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逃亡:许昌、开封涉枪重案侦破纪实_李芮【完结】(6)

阅读记录

  他斜睨了一眼涕泅滂沦的可怜虫,一语未发,转身踏上了回程。

  心中的偶像轰然坍塌……

  车厢外的景物—一闪过。金秋时节,遍野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欢笑,丰收的人们挥汗如雨,孩子们追逐嬉戏……他神情呆滞地看着这一切,心里充塞的不知是怒、是恨、是悲、是愁。汽车开进市区,沿着平坦的马路飞奔。两旁高大的楼房。

  沿街繁华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都使他望而生厌。混蛋!

  他们高兴个啥!生活是多么不公平,人生有那么多痛苦,那些傻瓜们一大到晚只知道笑、笑、笑!

  他心中的怒气越来越大,由怒而恨,他恨那些嬉笑的人群,恨那些穿着光鲜的红男绿女,恨那些高楼大厦,恨那些坐小汽车出出进进的官员——这些,本该属于自己呀!可现在自己只是个局外人。岂只是局外人,他成了罪犯的儿子!母亲年迈,弟弟们年幼,他心比人高,命却比纸薄!他本来想靠着自己的优势,成就一番事业,谁知命运待自己这样不公,他高傲的心被刺伤了。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社会,心中生出一股恶气——既然命运待我如此,我就要对命运来一番抗争:既然社会里没有我的位置,我就要让社会不得安宁!

  1988年5月,他被招聘到许昌市区社会治安指挥部,当上了一名合同制治安员。退伍军人、共产党员的光环罩在头上,别人都对他另眼看待;他倒是也不辱使命,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将自己的聪明、才智都尽量发挥出来。有一次,为了追捕一名犯罪嫌疑人,他不顾生死,随着那家伙从二楼直跳下来,终于将违法犯罪分子抓获,受到了嘉奖。

  如果在过去,他可以凭着他的政治资本、他的聪明才智、他良好的体能条件,好好干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叹的是,此时他的心理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变化。他对社会的不满、仇视,使他时时准备报复社会。他表面上仍然温文尔雅,对工作积极肯干,虽然不爱说话,可和周围人们关系都很好。谁也看不出他心中的阴暗,谁也没觉察到他对社会的仇恨。

  工作之余,他也暗地里为自己积极做着准备。在社会治安指挥部,他们这些治安员经常抓到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在抓捕、搜查、讯问、关押等工作中,他都干得很认真,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看到那些人可以大把大把地花钱、挥霍享乐——尽管钱来得不是正路,但也令他羡慕。他对自己一家人的清贫愈来愈不满,他也要享受,也想大把大把地花钱。那些人的钱来路不正,但钱来得多么容易啊!钱来得快,花得顺手,啥样的酒店也敢进,啥样的饭菜也敢叫,啥样的姑娘都愿意找他们……人家才不枉活了一世!至于落进了法网,那是他们笨蛋!要是我——凭我的本事,凭我的智商,凭我的风度,凭我的体能,说什么也不会叫人家抓住!要干,就干大的!

  让自己今生今世享受不尽,也出出心中这口恶气!

  他是治安员,有警服,也常常跟警察们打交道,公安那套工作——凭他的智力——掌握得差不多了。他留神观察——一警察们虽然防范极严,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啥时候警察交接班,啥时候警察疲劳容易松懈,他都摸了个一消二楚。

  他找了人量研究犯罪心理、刑事侦查的书籍,晚上回到家里,挑灯苦读,有心得处,还一一划上线、折上角,牢记在心。

  在部队时,他就是射击高手,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为了不丢掉这手看家本领,他买了汽枪,关起门来苦练射击技术,把自家的门板都打成了蜂窝。

  1989年8月,他被安排在母亲所在的单位——许昌县文化馆,成了一名正式职工。文化馆里的人们谁不夸这个小伙子啊!他年轻、漂亮、有风度,人又踏实肯干,苦活累活都不挑拣。他报考了成人自修大学,参加夜校学习。像这样好学上进的年轻人真是难得啊!

  人们啊,善良的人们啊!有谁发现了这是一只“恶虎”,磨牙吮血,为非作歹?!白天,当他温文尔雅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勤勤恳恳工作时;人夜,当他坐在职工夜校的教室里,如饥似渴地求知时,有谁能想到,一到深夜,他就变成江洋大盗,飞身上楼,别门人室,撬开一个又一个保险柜,将大量金钱攫为己有?!1989年7月到1991年6月,短短两年时间,他作案30多起,撬盗保险柜和居民住宅现金及各种财物折合人民币几十万元。

  他在做这一切时,内心有一种十分痛快的感觉,一种对社会不满的宣泄。他自以为做得大衣无缝,殊不知,公安机关正睁大警惕的眼睛,法网正向他扑来。

  1991年6月的一天晚上,他和往常一样,挟着书本走进职工夜大宽敞明亮的教室。他温文尔雅,仪表堂堂,两只大眼睛紧紧盯着讲台上的老师,眼中流露出的,是求知的渴望——这是个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嗨,外面有人找你!”突然有人喊他的名字。

  他心里好生诧异:这时候,会有谁找我呢?我平时来往的人极少啊。

  走出教室,几个人迎面向他走来。顿时,他心中明白了,“东窗事发”四个字从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强捺住心中的惊慌,镇定如常地发问:“你们找我有啥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