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大追捕_[法国] 罗歇·博尼什【完结】(23)

阅读记录

  使他不安的是,马耳他人那双看不见的眼睛似乎追踪着自己的思路。他会采取行动吗?只见他从衣袋里拔出戴着手套的手,摘下眼镜,装进上衣口袋里。他朝办公桌走来,蓝眼睛中流露的残忍目光令吉诺恐惧万状。这目光迫使他孤注一掷。他迅速把手伸进抽屉里:贝雷塔不见了。

  汗珠从脑门上渗出来。可别是幻觉吧?

  “你的枪在我这儿呢。”马耳他人开了口,“图森什么都招了。你想不还钱就收回债据。说到债,你可没白借。可是吉诺,欠债就该知道还债!”

  “礼拜堂”老板极力保持镇静。要不惜一切争取时间。争取时间!只有一个奇迹还能救他的命。

  “我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的声音都失真了。

  马耳他人从口袋里掏出那把柯尔特式手枪,平举起来。

  “拿一张纸来,”他命令道,“给我们写一个字条。”

  他用枪筒顶住吉诺的太阳穴。

  “别这么抖个不停!写:‘署名者吉诺·托利,家住纳伊区莫里斯一巴莱斯大街232号,证明多米尼克·坎布齐亚被误认为在蒙莫朗西大街22号杀死两个人……’别发抖了!写清楚点!接着写!”

  马耳他人始终用枪口顶着吉诺的脑门。他俯下身去,看着托利逐字听写:

  “‘凶手是我的朋友图森·费鲁齐……’”

  “他不是我的朋友……”

  “照写!‘我雇用了费鲁齐,要他从格拉尼乌茨那里拿回一张5000万法郎的借据’。就这样。行了。签名!在信封上写上:‘法院检察官先生启’。行了。”

  吉诺塌了下来,他自知死期到了。约瑟夫呆呆地注视着马耳他人扣着扳机的手指。他等待着。

  马耳他人没有开枪。

  他把手枪放进左口袋,把信封放进了右口袋里。

  “我们走!”他说。

  10

  库蒂奥尔向我猛喝了一声。我就像一个极力不让自己摔倒的拳击手那样,机械地前后叉开了双脚。参加瞻礼巡游的人群开始歇斯底里般地疯狂起来。大家你推我搡,哇哇乱叫。他们的声音几乎压倒了合唱队的歌声。喧闹声愈演愈烈。这些平时沉默严峻的教民,在耶稣受难瞻礼上充分发泄自己的情绪。一些人围着大赎罪者,逼他加快脚步。大家甚至想把他绊倒在沉重的十字架底下。我真希望有人把他的风帽摘下来。可是没人这么干。挤在窗口、阳台、台阶甚至石拱上的人震耳欲聋地喊着,拍起了巴掌:穿红衣的赎罪者第一次跌倒了。人流意外地往后退去,我看到了他那双已经满是瘀伤的脚。

  “你呆在这里,就是为了看这场闹剧吗?”库蒂奥尔问我,“我可没有这份雅兴。我是个共济会员。要不是认出了你,我才不会参加瞻礼呢。我们去酒吧聊聊怎么样,嗯?”

  我可根本不想聊什么天!尤其是不愿穿着这身可笑的衣服讲述我的旅行。这会使巴黎警察局警觉起来的。我想起副总理兼内务部长曾再三嘱咐要严守秘密……

  “明天吧,要是你愿意的话,”我说,“今晚,我想看看这场戏怎么收场……”

  “随你的便,神甫先生,”库蒂奥尔开玩笑地说,“不过,你要是想逮住马耳他人,那还不如回家去呢,老伙计。我们在这里已经等了三天了。”

  他连手都没有伸给我,就走了。我继续观看起缓缓行进的瞻礼队伍。人流重新聚集起来,穿过市政厅的拱门。在步履踉跄地拐进一条带坡度的小街前,大赎罪者又在广场上跌倒了一次。灯火通明的屋子里,活现出一幅幅家庭生活的图景。千家万户都站在层层叠叠的平台或阳台上,伸长脖子,想从瞻礼队伍中认出某一个熟人。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了。我听见大家唱起感恩歌“主啊,饶恕我吧”。不断重复的歌词具有一种幻觉般的魔力,与赎罪者脚镣的叮当声和断续的喘息声交相呼应。瞻礼队伍在两条细瓶颈似的小巷口汇合,引起了一阵骚动。我趁机赶紧脱身出来。库蒂奥尔确信马耳他人不在此地。这玩笑不能再开下去了。

  我踅回了原路。穿着这身该死的长袍,走起来很碍事。我尽可能快地朝刚才已注意到的哨楼走去。看到哨楼,就意味着找到了坎布齐亚的家。我在墙角停了下来。在狭窄、荒凉的小街里,有一盏路灯竖立在向左拐去的小巷口。在小街的另一边,展现出另一番景象,使人联想起挽诗中虔诚哀婉的灵魂冉冉升天的情景。我一身黑衣,像个送葬人一样地站着,凄然面对眼前的景象:一场浩劫后的废墟,破败的门柱,摇摇欲坠的烟囱,花岗石砌成的窗框,只差一把铡刀就活像一座断头台了——一切都是那么阴森可怕,污秽杂乱。而在徒有其名的房子里,地上除了一堆堆垃圾、一团团破布和几块废铁外,竟然一无所有。远处,巡游的人群正举着火把向瞻礼的目的地——小教堂走去。

  我一面拾级而上,一面不住抱怨:胖子和他那位副总理兼内务部长根本无法理解,挣钱糊口是多么不容易啊。

  “博尼什,你要把马耳他人和文件给我弄回来!”

  谢天谢地,头儿。你说得倒轻巧!

52书库推荐浏览: [法国]罗歇·博尼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