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学军走出院门之后,门翠华锁好堂屋的门,拿好铁锹——当天的工作是挖排水沟,雨季眼看就要到了,挖排水沟成了当务之急,她走出院门,想约几个人提前到社场去集中,她是干部家属,自然要比别人走得早一点了。
门翠华刚出院门,就看见阎高山挑着货郎担打门前经过。
阎高山喊了门翠华一声:“翠华姐。”
门翠华生在门头村,长在门头村,她比阎高山大一岁,阎高山从小就喊他翠花姐,在门翠华长到能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父母想把女儿许配给阎高山,如果不是听了别人的一句闲话,门翠华肯定会嫁给阎高山。那么,是一句什么闲话呢?
“女大一,哭唧唧,女大两,黄金淌。”门翠华正好比阎高山大一岁,无非是属相、八字不合。后来门翠华就嫁给了门会计,门头村,门是一个大姓,但门翠华和门会计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个内容是门会计叙述的。
必要的时候,欧阳平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大嫂,你见到阎高山的时候,他货郎担上的货充足吗?”
“充足,他每天离开家的时候,货郎担都是沉甸甸的,压的扁担都弯了。我还劝他,每天挑着这么重的货郎担走村串户,不要累了自己。”
“阎高山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习惯了,不觉得累。”
“好,你接着往前说。”
“我看着阎高山挑着货郎担走出村口,突然想起刚丢了一把锥子,我就把他叫住了。”
“大嫂,你到外面去,把你和阎高山当时的位置指给我们看。”
“行。”
欧阳平想通过阎高山活动的轨迹判断确定他运动的方向
正文 第十六章 戴着斗笠
一行人跟在门翠华的后面走出院门,院门外。枣树下,石碾上,已经站了几十个人,男女老少,黑压压的一片,人们小声嘀咕着什么。这时候,应该是乡下人烧晚饭的时间,人们忘记了烧饭,全聚集到门翠华家的院门前的枣树下来了。
夜幕即将降临,天空中,只能看到树林的影子和轮廓线;人的脸已经不怎么清晰了,但能看出人们脸上的好奇和疑惑。
门翠华出院门之后,向右拐。在门翠华家的东边,有一片不大的桑树林,桑树林的西边是一片松树林,在桑树林和松树林之间有几棵高大的枫杨树,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伸向密林深处,密林深处的另一头应该就是陈局长所说的葛家村。
门翠华走到桑树林和松树林的交界处,在一棵比较大枫杨树前停了下来:“阎高山走到这棵树跟前的时候,被我叫住了。”
阎高山所在的位置距离门翠华家院门前的枣树有一百米左右的样子,这也就是说,阎高山已经走出了村口——走上了去葛家村的路,门翠华的判断没有错,阎高山确实是准备去葛家村的。
“当时,我身上没有装钱,我叫高山等一下,我回家去拿,他说不用了,等我拿着钱走出院门的时候,已经人影子不见帽顶子了。”
“你看着阎高山朝葛家村方向去了吗?”
“没有看见——我走出院门,跑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看不见他人了。他肯定到葛家村去了,到葛家村只有这条路。”
“阎高山有没有跟你说到哪里去呢?”
“他没有说,这还用问吗?西边就是葛家村,他不到葛家村,能到哪里去呢?阎高山每次到葛家村去,都要从我家门前走过。学军,你说是不是?”
“公安同志,翠华说的没错。阎高山走这条路,他肯定到葛家村去了。”
“可是,葛家村没有一个人在四月十七号见过阎高山。其他村子的人也没有人见过他。”
“这——怎么可能呢?”周队长也迷糊了。
“档案材料上就是这么写的。当年,陈局长和吴所长调查走访了很多人——葛家村这条线上的十几个村庄,他们都去了,四月十七号,确实没有人见过阎高山。”
“那就奇怪了,阎高山会到哪里去呢?”门学军摘下雷锋帽,挠了挠头,“这不是出鬼了吗!”
“黄石寨有两个人见过阎高山——在四月十七号那天上午,时间就在你见到阎高山以后不久。”
“这就更奇怪了。”门翠华一脸茫然,“难道我那天见到的是阎高山的魂灵吗?只有人的魂灵才会四处飘荡啊!我明明看见他,我们还说了几句话。他头上戴着竹斗笠,箩筐里面还放着一件雨衣,对了,那天早晨是一个阴天。”
“戴着斗笠?他平时也戴斗笠吗?”
“平时都戴,这种斗笠,既能挡雨,也能当太阳,咱们平时都戴这种斗笠
正文 第十七章 相同问题
之后,欧阳平一行又随门翠华夫妻俩和周队长回到堂屋。
夜幕已经降临。
门翠华执意要留欧阳平一行吃晚饭,想问什么,吃过饭以后接着问。
欧阳平和门学军握手告别,被门翠华拽住了:“天已经黑了,吃过饭接着说,周队长,你也别走了——就在咱家吃吧!,其实没啥好吃的,面条鸡蛋,吃个便饭吧!同志们将就吃吧!学军,你别像木桩一样杵在那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独眼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