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密码_蒋佳临【完结】(3)

阅读记录

  谢浦源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好情绪,他爽朗地笑了两声,说:“能和邹兄一起回到这个城市,共商大计,共展宏图,我真高兴。邹兄才是我要结交的人,也才是我真正钦佩的人。”

  邹涛淡淡地说:“你言重了。”

  “不!不!”谢浦源伸手晃动着手指说:“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邹兄才担当得起是精英,难得的人才,我们能共谋大业,这是缘份。”

  邹涛两道黑黑的眉毛向上挑了挑,“缘份吗?”语调里明显地带着怀疑,但他马上又很礼貌地说:“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谢浦源似乎听出了邹涛话里那一丝怀疑的成分,他跨近一步,半俯下身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城市里施展我们的抱负和理想,难道这不是我们的缘份吗?”

  邹涛稍稍停了一瞬,思索地看着谢浦源,一语双关地说:“那要看是什么缘了?”邹涛说得不痛不痒,随之报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转身迎着肖永声和白越峰走了过去。

  同时,谢浦源的亲信,也是他的军师岳泊海和阿桑也迎着谢浦源走过来,两拨人相互点头招呼之后,一同并排向机场大厅走去。

  邹涛和谢浦源都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两个人都脊背挺直,精神抖擞,脸上带着自信的气魄,每人身后簇拥着随从,那富有节奏、掷地有声的脚步铿镪有力,那气度,那阵势,那派头,引来了人们驻足观望。

  邹涛和谢浦源一同走出机场大厅,邹涛的黑色奥迪A6,和谢浦源的黑色奔驰600已在门口等候,邹涛拉开车门,他站住脚回转过头,谢浦源也站在车门旁,一只手扶在车门上,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车门横在中间,仿佛一堵无形的高墙,把他们分隔开来,两辆顶级的高级轿车拉开了距离,一路风驰电掣地奔上了回城的高速公路。

  邹涛坐在汽车里,一言不发,眼睛望着窗外,而思绪还停留在谢浦源的身上。邹涛没有想到会这么凑巧,自己返回海丰市的第一天,就在机场碰上了谢浦源,并且是和他同乘一个班机,同时到达海丰,有点无巧不成书的意味。虽然对于谢浦源这个人,他谈不上有何种固定的看法和定论之说,但还是对他有着一种无法解释的抵触,好像在某点上缺乏对他的信任和好感,即便谢浦源这几年在生意场上是干得有声有色,声势浩大,在海丰市和东南亚一带也是赫赫有名,已经栖身于上层社会,对海丰市的经济建设也是有所贡献,名声极佳。但邹涛还是对他心存芥蒂,而这种感觉是起源于什么?是触觉上的感应,是他的微笑,还是他与海丰市的渊源?

  邹涛其实不是海丰市人,他来海丰不过十几年。邹涛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的母亲在“文革”中去世了,抛下了不满10岁的邹涛。“文革”后,在某部任副部长的父亲,再婚之后又有了比邹涛小16岁的同父异母的妹妹邹婉,然而,就在前几年,父亲和婉婉的母亲相继去世,邹家只剩下邹涛兄妹俩人,而婉婉身体又不好,体弱多病,邹涛就决定来海丰市发展。这里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又是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很利于婉婉养病,所以,邹涛就在海丰定居下来。

  《数字密码》 第一章(3)

  十几年过去了,邹涛成了半个海丰市人,海丰市逐渐成了他的老家,反而对已经没有亲人的北京感到了陌生。他在海丰市开辟了自己的事业,建立了家庭,有了妻子、孩子。在这个城市里,他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一片他能够驰骋的天地。

  一阵喇叭声,汽车被堵在路上,街道上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车满为患,行走困难,肖永声向街道上张望了几眼,扭头对邹涛说:“看来还要堵一会儿。”

  邹涛把眼睛从窗外收回来,低沉地说:“法庭一审怎么样?”

  肖永声说:“刚才那边来了电话,不好!判了。”

  “判了几年?”邹涛问。

  “八年。”

  邹涛沉思着说:“够重的。”

  “哎!”肖永声叹口气说:“赶上了。”

  邹涛看了肖永声一眼,半斥责地说:“怎么是赶上了?造成国家巨额资金流失,当然要追究法律责任,到什么时候都不能等闲视之。”

  白越峰说:“邹行,您说得对,其实,现在银行里的所有案子都是从我们内部开始的,或者是失职,或者是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我现在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蛀虫。”

  “所以,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邹涛说。

  肖永声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哎,邹行,刚才真巧,碰上谢浦源了,您看他那气派,比市长还大。”

  “是呀!他也回来了。”

  白越峰在前排说:“他们昌隆房地产公司,向咱们行贷款一个多亿,宋行头走的时候已经审批了,高民正催我拨款呢。”

  “噢?一个多亿?什么项目?”邹涛满眼疑惑地问。

  “大型娱乐城,地处繁华地段,项目不错。”白越峰说。

  “噢,原来如此。”邹涛默默地点点头,他似乎明白了谢浦源为什么此刻回到海丰市。

  白越峰从前排座位上转过头来说:“邹行,总行派来了稽核小组,您猜组长是谁?”白越峰看了一眼邹涛,又看了一眼肖永声说,“就是在总行颇有名气,年方三十有一,至今还待字闺中,人称冷美人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蒋佳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