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跟着他穿街过巷,遇到了车子便往后缩。麦涛隔了一条马路,看看没事,小家伙又连蹿带跑地过了马路。路边正在散步的狗看见它,就冲它叫,猫儿一边兜着圈子盯着狗,一边继续跟着麦涛。甚而连过路之人也侧目观察——遛狗常见,可没见过遛猫的。
麦涛自然也不敢快走,唯恐它遭遇危险。
就这样走走停停,慢慢悠悠地经过了无数小饭馆香香的诱惑,小猫跟麦涛到了家。
“既然你有这番勇气,没得说,跟我上去吧!”
当然了,因为麦涛工作忙,又是一个人住,不方便照顾小家伙,后来就送了人。从此小猫过着幸福的生活。
回忆起这件事来,麦涛常啧啧称奇。因为猫不同于狗,是不常跟着人走的。
也有些人把这样的小猫称为“贱猫”或“笨猫”。前者是说它的性格与众猫不同,喂点吃的就跟人走,这行为很贱;而后者是说,人群中总是藏了些虐杀小动物的人,而跟人走的举动弄不好就会让它丢了卿卿性命。
麦涛忽然意识到,这猫的举动在人身上出现的概率其实更大。
野猫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很高,而社会上的人对其他人的警惕性却较低。
贾珍珍如此,邱丽萍也是如此,两位花季少女的人生都断送在了轻信他人这件事上。
最糟糕的是,第二案发生之后,几乎所有办案人员都相信,凶手会再次出动的。
这期间麦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像后来艾西说的那样:假如几个被害人的生活圈子并没有交集,也许其他的生活行为中会有相关性,如日常购买的小物件、服装、文具、手机,潜在的行为方式,吃饭、喝咖啡、娱乐活动……里里外外这许多事,总该存在交集。
好极了,在这个提议之下,人力物力再次呈现了极大的浪费。这也是无奈之余的笨办法,办案人员着实忙了两周。
直到——第三个女孩出了事……严格地说,第三个女孩的失踪是否与前两案存在联系,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产生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说来也比较可笑,因为第三个女孩没有死,或者说第三个女孩的尸体至今未被发现。
所以,这始终是起失踪案,官方记录中未被并入“少女杀手”系列杀人案。
并且,为了减小舆论的影响,官方也始终没有对外宣布此事。
“只有……”麦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只有孩子的父亲一直咬着不放。”
“哦,他去找媒体了?”
“不,他没有那么做,而是每天到警察局来。”
“哦,那你们岂不是现在还能见到他?”
“那倒不会,他只来了三个月,随后就再也不来了。我曾经对此很好奇,唯恐他出什么意外,还给他打过电话,不过他好像把手机号给换了。”
“这就很奇怪了。”艾西转了转眼珠,“你刚才不是说,孩子失踪之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吗?”
“是的。”
“那就是说,孩子只是失踪,至少有一线希望她还活着。”
“是,你这么理解没错,当然也只是一线希望。”
“那就有问题了。我没孩子,不过干我这行的,多少也能体会为人父母的心情。只要孩子没被确定死亡,他们是不会放弃希望的,至少不会换手机号。”
“应该是。”
“不不,这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肯定是的。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换手机号?”
“你在暗示父亲是凶手吗?”麦涛忽然抬起头,斜眼看着他。他也有了些醉意,因此看不清对方的眼神。
“难道不可能吗?你刚才说,第三个女孩的失踪和前两个并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有人冒用‘少女杀手’之名,做些非法的勾当呢?”
“可是他来了三个月,到警察局,每天都来,整整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哪个凶手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成天和自己的对手泡在一起?话说回来,案发时警方也曾把他列为嫌疑犯。”
“这话怎么讲?”艾西被弄糊涂了,既然警方怀疑此案系“少女杀手”所为,为什么又要怀疑痛失爱女的父亲呢?
“这是因为案件本身很奇特。”
麦涛再次把艾西带回了三年前的第三宗案件中。
邱丽萍死后的第三周,一个叫方晓晓的十六岁女孩与母亲一起在咖啡厅里喝茶。
“咱们晚上吃烤肉吧?”女孩笑着向妈妈提议。
“行啊!想去哪儿吃?”妈妈也笑。
母女二人商量好地点后,女孩又说:“给爸爸打个电话吧,咱们晚一点去,不要让爸爸又吃剩饭。”
“你打吧。”
“不嘛,我不要,必须你打。”
“哦?”妈妈掏出手机,笑了一下,“干吗非让我打,刚给你买了新手机,你不过过瘾?”
“手机的话,我有的是时间过瘾,用不着现在吧?”
“好吧。”母亲拗不过,只好给自己的老公打了电话,“晚上早点回来,你女儿想吃烤肉了……呃,对,有病人我知道,可也别拖得太晚。要说病人,永远都会有的,可你也总要有点自己的生活……呃,你这是什么态度啊?我当然有自己的生活,我也不是工作狂……嘿,你这话怎么说的,女儿叫你,你爱来不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