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齐当然认得这个男子,不正是二房的大少爷锦嗣么?
“大哥!”文锦齐招呼着。
“锦齐,你也来了。”二房大少爷锦嗣,黯然与文锦齐打了个招呼,因为是同族的兄弟,自幼习惯了叫对方的名字,只有外头的人,才摒弃文锦嗣之名,而称他的号——愚斋。
文锦嗣自然也认得长房寡嫂的母亲,虽然这是个断肠而又紊乱的时刻,但礼不可废,他仍然礼貌地向这位浑身是血的老妇人行了个礼。
“四少爷,七少爷,我女儿命苦,死了丈夫,现在连文家的一点血脉也保不住,但你们请别怪罪她,到底她连命也赔上了……”老妇人忽然跪在文氏兄弟的面前,哀伤地哭诉起来。
这下突然其来的举动,吓得文氏兄弟手忙脚乱,他们哪里敢受老妇人如此的大礼,急忙侧身避开,兄弟二人,一左一右的将老妇人扶起来。
“伯母,这是哪儿话,嫂子的死,我们何尝不难过。也许,这是命中注定的。”文锦嗣道。
“事到如今,伯母还说这些话,真是令人更加的伤心。”文锦齐黯然接口:“人死不能复生,你老人家还请节哀!”
“难得两位少爷大量,肯体谅我那苦命的女儿,可惜我女婿短命,比女儿去得更早,如今她死后凄凉,求两位少爷为我女儿作主……”
“伯母,请你放心,三嫂子生是我们文家的人,死是我们文家的鬼,虽然三哥也撒手人寰,但我们总是同一支脉的兄弟,三嫂子的后事,我与锦齐,必定会办好的,绝不会委屈嫂子的!”文锦嗣坚决的说。
有了文四少爷的如此保证,那老妇人的眼泪,总算勉强止住了。
“大哥,事不宜迟。嫂子的死既已成定局,我们得马替她上料理后事,不能让嫂子曝尸太久,也好让九泉之下的三哥心安啊!”文锦齐说。于是,兄弟俩嘱咐了大楞子出去报丧,一些零碎碎的事情,也就拜托了那位哭断了肝肠的老妇人。
忙乱了好一会,才是暂时处理了当务之急。
“大哥,硷丧还有许多琐碎的事情要商量,但这屋子,到底是三嫂子临盆之处,我俩久留于此,不是很方便的!”文锦齐提道。
文锦嗣皱着浓眉,道:“可不是吗?这种事,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商议得好的。虽然三哥这一房从此就守凶了,但我们得帮三哥这一房尽最后的力。”不知是什么缘故,当文锦齐听到大哥说出最后那句话时,一颗心忽然象掉进了冰窖,不由机伶伶地打了个寒战!
其实,文锦嗣的话丝毫没有说错,长房连寡嫂都死了!从此再没有人了。替寡嫂办理丧事,的的确确是他们最后可以为长房办的,但不知怎的。也许是文锦嗣的措词关系,以致文锦齐听起来,很难入耳。不过,文锦齐不愿意再往这句话上想下去。
“除此以外反正已没有任何事可以让我们做的,大哥,不如一起到我那儿,咱们清清静静的好好商量……”
“也好。”文锦嗣爽快地赞同了这个建议。
文锦齐的书房无论是大白天,还是深夜,都是一般清静。此刻已是掌灯时分了,书房里也亮起灯,照着文氏兄弟充满忧伤的面孔。
“唉!”发出沉重叹息的是文锦嗣。对于这位堂兄的叹息,文锦齐是可以完全了解的,他自己何尝没有同样的感受。
“长房大伯在我记忆里,一生清廉,在光绪年间为官,正直而可敬,如果说因果报应,大伯为官之时,从没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何至落至今天……”文锦嗣唏嘘地说。
“可不是吗?大伯的几个儿子都是自幼夭折,只留下三哥一人,兄弟群中,以三哥最为聪明,留学东洋回来,虽然换了朝代,但三哥在机关里办事,不等于也是当官吗?三哥学问最好,也爱热心助人,应该是积到福的,谁料他不幸染上肺病……”文锦齐黯然接道。
“锦齐,别再说了。越说下去越教人伤心。”文锦嗣突然站了起来,双手负在背后,在书房中央来回得度着方步,显然想借此减轻心内的忧伤。
“大哥,喝点酒好吗?”文锦齐道:“虽然是酒入愁肠,但不喝,却是愁更愁啊!”
“我也有此意。”
于是,文锦齐走出书房,对下人吩咐了下去。
一会儿功夫,下人就烫了两壶酒进来,文锦齐坐在书桌前,与文锦嗣一起对饮起来。别瞧两个都是男子汉,倒不是铁石心肠那种人,同族长房的绝后,都如此深刻的触动着他们。要不是以酒解忧,他们还不能集中精神,去商议寡嫂的身后事。
就如文锦嗣的那句话,这是他们能为长房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因此,两人商量得很仔细,从棺木到葬礼,一切的小节事情,他们都商量得仔仔细细。当文锦嗣将一切备忘的细节写下后,才搁下笔,他的视线就被文锦齐手中把玩的东西吸引住了。
“你手里拿着什么?”
“噢!是一块桃花冻。”文锦齐在与兄长商议时,因为要备忘葬礼的琐事,由
文锦嗣用笔记下,他坐于书案的另一边,百无聊赖,随手拿起那块印石,下意识地在手上把玩。
“哦?给我瞧瞧!”文锦嗣推开了笔墨纸筏,就向文锦齐说。把那方印石送到对方的手上,文锦齐顺口说道:“今午才买回来的,看样子,是块好石!”接过那方印石的文亦轩,仔细反复地把玩。
52书库推荐浏览: zhu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