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探头进洞穴里去张望,里面空间狭隘,在进到约莫五米的地方,突然洞穴笔直向上延伸。探照灯照射上去,竟然看不到尽头。
第三十章 毒龙穴(1)
更新时间2012-5-18 12:49:48 字数:3117
孙小姐跟在我身后也缓缓走进来,突然她头顶撞到了什么东西,身后的石门嚓的一声又关上了,我心下大惊,忙走过去对她示意有没有受伤,她摇了摇头。此时我也发现,在她撞击的地方恰巧又有一个摸样相似的鬼脸,我再一触碰那鬼脸,石门唰的又自动打开了。原来此处的暗机括和洞口外面的一样,都是方便黑龙王自动开启和关闭这道石门。
我抬头张望洞穴的顶端,远远看见水泡一圈圈向上浮升,这些湖水十分清澈,从下面观看这些水泡就像一朵朵透明的绽开的花儿,更像一串串闪亮的珍珠,这种景观真是太美丽了!我们浮在水中竟如身在仙人太虚之境。
这套潜水设备内有自动调节沉浮的装置,我拉着孙小姐之手,沿着洞穴缓缓向上浮升而起,此时这种感觉十分浪漫,十分温馨。如果不是担忧小宋的性命安危,真想在此多逗留片刻,当然那也不全是因为这里景观壮丽,而是因为这样可以无忧无虑地牵着孙小姐的手多一会儿。
不多时,我们便浮到了洞穴的顶部。
让我们惊讶的是,这洞穴顶部竟然是空的没有水,像在陆地中的一样,当我和孙小姐从水中探出头来时,均被眼前的景物吸引住了。此处是一个大溶洞,洞顶倒挂着许多尖长的岩石,一滴一滴细小的水珠从上面滴落下来,溅在水涡上发出咚咚的响声。地面被磨得光滑,显然是那黑龙王经常在此爬行。
我们摘下身上的潜水装备,终于可以呼吸到地上的空气,那种感觉十分舒服。但是我们顾不上休息片刻,便丢下这些潜水装备,提着武器和炸药缓缓向溶洞的深处走去。此地白骨累累,也有一些没有完全腐烂的动物尸体,我们踩在这些尸体上面,一阵阵浓烈的腥臭之味扑鼻而来,熏得我们几欲反胃呕吐。孙小姐从便携袋里掏出两块手帕,递给我一块,我忙捂住鼻子才感觉舒服一些。
地面上密密麻麻布满四只脚掌的脚印,中间有条小道十分滑熟,显然是有动物长期走在上面。我问孙小姐,这黑龙王到底是妖还是生物?如果说它是妖,为何地上排满许多它屙下的黑色的粪便?难道妖怪也会有这么好的消化系统?如果说它是生物,为何先前在下面洞穴时它悄悄走过来,我们竟然完全看不到?这不分明是妖怪才能做到的事吗?
这个谜团让我疑惑不解,显然它也难住了精通生物学的孙小姐。只见孙小姐低头凝思片刻,捂着鼻子挪动手中的石头碰碰地上的排便物,又看看那些死去多时的尸体。半晌之后,她才告诉我,从地上的脚印来判断,黑龙王像是只四肢发达的爬行动物,而从它精通水性来判断,更像是一种两栖性的脊椎动物。从生物学上来定义,两栖性的脊椎动物通常没有鳞或甲,皮肤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蝾螈等等。可是这黑龙王身体长有细黑的毛发,全身也生满鱼鳞一样的坚硬的盔甲,更为奇特的是,它头部略扁,有鳃,尖长交叉的红舌头,嘴边有六根可以像手一样伸展的长须,顶上长着一对鹿一样弯曲的触角。这很难从生物学上来定义,它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果真要归类,可能也要重新划分个纲目。
孙小姐说,这种动物近代已经绝迹,很可能是远古时代残存下来的古稀物种,说不定跟恐龙时代的生物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有强烈的攻击性,有智慧,肉食性强,这些都符合那个时期的大型生物的基本特征。
我听见孙小姐说了半天并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显然她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生物。
于是我说道:“孙小姐,虽然你精通生物,可也不能老拿生物学上的知识来分析啊,你跳出这个知识禁锢,再往咱们中国传统的妖怪传说文化来思考一下,那黑龙王到底是不是更像妖怪?要不然它怎么会幻化啊?他娘的,早知道咱们当初多向济嘎活佛要些符咒。”
孙小姐说,黑龙王头部略扁,嘴边有须,乍看之下有几分像鲶鱼,很可能是远古鲶鱼的一个变种,可是结合其他部位来看就有些不像了。
我惊问道:“鲶鱼也会食人?”
孙小姐说,鲶鱼吃人的事迹并不鲜见。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的大卡利河,就有一种食人的巨型鲶鱼,名叫“坦克鸭嘴印度水怪Goonch”,这种鲶鱼在吃了丧礼过后被居民扔下河的死者遗体后,开始对人肉产生兴趣,转而变为主动猎杀人类。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河流中还有一种巨型的黑鲶鱼,常以牛羊、兔、小动物等为食,这种鲶鱼水陆两居,很聪明,它们猎食动物时,常伏在树根或者枯树叶下,将自身的颜色变为周围景物一致的颜色,让猎物完全看不见它们,待猎物走近便一跃而起攻击其最致命的部位。亚马孙河流域有雨季和干季,干季的时候水位明显退回到岸上,河流水位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水中的食物少了,它们便主动走到陆地上来寻找猎物。因此干季是食人鲶鱼比较猖獗的时候,也是当地居民接触水面劳动和生活最危险的季节。在当地的土著民间还流行着一种远古的传说,这种鲶鱼游在水中,如果浮着不动,你会完全看不见它们的身影,因为它们会将自身变为水一样的透明颜色。
52书库推荐浏览: 邓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