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铺地平的人应该就是杀害两个女人的凶手,从逻辑上来讲,这个推断应该是能成立的。”郭老将烟蒂放在烟灰缸里面按灭了,“我特别强调了一下,在那条胡同里面有一些人家,在传达室的南边也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屋檐下面没有水泥地平,铺水泥地平是要花钱的,无论从人们的习惯,还是从经济条件来看,在屋檐下——特别是屋后铺水泥地平,是一种很奢侈的做法。
正文 第十章 颇为蹊跷
郭老接着道:“你们可以去看看,在屋檐下铺水泥地平的人家恐怕不多。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从中国人传统思维和传统习惯来看,人们往往只注意门前的体面,至于屋后面,是不大在意的,因为人们不会去在意屋檐后面的情况。”
在郭老的启发下,李文化想的似乎更深:“学校传达室有两个屋檐和两个山头,不知道其它三面有没有水泥地平?”
“欧阳,我们再到学校去看看,顺便确认一下,一般人家的屋檐下有没有水泥地平。顺便找学校了解一些情况。”
“郭老,我们走。”
欧阳平一行六人出公安局的大门,直奔东门大街小学而去。
聂振华正领着工人挖地基,邱主任正站在一旁指指点点。
看到欧阳平一行之后,邱主任迎了上来,聂振华也停下了手里面的活。
“欧阳科长,有什么事情吗?”
“邱主任,窨井上面的水泥地平是什么时候铺的?”
“什么时候铺的?我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郭老和大家顺着传达室的地基转了一圈,虽然老地基已经被刚挖上来的土覆盖住了,但还是露出了一些空挡,现场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既要交代欧阳平一行看到了什么,又要听欧阳平和邱主任说什么,两相兼顾,这里可能会乱一点。
邱主任作为学校的总务主任,他竟然对什么时候铺地平的事情没有一点印象,这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邱主任,您在这个学校工作了多少年?”
“十几年了。”
“平时,学校的房屋,是你们总务处负责修葺的吗?”稍微大一点的工程要请建筑队,修修补补的事情肯定是总务处的工人去做的。
邱主任既然想不起来,那就换一种问法:“邱主任,在你的印象中,这里一直都是有地平的吗?”
“我确实想不起来了,欧阳平科长,你们稍等片刻,聂队长,你到总务处把老刘喊过来,平时修修补补的事情,刘师傅做的多,他可能知道。”
聂振华朝校园里面走去。
邱主任为自己的说辞找了一些理由:“我们平时都在校园里面转,窨井所在的位置在学校的外面,这个窨井和我们学校里面的窨井应该不属于同一条线,我们学校的窨井一共有十七个,平时的排水比较畅通,除非在夏天——多雨季节,下水道会有些不畅,校园里面的路上会有些积水,但两三个小时以后,水就退下去了。”邱主任的这番话是想说明,发现尸骸的窨井和校园里面的窨井没有一点关系,如果有关系的话,校园里面的水就排不出去。邱主任的说辞应该是能站得住脚的。
邱主任的话似乎是可信的,因为,在传达室的四周,只有南墙外面有水泥地平,东墙和北墙外面铺的是砖头,西墙外面么是土。地平如果是学校总务处铺的,绝不会只铺一面,至少应该连西墙外面一并铺起来,因为,西墙外面在学校大门的南面,这里应该是学校的脸面,传达室的后面可以不铺,这里应该铺水泥地平才对?
正文 第十一章 一口凉气
不一会,聂振华领着一个五十几岁的老者跑了过来。
“邱主任,你叫我。”刘师傅走到邱主任的跟前,他的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一支香烟。
“刘师傅,你回忆一下,传达室后面的水泥地平是什么时候铺的?”
刘师傅走到窨井所在的位置,蹲下身体,挪开几块压在水泥地平上的断砖:“奇怪啊!这里怎么会有水泥地平的呢?”
刘师傅已经回答了邱主任的问题,她和邱主任一样,也不知道窨井上面为什么会有水泥地平。
郭老和欧阳平越发纳闷了,总务处的人,竟然对自己所负责的校产一无所知。这里面究竟有什么蹊跷呢?
“刘师傅,校舍修修补补的时候,不是你们总务处负责的吗?”
“不错,全是我负责打理的,总务处只有我和邱主任,不是邱主任打理,就是我打理,邱主任做其它事情行,干这种泥瓦匠的粗活,他不行。”
“刘师傅,您的意思是不是想说,这个水泥地平不是您铺的。”
“那是自然,是我铺的,我怎么会不记得呢?我虽然上了年纪,但记性还是很好的,只要是我做过的事情,我肯定能记得。你们想啊!我就是要铺地平的话,也不会铺到传达室的外面去啊!你们也知道,学校的经费有限,那能这么糟蹋呢?你们看看我们学校的房子,连修门窗的钱都没有,那有钱铺水泥地平呢?”
“那么,您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水泥地平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平时到处转转——但都是在校园里面转转,惟独这里很少来,每天上下班,进出校门,照理应该能看到这个地方,可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在意。”
52书库推荐浏览: 独眼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