食,长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的时候有三千多人。
中国关于“忍”的故事很多,譬如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忍辱取履等等。“忍”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至今依然在我们中国人(或东方人)身上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留下许多关于“忍”的至理名言,最著名的莫过于孔子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又有“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以能忍耻庶无害”;“忍过事堪喜”;“忍字敌灾星”;“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忍之一字,众妙之门”。在民间也流传了许多俗语,譬如“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忍气免伤财”;“忍一言,息一怒”;“忍嘴不欠债,艺多不压身”。等等。
漫长的中国历史,“忍”揉和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等等众多的思想,消极方面表现为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安于困境,不思进取,所以有学者认为,“忍”是中国最悲哀的哲学。其实,古人所谓的“忍”并不是绝对的忍,孔子又说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之心”。
应当看到的是,“忍”在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亚洲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伦理道德的丧失、法律观念的淡薄以及自我意识的膨胀,“世间能忍者少,不忍者多矣”,那些成千上万的真实或随时即将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惨剧与悲剧,究其原因,却往往是或因一句一时气恼的话语、或因一桩无关紧要小事、或因一个固执偏激的念头。令人唏嘘感叹、而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第一章 庸医难逃(1)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此诗乃是苏轼因梦中与人论神仙道术而作。
那湖州府地境内有一座名山,唤作莫干山。相传春秋末年,铸剑大师干将、莫邪曾在此铸剑,剑铸成便被吴王所杀,后人以其名取山名。山上有塔,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立于山巅塔顶,可远眺茫茫太湖;莫干山荫谷中有一池,池水清澈,飞瀑悬空泻下,景色秀丽。此池便是干将、莫邪磨剑处。后人至此,无不嗟叹凭吊。
话说那莫干山西北三十里有一个小庄镇,唤做张公镇。一条河道自西而来,贯穿小庄,往东北去,庄子北五里又有一河,二河汇合,奔湖州,入太湖。两河交汇之处,有一个船埠头,两河三岸边有渡船往来。那河岸上有一处木楼,高挑旗幌,幌上有一斗大的“茶”字,但见那茶舍里摆着三四张四方桌子,坐着四五个茶客,悠然自得,品茶论事。凭栏眺望,但见渡船、渔船、客船、货船,顺流逆流,来来往往,好一派江南水乡胜景。那河边有候船者四五人,立在埠头的石阶上,指指点点。一个顽皮的小孩下石阶到水边戏水,早被长辈望见,厉声呵斥,小孩急急退身回来。待河中渡船近得岸来,船夫高声吆喝,但见他用长篙撑抵住岸石,那船稳稳停将下来。船夫跳将上岸,将船栓牢。那渡船上客人纷纷立身,鱼贯下船。那船夫自在石阶上收取铜钱。
但见那河堤远处过来四人,各自骑马,近得前来,原来是三男一女。当先一个年青男子快马过来,见得茶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寻了房前的一株柳树,系住缰绳,入得茶舍。茶博士见那男子洒脱富贵模样,满面堆笑,急忙上前唱声喏,引那男子上得阁楼。那男子上得茶楼,环视四下,兀自有五六个茶客,手指临窗的一张方桌,道:“便在那桌是了,但有好吃好喝,你只管上来。”言罢,自下楼去迎接同伴了。
不多时,那男子引另三人上得茶楼。其中一个长须中年男子近得栏栅前,眺望河面,不免感慨。那年青男子立于一侧,言道:“古人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此俯瞰大地,青山河川尽收眼底,端的心旷神怡。”那长须男子微微一笑,欲言又止。那年轻美貌女子嫣然一笑,道:“如此江南美景,大人何不即兴赋诗一首?”那茶博士正端茶上楼,隐约闻听那女子言“大人”,心中诧异,暗自打量四人。但闻那长须男子笑道:“江南胜景,吾心已醉,诗兴词趣亦醉了。”那年青男子笑道:“无怪昨日莫干山上大人如痴如醉。”那长须男子笑道:“严爷之言甚是,那莫干山真有如人间仙境一般!”那年轻美貌女子扑哧一笑,道:“大人何不在那莫干山上筑一小舍,日夜与山泉青竹为伴,岂不妙哉?”长须男子抚须笑道:“如此言来,我便是那陶令第二了。”原来这长须男子正是湖州府尹苏轼,其余三人是苏仁、严微与东方清琪,游历莫干山后,苏公欲往安吉县,而后经梅溪回湖州。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