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特别容易受怪诞形象的影响,因为孩子们在学习如何分辨“真”、“假”;“善”、“恶”。每个小小孩子的精神体验是感情、印象、事件以及与“意思”结合起来的“各种形象”的万花筒,过后将被时间覆盖而遗忘——怎样才能看懂这个熙熙攘攘、处于鼎盛时期的宇宙?我童年时代最早、至今仍然和“真实”事件一道深深印在脑海里的最恐怖的形象是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当时我住在一个小农场,农场里常常杀鸡)。在这一本总的说来令人烦扰的书结尾的那一章里,爱丽丝在宴会上将加冕成为王后,宴会开始大有希望,后来迅速陷入一片混乱:
“当心你自己!”白皇后用双手揪住爱丽丝的头发尖声叫道。“就要发生怪事了!”
接着……转眼间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都发生了。蜡烛全都飞到了天花板上……每个瓶子都拿了两个碟子做翅膀,用叉子做脚,鼓动着翅膀朝四面八方跑去。
这期间,爱丽丝一直听见有一个粗哑的声音在她的身边哈哈大笑,她转身想要看看白皇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却见一腿羊肉坐在一张椅子里。“我在这里!”从盛汤的盖碗里响起一个声音,爱丽丝又回头一看,刚好看见白皇后宽宽的、善良的脸从盖碗边缘对着她笑了一会儿就消失在汤碗里了。
------------
后记:关于怪诞(2)
------------
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有几个客人已经躺倒跌进了碟子里,汤勺已经朝爱丽丝的椅子舀过来。
爱丽丝从梦中醒来,逃脱了被吃掉的梦魇。如同她在奇境中历险的梦中醒来。但如果记忆把无法形容的东西保留下来,而无法形容的东西又不能还原成梦,那该是什么样的慰藉?
从更技术的意义上说,从美学的角度表现恐怖是与经验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提高心灵的内部世界(或许将其排斥)使之外化这方面有联系的。在这个解构时代,即使我们没有能力从心理学和人类学方面把表面上看起来模糊的文件进行解码,不论神话故事、传说、文艺作品、客观推断出的历史、科学报告等,在怪诞存在的情况下,我们也该能够马上感觉到真假同时并存,由于心智是相当真实的——其中包括感情、情绪、交替的困惑、信仰等——尽管无法度量。主观性作为人的本质也是奥秘,是把我们区分开来不可或缺的东西。
我们对恐怖小说评价的标准是在阅读恐怖小说的时候我们越来越感到害怕,被迫飞快地阅读,暂时把通常的怀疑完全悬搁起来,不提出问题,几乎把自己作为书中的一分子,积极参与,我们别无他法,只有把故事读下去。跟神话故事一样,怪诞和恐怖文学也感染了我们的孩子,在孩子的心灵中唤起了某种初始的东西。恐怖的外在表现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无边无际——而恐怖的内涵则难以捉摸。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我们可以凭空猜想,但居住在这个五光十色、人口众多、喜欢交际、忙着从事外部事务的世界里,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社会身份,以有别于他人。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自认为得心应手、安闲自在——不去胡乱猜想,不是聪明透顶的吗?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1993.4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乔·卡·欧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