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大追捕_[法国] 罗歇·博尼什【完结】(65)

阅读记录

  这时,拨号声又响起来了!神经战又重新开始了。磁盘转动起来。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一遍,两遍,三遍,……为什么还要拨下去?对方肯定没有人接。直到第五遍铃响,还是没有反应……第六遍铃响时,话筒被摘下来了。我的心顿时收缩起来。我嗓子发干,内心重新鼓起了希望。这肯定是一个暗号。先响五遍铃提醒对方。然后再重新开始。恩里克斯从我脸上看出了情况,曲下腿来……

  “Bondiornu.Cumu state?”

  “Sic be.”

  “Face bellu tempu.”

  “ye.”

  “Dumane,a matina.Seiora…”

  “Capiscu.A vedeci.”①

  ①科西嘉语:“你好,怎么样?”“很好。”“天气不错。”“是啊。”“明天早晨。六点。先生……”“明白了。再见。”——译者

  咔嚓。电话挂断了。通话干脆、简短,好像很具体,却一句也听不懂。看来是科西嘉语。我只听懂了“bondiornu”和“Capiscu”两个词:“你好”和“明白了”。看来干警察这一行真得懂好几种语言。与其乱七八糟地教我们,行政当局还不如给我们上点英语和西班牙语课呢!还有科西嘉语课!在皮加尔可用得上呢!

  他们说得极快,好像是约定一次会面……如果我立即把磁带往回倒,再慢放一遍,就能破译受话人的电话号码。可要是那样的话,就不能继续侦听了。我可能会漏过罗什的又一次通话,说不定那次通话是一条新线索呢。

  看起来,罗什极有可能是与马耳他人通话。除此以外,他能与谁用科西嘉语这样简洁地说话呢?从两人的声音里,我听出了一种默契……不,那个不知名的对话者不可能是海地角的科西嘉侨民。好吧,也许还可能出现其它的通话,管它呢!马耳他人要紧!我倒回了磁带,然后按下放音键。磁带转得太快了。我赶紧用指尖止住。“嗒啦”、“嗒啦”的拨号声很像河马的吼叫。我分析着拨号声,记下数字,又反复地校核了好几遍。得出的结果完全相同:9,173。

  “9是雅克梅勒地区的代码,”恩里克斯说,“至于173是哪里,当地警察局会告诉我们的。”

  “那里离这儿远吗?”

  “大约有200公里。开车去路程至少要花两个小时。在山的对面呢。”

  我手表的指针指着8点30分。

  “我们现在就赶到那里去!”

  恩里克斯呆呆地看着我,好像我要上九天揽月似的:

  “这怎么行!我得取得部长的批准!雅克梅勒在东南省,我们是在西部省。除非关系到国防大事,我们不能进入邻省。不行,这办不到!”

  我想起,在国内也是这样。虽然,巴黎警察局曾肆无忌惮地插足我在科西嘉岛的权限范围,但照我看来这毕竟是一个例外!

  “何况,我也不能动用通讯车。得另找一辆车。”

  真是的!我怒火中烧。是啊,国内国外都一样,死板的官僚程式使我们寸步难行,却任凭歹徒们逍遥法外!

  马耳他人要是知晓这些,一定会哈哈大笑的。我预感到,一要是等下去,他就会再次从我手中逃脱。必须迅速行动,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不能老呆在侦听车里浪费时间,或是去找上校,再由上校去请示部长,等待部长的许可……这样非坏事不可!照这种速度,明天下午之前绝到不了雅克梅勒!

  正当我大声谴责误事的官僚主义时,恩里克斯拍了拍我的肩膀。

  “马里亚尼出来了。”他对我说。

  我刚来得及从车篷缝隙里瞥见一辆美国汽车的后车灯光。刹车灯闪了两下,像是在嘲弄我们。

  30

  南方公路上很凉爽。罗什·马里亚尼驱车驶上横跨弗鲁瓦德河的大桥。自从“图森·卢韦尔图尔”号落户雅克梅勒,停泊在海堤附近或由他命名为“特雷莎”的西瓦迪埃别墅对面以来,他在这条公路上已不知往返了多少次。他认识小镇上的每一个警察和海关官员。海关办公室就坐落在“破产”酒吧——对有钱人来说真不是个吉祥的名字——和老咖啡厂之间。他利用种种理由向这些人分送小礼品。于是,他的船始终干干净净,锃光发亮。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须任何形式的预先通知,他的快艇就能随时驶离海地水域。港监和卡耶街上的旅游局早就默认此事了。

  罗什还常常邀请官兵和海关官员上船作客。这并不需要花多少钱。他先是馈赠在加勒比地区被视为上品的五星陈年紫朗姆酒,随后又在“捕野牛者”酒家大摆筵席。这酒家原先是个海盗窝,当年摩根大盗曾在那里纠集人马袭击巴拿马。这样,在渡海期间,他掌握了南部海岸警戒方面的一切秘密。鉴于他的好意和航海方面的出色技能,海岸守军甚至允许他在一西瓦迪埃湾的岩石堆里系泊快艇。

  马里亚尼踏足了油门。庞蒂亚克牌轿车在通往莱奥甘的柏油马路上悄然疾驶。莱奥甘曾是印第安人的村庄,坐落在一个叫“好日子”的地方。如今,在铺满碎贝壳的黑沙滩上,只剩下一座旅馆的废墟了。公路上,过往车辆对射的灯光不时扫过甘蔗地、富兰花圃和野薄荷园。罗什边开车边哼着小曲。在奥洛夫松与富歇共进午餐的结果非常理想。特鲁希略旧城的抢劫没有显露任何蛛丝马迹。只是偶尔谈起坎布齐亚。部长仍然相信,他还在圣多明各追踪着杜瓦利埃博士。这太好了!罗什极力不让部长察觉,甚至还装模作样地说:

52书库推荐浏览: [法国]罗歇·博尼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