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名小师爷_沐轶【完结】(135)

阅读记录

  司徒策一边说一边想,这怎么跟诸葛亮借东风似的?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

  杨钧忙答应了,吩咐随从赶紧告诉钟秉直去准备。法台就搭在锦衣卫的演兵场里。

  法台搭好,已经快到中午了,司徒策心里一直琢磨该如何装神弄鬼做法。好在影视剧里这样的场景比较多,不乏可以借鉴的地方,所以,搭法台这工夫,他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办。

  距离中午还有一个时辰,天空很晴朗,除了天边有几块云彩之外,头顶的天跟水洗过一样的蓝,太阳毫无遮拦地朝大地**着他毒辣的火舌,几乎都要把人烤焦了。

  杨钧吩咐摆下酒宴,司徒策却推辞要登台做法,不能沾酒荤,杨钧直拍脑门说自己差点误了大事,赶紧吩咐上素席。

  司徒策简单吃了,杨钧已经吩咐备好了大木桶洗浴,司徒策沐浴更衣,换上了宽敞的道袍,戴上了帽子,手里拿着桃木剑,低头瞧瞧,禁不住好笑。

  “马上就要到正午了,请先生登台做法”杨钧亲自来请司徒策,后面跟着钟秉直和龙翔。

  钟秉直和龙翔他们俩带着锦衣卫审讯了一早上,他们没有用酷刑,自然没什么人肯招供这杀人重罪。龙翔忍不住进行威胁恐吓外加对亲属的伤害要挟,有几个胆小的倒是招认了,只是说出的藏赃物等的地点牛头不对马嘴,显然不是真凶。他们俩不敢用刑,而且知道用刑只怕屈打成招的更多,搞混了水杨钧怪罪下来他们俩可立即完蛋。眼看就要到中午了,赶紧出来,向杨钧汇报了,杨钧早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带着他们俩来找司徒策。

  司徒策踱着方步,一手提着勘察箱,一手优哉游哉地摇晃着桃木剑走了出来。对三人微微点头,在场中众人睽睽众目注视下,一步一停地走上了法台。

  他将桃木剑放在供桌架子上,走到法台便,扫了一眼下面那一百多个嫌疑人,瞧见了人群中的鹰组杀手蔡耀,目光阴冷看着他。

  司徒策很自然地把目光调开,高声道:“尔等听着,你们中间有杀人真凶,只是他不肯自己招供,因此,本法师启坛做法,要请天上的神仙‘千里眼’帮忙,将他揪出来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既然做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这些痕迹在我的法术之下,难以遁形的下面,我要取你们所有人的指纹和脚印这是我做法用的,做法一个时辰,到时候天上会降下银光,照在此人身上被照之人,便是真凶”

  此言一出,场下众人都面面相觑。

  司徒策对钟秉直道:“钟大人,麻烦你派人给所有的人提取指纹和脚印,写上名字,然后送上来给我。”

  钟秉直忙答应了,吩咐众锦衣卫赶紧取指纹。

  锦衣卫人多,很快就把各人的指纹和脚印取了,写上编号和名字,送上法台给了司徒策。

  那法台很高,不走到边上,下面的人是看不见他在上面做什么的。司徒策找出那杀手蔡耀的指纹,然后取出数码相机,调出在发现的赃物青瓷器上提取的指纹和从寺庙里取到的指纹,以及老屋的地下提取的脚印分别进行对比,果然没错,其中一种指纹和脚印正是这杀手蔡耀的

  司徒策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收拾好东西,走到法台边,高声让众人分开,围绕着法台站立。然后,他回到供桌钱,拿起桃木剑,抬眼望向天空,心中暗自叫苦,头顶还是清朗如洗,艳阳高照,天边的几块云依旧慢悠悠地飘着,却不往头顶飘来,这该怎么办?用什么借口来搪塞躲过今日呢?

  不着急,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思索,这两个小时里,只要有一点云彩遮住太阳,就有借口可说了

  司徒策盘膝坐在一个圆蒲团上, 手里拖着那把桃木剑,眼睛瞅着天空,嘴里咿咿呀呀唱了起来,唱的却是现代流行歌曲,他不会念咒,自然只能唱歌了,他本来就五音不全,加上也不想让下面的人听清唱的什么,所以就更是荒腔走调了。

  道家做法念咒跟私塾里的学生吟诵四书五经一样,都是带有一定声调的,听起来抑扬顿挫跟唱歌似的,司徒策的歌声,听起来跟这些道士和学馆学生的吟诵差不多,下面的人,包括锦衣卫和被抓的那一百多号人,都是神情肃穆,仰着脑袋静静地瞧着半空的司徒策。

  司徒策坐累了就站起来绕着法台边走边唱,走累了又坐下,眼看着下面的人有些倦意,他便掏出微型数码相机,用手抓着,打开闪光灯,喀嚓喀嚓地给下面的人拍照,那一道道闪光虽然比不得天空的闪电,但是耀眼程度却是人世间没有东西可以比拟的,足以把下面的这些人震愕得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有些人甚至已经把这位假道长当成了活神仙,两膝颤巍巍便想跪下。

  杨钧刚开始看司徒策唱着歌念咒语,手舞桃木剑在那里乱走乱喊,跟一般的道人没有什么两样,也不怎么觉得奇怪。可是,过不多久,便看见一道道闪光从司徒策手中发出,照在人眼睛上亮闪闪的,那玩意绝对不是用铜镜反射阳光,因为铜镜的反射远没有这么亮,而且,铜镜反射的光线是持续的,不是这样一闪而没,还有一定的角度,角度不对根本射不到。高台上的司徒策随手便放光,也不见他调整角度,所以那绝对不是铜镜反射。

  除了铜镜反射,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人放出这样的光芒?杨钧找不到解释,唯一能解释的,那就是道法也就是传说中的掌心雷

52书库推荐浏览: 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