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为女性。
死者年龄初步认定为25——29岁之间。
死者遇害的时间初步认定为4——6年之间。
上面两个数据之所以用初步认定的描述,是因为尸骸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里面时间太久,再加上缺少头颅的判断,所以,只能给一个初步的判断,在年龄和时间的跨度上也拉长了。这就是欧阳派水队长去请郭老的原因。这个案子没有任何现场遗留物,所以死者的年龄和遇害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么说吧!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年龄和遇害时间极有可能是侦破此案的唯一线索。
现场唯一的遗留物——绳子为普通的麻绳,这种麻绳一般人家都有,麻绳已经发黑,闻上去还有那么一点臭味,从绳子的疏密均匀程度来看,应该是人工搓成的绳子,杂货店里面也能买到这种绳子,细心的欧阳平请邱主任从学校的库房里面拿来了一截绳子,两根绳子放在一起,更证明了欧阳平和老雷的判断,机器加工的绳子,粗细一致,每一股绳子之间的间隔也非常均匀。
“茅校长,我们可以动手了吗?”说话的是聂振华,大概是工期太紧,聂振华有一点迫不及待。大家都知道,学校修葺校舍,一般是在假期里面。
“欧阳科长,他们可以继续施工了吗?工期确实比较紧。”邱主任道。
正文 第五章 井下有土
“欧阳长,为什么不放在暑假里面翻修呢?”老雷道。
“有些教室露得很厉害,眼看雨季就要到了,上面刚批下来一笔钱,这一段时间,镇上乱糟糟的,老师无心教书,学生无心上课, 每天到学校来上课的学生很少,我们干脆放几天假。把该翻修的地方翻修一下。”
欧阳平做事一向谨慎,他走到窨井跟前,朝窨井底部看了看,窨井下面除了土,什么东西都没有:“行,聂师傅,你们可以动手了。”
聂振华大手一挥,几个工人走到窨井跟前。
一个工人举起洋镐,正准备砸下去,被一个工人拦住了:“老赵,等一下。”一个五十几岁的工人抓住了就要落下去的洋镐。
“老张头,怎么啦?”举起洋镐的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者。
“你看——”
“看什么?”
“窨井底下的土应该是黑的。”
茅校长和邱主任走了过去,欧阳平也走了过去。老雷和李文化也跟了上去。
“对啊!下面怎么会有黄土的呢?既然是一口废弃的窨井,下面应该有一些淤泥,最起码,土应该是黑的。”邱主任道,“土好像不是原来的土。
“不错。”欧阳平觉得老张头和邱主任说的话是对的,“老雷,你看,井壁上——砖缝里面的泥土是黑色的。”
“不错,奇怪啊!窨井下面怎么会有这种土的呢?”老雷颇感诧异。“欧阳,我挖几锹看看。”老雷捋起衣袖,从聂振华的手中接过一把铁锹,他把铁锹放到井中,右脚用力地踩了下去。
大家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铁锹头可能是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像是石头,又像是玻璃,或者是瓦片什么的。
大家听到这种奇怪声音的同时,铁锹头就拒绝往下走了。
“老雷,您轻一点,先把上面的土挖上来。”
到底不是干这种活的人,老雷拿铁锹的动作看上去都有点别扭,总之,不那么顺手。
“欧阳科长,让我来。”聂振华接过老雷手中的铁锹,他下蹲身体,一屁股坐在井口上,将土半锹半锹地往上挖。
“聂师傅,别动。”老雷突然道。他眼疾手,从聂振华挖上来的土中刨出一小截灰褐色的东西。
“欧阳,你看——”
“这是一截指骨——”欧阳平俯下身体朝窨井下面看了看,“窨井下面可以还有名堂。”
“欧阳科长,干脆把窨井上面全部挖开,窨井比较小,又比较深,使不上劲。”邱主任道。
“行,聂师傅,先把井壁挖开,挖不动的用洋镐撬。”
确实要用洋镐,因为窨井周围全是水泥和石头。
聂振华和两个工人用洋镐和铁锹,挖了十几分钟,进度非常缓慢,聂基本又派人拿来了铁钎和大锤子,三十几分钟以后,一个直径约一点五米左右的大坑出现在大家面前。
正文 第六章 又现一尸
绳圈外面的人越集越多。人群外面的人干脆站在板车上看。还有少数几个人站在自行车的车后座上,学校传达室的西边——靠路口的地方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上面蹲着、骑着、摽着很多人。人群时而**,时而安静。一个小小的土坑吸引了成百上千双眼睛。
下面的工作该欧阳平他们亲自动手了。
这时候,大铁锹已经不能再用了,小曹从刑侦箱里面拿出两把六十公分左右长的军工铲。
欧阳平和李文化用军工铲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挖开上面一层土,土是黄土。
人群中有人道:“这种黄土,应该是从桃花坞和平顶山弄来的。”
“不错,在咱们东门镇,只有桃花坞和平顶山有这种黄土。”
欧阳平将军工铲交给老雷,站起身,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井中黄土来自桃花坞和平顶山。”
52书库推荐浏览: 独眼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