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捕王_萨苏【第一部完结】(43)

阅读记录

  警校候教授上课时候说 -- 人四十岁以后的面孔是自己决定的,这有一定道理。除了部分生理原因外,如果每天需要控制表情,也会出现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一边嘴角往上翘一边往下弯这样不太正常的面相来。

  这话要传到社会上去,估计有人会打上门来的。

  这个现象用在盘查上用处太大了 – 心里有案子的主儿面对警察肯定想掩饰,所谓表情不自然,指的就是这种不对称。而问下去他会越来越紧张,面相的不对称也就在不知不觉间越来越严重,不抓他,抓谁呢?

  老尹说你别听人讲我几分钟能认一个逃犯好像挺神,其实这里面有科学的刑侦程序。我这几分钟里也是要经过三个步骤,才会“请”人的,所以错误率才比较低。有人一说盘查就是和贼眼对眼,这是不准确的。每天一分钟我前面过好几十人,不可能我跟人人都对视,那……我非成斗鸡眼不可。

  第一步,是扫视,在人群之中看到谁的行装外观觉得有疑问了,再认真看他。比如,明明像是身上有伤行动不便,却拼命掩饰的;傍晚了还戴墨镜的,这都不正常;

  第二步,是对视,看好目标后,盯他,逼他跟你对视。这时候,穿警服的优势就出来了。不管你本人如何,对于有案子的嫌疑人,他对警服本身就有规避感,警觉感,你只要先敌发现目标,他的这些表现都会落到你的眼里,他会主动看你,看你注意到他没有。对视之后,如果他身上确实有事儿,表情就会不对,眼神也有固定的移动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样。这,就基本可以断定有问题了。这叫“贼输一眼”;

  但是你还不能抓人,你得确认。这就是第三步,上前盘问。越有案子的,他越跟你强装镇定,那表情上的不正常越明显。

  “我们盘问哪些话先问,哪些话后问也有道理,一天到晚干这个,谁都不愿意废话。一般十来句话问下来,对方的破绽也就出来了。”

  “有人以为我们盘问是盘查的开始,其实,已经是一个确认的程序了。咱们是警察,不是黑社会,抓人得慎重不是?”

  “也有的警察盘问你几句,就放你走的,那多半是新同事拿您做个练习……您别介意,就当帮我们提高业务了。”

  “最难的还是怎么把对方请回来,有时候刚问两句他就毛了,就跑,你还得追……累。我这身体不能跟赵宁这样运动员出身的比,咱就得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来早招呼弟兄们帮忙,二来,跟他侃,给他挖坑,让他舒舒服服地跟你走,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赵老太爷面前,老尹也抖擞精神,亮出了真本领,让人明白“火车站神眼小尹”实非浪得虚名。

  浪得虚名的说法,其实老尹是不用担心的。实际上,照着这三个步骤干来,老尹算是把途经北京站的逃犯抓苦了。以至于犯人交换经验,一条教训就是如果在北京站的人流里远远看见一个高个子警察,赶紧躲,那八成是尹警官出更了。

  一来二去老尹很郁闷 – 他个子高,走在人群里跟羊群中的骆驼一样,还没看见贼呢,贼先看见他了。对方不战而逃,抓捕率大大降低,让老尹十分不爽。

  于是,一个新的风景又出现了 – 老尹巡逻,全身披挂之外,只有警帽是不戴的,而是夹在腋下 --- 少了一个帽子,老尹的身高,也就不那么明显了。非到跟前,你根本意识不到这儿有个警察。等你发现老尹的时候,那就一切都晚了。

  估计,他这么干,得招不少贼记恨的……

  [完]

  京城捕王之三十 天下第一科 (2012-02-12 00:21: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有公安局的朋友说狐狸是越老的越不好拿,贼却未必。因为老贼都有个致命的心理缺陷 – 一条道跑到黑。一旦某种犯罪方法得逞而且警方无法侦破,老贼通常会固执地不断使用它,不失败不会改弦更张。

  这是一种心理惯性的引导,本身也有一定道理 – 司机都说“老道旧朋友”,搞过技术革新的朋友大概有经验,换用新的方法固然可能有创意,但也受挫于意料不到的问题。搞革新出点儿反复不要紧,大不了推倒再来,做贼出了问题,可能直接就给自己今后几年找到饭碗了。

  所以,贼不搞创新有不搞创新的道理。但结果就是一旦被抓,警方会轻易找出所有他干过的案子,喝着茶鼓励他早点儿坦白。所以,抓老贼有抓老贼省事儿的地方,他做过哪些案子,警察可能比他记得还清楚呢。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

  程克对老尹,一交手就栽在他这个一条道跑到黑上。在呼和浩特,他戴了副眼镜冒充知识分子,一度骗得警察放松警惕。所以准备从北京站出逃的时候,还是照方抓药,仍然是冒充知识分子。结果一下就漏了底。

  老尹一看这走过来的“知识分子”拖着一崭新的密码箱,就觉得不对劲儿。老尹奇怪,哪个知识分子用这么贵的进口密码箱阿?

  那是八十年代后期,正是脑体倒挂最严重的时候,所谓“放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的就是那时候的知识分子。但程克是一个舞厅的混混,他上哪儿认识知识分子什么样儿呢?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当老师或者作家的都应该比万元户还万元户,什么贵用什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