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铭志背后的故事_张光辉【完结】(88)

阅读记录

  着嗓门喊:妹子,妹子,妹子在家吗?喊了几声不见回答,就上前去推门,只轻

  轻一推,门就开了,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当摆得熨熨帖帖。没有看到李结花,

  青荣一边大声喊着妹子妹子,一边双脚飞快地小跑出来,连门也忘记了给她关上。

  后来,她又来到了几户李结花平时也串串门的人家打听,都说好几天没有来了。

  折回家,她立即将这事告诉了丁炎佟,丁炎佟也深感意外,但并没有往坏处想。

  他说妹子可能是到元帅庙上香去了,或许临时有事到别的地方去了,晚上再去看

  看就知道了。

  晚上,仍不见李结花的影子,丁炎佟夫妇有些按捺不住了,准备马上在村委

  会的广播里向全村人发出搜寻的号召。这个时候,邻村李家口有人传来了噩耗,

  说是在两村交界处的悬崖底下,发现了李结花的尸体。

  这个悬崖名叫断魂崖,在王家镇是非常有名的。一是险要,高二十多丈,岩

  壁陡峭,怪石嶙峋,从崖边的小路上经过,谁都不敢往崖底下多望一眼,生怕脚

  下打滑,一不小心跌落下去;二是阴森,多少年来,从这里跌落下去的人,无一

  生还,在此丧命的人中,除少数几个失足误落者外,其余的大多是跳崖自尽,阴

  气很浓,冤魂不散。断魂崖是王家湾人心中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结。

  李结花的尸体落在崖底下的乱石丛中,远看近看,都难以看出她脸上到底是

  布满了凄凉,还是一脸的解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注和在意,因为她的离

  去几乎瞒往了整个王家湾的人。

  丁坤同样以安葬父亲的规格,风光厚葬了母亲。只是没有将俩位老人安葬在

  一块,母亲的墓地与父亲的墓地隔了两座山,离得很远很远。

  在王家镇领导的盛情邀请下,丁坤回到王家镇参加了敬老院的落成庆典,并

  给他们带去了王家镇被列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好消息。庆典上,镇长王旭才

  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丁坤,并安排丁坤讲话。丁坤在讲话中颇有感触地说:“父老

  乡亲们啊,我坤铁子离开家乡十八年了,十八年来,我一直梦想着你们啊!这次

  回来,是来帮助大家脱贫致富的,我要将我赚的钱全部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来,

  修路、助学、扶贫、建学校、办工厂,这些都是我要做的,我相信,只要咱们齐

  心协力、万众一心,咱们王家镇一定会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示范镇,咱们大伙也

  一定会过上比城里人还要舒坦的好日子!”

  王家镇进入了全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的笼子,所有的建设项目投资由市里统

  筹划拨百之五十,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负担百分之二十五,余下的百分之二十五由

  镇里筹集。按整个规划,两年内要完成自来水厂、十万伏输变电站、电视转播台、

  卫生院、集镇街道拓宽硬化、沿江风光带等十多个城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四

  个多亿,除去市县安排的资金,丁坤承担了王家镇政府应负担的大部分建设资金。

  这样将巨额资金捐献给一个贫困乡镇,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一时间,被

  新闻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丁坤的名字及事迹随即轰动了整个边城,并惊动了省

  里的领导。省里主管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孙副省长,还亲自接见了丁坤,对他捐献

  巨额资金建设家乡的义举大加赞赏,并挥毫泼墨挥就一副“慷慨解囊,建设家乡”

  的条幅赠给丁坤。

  自从创办了“兄弟建筑总公司”以来,丁坤在公益事业捐助活动上,一直是

  大手笔,甚至还有点沽名钓誉的嫌疑,但在捐巨资建设王家镇这件事上,他始终

  保持着一种少见的低调。在记者招待会上,他一再真诚地向他们说,他捐资建设

  家乡是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并不是作秀或者追逐什么名利。

  他还说,他在离家出走的十多年里,欠了社会,特别是家乡人民很多很多,心里

  不安,现在到家乡搞建设,是想借此还一笔心债,希望大家不要炒作得过头,让

  荣誉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别人说他这是淡泊名利,对他更加敬仰和尊重。

  丁坤回王家镇参加敬老院落成庆典的前一天,他就回到了王家湾。白天,丁

  炎佟夫妻陪他到母亲李结花的墓前去了,丁炎佟夫妻怕他悲痛过度,老是说些宽

  慰的话为他开脱,可话越是如此说,他的内心就越是乱糟糟的,泪往心里流。到

  了晚上,他更是没有心思去吃青荣婶为他煮的玉米面,无论他们怎样劝说,他坚

  持要一个人住宿到自家的老屋。或许是触景生情,看到老屋里的一切物什,便更

  是钩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过的喜怒哀乐以及记忆中父母的音容笑貌,像是放幻

  灯片一样,一幅幅完整或残缺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母亲的形象是那样

  的慈祥,只是给人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而父亲还是一副改变不了的倔强模样,

  他们虽说互相恨得咬牙切齿,可他们对自己始终是充满着爱和牵挂。丁坤心里明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