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看了第二段,眼睛只盯着有关密里肯公园的字眼。
不行,不行……
这下问题可大了。 棒槌学堂·出品
飞特从办公桌前站起身,赶紧下楼来到地下室,看了一眼拉若·吉布森留在地板上的另一抹干了的血迹,然后打开床脚柜,从里面取出一把生锈的深色刀子。他又走向衣柜,打开柜门,灯亮了起来。
十分钟后,他开着美洲豹,快速驶上高速公路。
最初,上帝创造了高级研究计划网络,名为ARPAnet。ARPAnet蓬勃发展,产生了Milnet,后来又在ARPAnet和Milnet的基础上产生了因特网。而因特网与其后代用户新闻群组,以及万维网,成为三位一体,使得上帝子民的生活永远改观。
讲述计算机的历史时,安迪·安德森喜欢以上述方式向学员解说网络的由来。此刻,他开车经过帕洛阿尔托,看见斯坦福大学就在前方时,就想起了这种略显俏皮的描述。因为就是在附近的斯坦福研究院,国防部于一九六九年建立了网络的前身ARPAnet,将斯坦福研究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犹他大学联网。
然而,他穿越毛毛细雨,看到了前方荒僻的骇客丘和密里肯公园时,心里的崇敬之情迅速消失了。平常这地方挤满了年轻人,他们交换软件,炫耀自己在网上的收获。今天,四月冰凉的小雨让这里变得很冷清。
他停好车子,戴上皱巴巴的灰色雨帽,那是六岁的女儿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快步走过草丛,皮鞋踢出一道道雨水。他很灰心,因为能提供有关军火贩子彼得·弗勒的线索的目击者很少。不过,公园中央有座带棚盖的桥。有时下雨或天冷,年轻人会躲在上面。
安德森走近时,却发现桥上也没人。
他停下脚步,环视四周,现场仅有的两个人显然不是骇客:一位老妇人在遛狗,一个生意人正站在附近大学建筑的雨篷下用手机打电话。
安德森回想起帕洛阿尔托市中心有家咖啡店,就在加州旅馆附近,是电脑高手聚集的地方,他们会在那儿喝着浓咖啡,讲述着自己荣耀的骇客心得。他决定去咖啡店试试,看是否有人听说过彼得·弗勒,或知道这附近有谁卖军刀。如果打听不到,他会再去计算机科技大楼问问一些教授和研究生,说不定他们见过——
这时,安德森警探发现附近有动静。
五十英尺之外有个年轻男子正偷偷摸摸地穿过草丛,往桥的方向走去。他神色紧张地四下张望,一副疑神疑鬼的样子。
安德森弯腰躲在一丛茂密的圆柏后,心脏跳得犹如打桩机,因为他知道这就是杀害拉若·吉布森的凶手。这人看上去二十多岁,身穿蓝色牛仔夹克,而留在尸体上的牛仔布纤维肯定来自这件夹克。他留着一头金发,没有胡子;他在酒吧时那些胡子果然是假的,是用剧场粘胶粘上的。
社交工程……
随后,男子的夹克有一会儿敞开了,安德森看见他的牛仔裤的腰部鼓鼓囊囊的,那肯定是卡巴军刀的刀柄。凶手很快拉紧夹克,继续往有棚盖的桥走去,然后站到阴影里,向四周张望。
安德森一直处在他的视线之外。他打了个电话给州警署的外勤中央调派处,一会儿后听到调派员接听了电话,询问他的警徽编号。
“四三八九二,”安德森低声回答,“要求紧急支援。我现在发现了一名凶案的嫌疑犯。我人在帕洛阿尔托的密里肯公园,在东南角。”
“明白,四三八。”男性调派员回答,“嫌疑犯有没有武器?”
“我看见他有一把刀。不知道有没有枪弹。”
“在车上吗?”
“不是,”安德森说,“目前他是步行的。”
调派员请他稍等。安德森盯着凶手,眼睛眯得紧紧的,仿佛这样可以把嫌疑犯钉在原地。他低声对中央调派处说:“支援预计什么时候抵达?”
“稍等,四三八……好,十二分钟后抵达。”
“不能再快一点吗?”
“不能,四三八。能看紧他吗?”
“我尽力。”
这时男子又开始走动。他离开了那座桥,走上人行道。
“嫌疑犯正在移动,往西穿越公园的中央,朝大学的建筑物走去。我会跟踪下去,随时报告他的方位。”
“明白,四三八。CAU已经出发。”
CAU?他在心里纳闷:这又代表什么来着?哦,对了,是距离最近的可调派单位。
安德森紧贴着树林与灌木丛,往那座桥摸近,尽量不让凶手察觉。他回来这里做什么?想找下一个受害人吗?还是想消除前一个案件的线索?还是想再向彼得·弗勒买武器?
他看了一眼手表,刚刚才过了不到一分钟。应不应该打电话回去,叫支援单位悄悄抄袭?他不知道。处理这类状况时,或许有固定程序,而这种程序毕晓普和谢尔顿无疑至为熟悉。安德森习惯处理的警方任务截然不同。他的跟踪方式是坐在厢型车上,盯着东芝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电脑连接的是无线定向系统。手枪和手铐在套子里待了一年,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么久没用过。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杰佛瑞·迪弗杰夫里·迪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