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出没_[美] 乔·卡·欧茨【完结】(7)

阅读记录

  在加拿大期间,夫妇俩创办了一家小出版社,并开始出版一份文学杂志《安大略评论》。1978年他们移居新泽西后,继续投身这些活动。1978年起,她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任教。她的文学创作持续高涨。目前她是普林斯顿大学罗杰?S.伯林德杰出人文教授,继续与她那相濡以沫了近40年的丈夫住在普林斯顿。

  作为美国最多产、最多才多艺的当代作家之一,欧茨写出了当代一些最有争议、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她至今已出版各类作品一百多本,包括47部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其中包括近年创作的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大嘴丑女孩》等五部长篇小说和以罗莎蒙德?史密斯的笔名出版的一系列实验性的悬念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八部诗歌集、八部戏剧作品集、三本小故事书,还有论及从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到哥特小说和恐怖小说等文学对象,论及诸如画家乔治?贝娄斯和拳击手迈克?泰森等非文学对象的非虚构性的文学评论和论文集12部。她的短篇小说曾被收入48种美国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她曾独立或与人合作选编包括《牛津美国短篇小说选集》(1992)、《20世纪美国最佳散文选》(1996)、《诺顿当代小说选集》(1997)等各类作品集17种。由别的作家或学者撰写的论述欧茨及其作品的传记、专著已有四种,而报道和研究欧茨及其作品的文章则在欧美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报刊上随时随地可见。尽管有一些评论对她引人瞩目的多产写作颇有微词,她这样解释她非凡的生产力:“我一直过着一种非常传统而有节制的生活,绝对守时,毫无异乎寻常的事情,连安排时间都不必了。”

  ------------

  总序:一位世界性的杰出作家(5)

  ------------

  在回应“工作狂”的指责时,她说:“我并没有意识到工作得特别艰苦,甚或根本就没意识到‘在工作’。写作和教学对我来说一直都报偿极为丰厚,以致我都不会以工作这个词通常的意义来看待它们。”既然许多著名作家在创作的高峰期都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新作,从来没有人怀疑或指责他们写得过快过多过滥,没有因此怀疑他们作品的质量,那么欧茨过着极其简单而又规律的教学加创作的守时生活,以两倍、三倍甚至四倍于普通作家的时间投身于写作,经常每年推出两三本新书,也就不足为奇、不足为怪了,似乎也就不必仅仅因此就怀疑或指责她写得过快过多过滥了。美国诗人兼出版公司编辑丹尼尔?哈尔波恩在论述欧茨时指出:“她是个奇才。许多人,特别是作家,面对她犹如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她创作了如此之多的作品。但是,真正让他们感到震憾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她的每一部书都因其高水准而令同行惊叹不已。”一般说来,作家一定时间段内创作的数量与其质量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一个作家花数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创作一部作品,并不能保证那部作品就是一部杰作;反之,一年写出一部或一部以上的作品,也并不一定意味着那样的作品不是高水准的佳作。

  小说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

  欧茨的各类创作中,以小说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广受好评,屡屡获奖。她除了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提名外,置景于20世纪60年代种族动荡的底特律的她的早期小说《他们》,获1970年美国全国图书奖。《黑水》(1992),一个基于肯尼迪-查巴基迪克丑闻的故事,1993年得到了普利策奖提名。她的《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获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集,《我生活的目标》(1994)获1995年福克纳笔会小说奖最佳小说提名。她畅销全美的《金发女郎》(2000),是一部关于美国偶像玛丽莲?梦露的史诗性作品,获2000年全国图书奖提名和2001年普利策奖提名。她的《在震惊中》(2000)获2001年布兰?斯多克最佳中篇小说提名,《大瀑布》(2004)获2005年英国奥兰治小说奖最佳小说提名。她还曾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邓根农基金会颁发的短篇小说雷奖,曾获古根海姆研究员奖金、欧?亨利短篇小说连续成就奖、埃尔默?霍尔莫斯?鲍布斯特小说终身成就奖、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1978年起成为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03年获英联邦杰出文学贡献奖和凯尼恩文学成就评论奖。

  欧茨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奠定了她在短篇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上和整个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此后,她在许多样式和风格上进行实验,因多才多艺和作品的多样性、作品中对暴力的批判和出版上的多产而获得广泛赞扬。从长篇小说《奇境》开始,欧茨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奇境》和短篇小说集《婚姻与不忠》(1972)是欧茨旨在颠覆“孤独自我的神话”及其派生的“孤立艺术家的神话”从而在艺术与社会、公众以及文化传统之间寻求关联的艺术观的一个出发点,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文化传统意识。20世纪80年代初,她以由《美好的花朵》(1980)开始的系列小说令评论家和读者大为惊讶。她在这一系列中彻底改造了哥特小说的惯例,利用它们来对美国历史的整个流程进行重新想象。探索个性较深层的隐秘之处并阐明偶尔突发的性欲与心理侦探小说的方式的小说《转折点》(1984)和《玛丽亚的一生》(1986)则利用她家庭和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素材,从女性的视角对女性经历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样令人感到突然的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她又以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家族纪事小说,包括行文风格复杂多变、悲剧与救世力量不断角逐的《你必须记住这一点》(1987)和聚焦于一对跨种族青年的恋情的《因为那是痛苦的,因为那是我的心》(1990),回到了她所熟悉的现实主义领域。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乔·卡·欧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