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人_[英]詹姆士·莱思登【完结】(13)

阅读记录

  这一天,我第四次搭上哐当哐当的火车,沿着肮脏小溪前进,思绪飘向楚米齐克的文件,开始做抽象的猜测。

  我发现自己想着照相时排在他前面的那个女人——他形容为“不失风情”的黄披肩女子。他拿着工作许可证走出移民归化局大楼时赶上她,两人聊起来。一如往常的许多先例,他们的对话在她公寓里继续了好几夜;她的公寓在中央公园西边,达科塔大楼以北的一个街区。他们的邂逅似乎有种奇怪优雅的对称性或相互性,使我觉得愉快,但我筋疲力尽的大脑还没抓住那种感觉,就突然记起以前在哪里见过布伦菲德。

  卡萝离开我之前不久,某晚她的一个女同事来家里吃饭,还带来了新女友,是个女演员。晚饭后,女演员建议我们大家一起去十一大道一家名叫“普利茅斯之岩”的夜总会,那里进行很多种性爱游戏。我礼貌回绝,解释说第二天得早起去接受工作许可证的面谈,这是我申请绿卡程序的倒数第二个阶段。我妻子是研究中世纪的学者,对性爱或者任何其他性质的狂想并无特别兴趣,我以为她也会拒绝。令我惊愕的是,她接受了邀请,而且坚持要去,不管我含蓄暗示她或许喝多了而不自觉。她留下我在家洗碗,让我有种自己是扫兴人物的奇怪感觉,以前我从没想过她可能这样看我。

  那个女演员就是布伦菲德。原来“他”是女的!难怪那双手白皙无毛,难怪她眼中有那样讳莫如深的淘气神色……

  我回到家时仍满脑想着这个发现,以致穿过客厅时竟然忘记避免去看电话答录机,结果意外发现红色光点阵阵明灭,不禁停下脚步。 我看着红灯闪烁,容许自己享受片刻欢乐。然后,一如我在电话答录机偶有留言的稀罕时刻的惯常做法,我没听就删除了,免得因为来电者不是卡萝而失望。

  独角人 第3章

  翌晨我搭火车去上班,公文包里带着一包新的打印机用纸。我想把楚米齐克的稿子打出来再读一遍,如此而已。

  确实只是如此而已,不过我得说,尽管我自己从来没有文学野心,但因为最近读到几篇报道说出版社预付巨额稿费给小说家,便有一小段时间把写小说列入换工作的众多可能之一,每当为钱发愁的时候就幻想一番。我甚至还写了篇叫做“S代表鲑鱼”的短篇小说,看自己有没有创作天分,不过对成果并不满意,便将这个幻想剔除在白日梦之外。

  我提起这一点,纯粹是站在为反方发言的立场。假如楚米齐克看得见我脑袋里的思绪,拼凑起早已埋葬的希望的微弱遗迹,那么也许他确实有理由认为我可能剽窃他的作品。尽管如此,他还是想错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只能说他接下来的举动是由于生性多疑,近乎疑神疑鬼。 研究室仍是我离开时的原状。我进房,关门,从公文包里取出那厚厚一包纸,撕开包装,把雪白无瑕的纸装进打印机。我拿掉电脑的防尘罩,开机,看着显示屏亮起,听见带有金属感的合成旋律,下指令列出文件,结果发现那份文件不见了,那种作痛感就像你一觉醒来,发现幸福的遭遇只是春梦一场,了无痕迹。

  我重试一次,检查回收站,用遍我所知每一种寻找和救回文档的方法,最后别无选择,只能承认昨晚有人暗中观察我——想来就是楚米齐克本人。

  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他一定是在前来研究室的途中(也许正是要继续写那个文档),看见房里亮着灯,于是蹑手蹑脚走到窗边,透过窗棂与玻璃看见我正读他的故事。如果真是这样,他就得站在离窗很近的地方,大约介于窗框两侧伸出的飞扶壁和一排与墙平行、高达八呎的浓密铁杉之间。若不在那一小块长方形空间里,就无法清楚看见我的研究室。那片空地不是走道,原有的积雪大致完好无缺,而且我昨晚回来之前新下的雪已经完全将空地覆盖,如果有人站在那里看我,一定会留下脚印,但是那里没有脚印。

  我犹豫,不想作出合乎逻辑的下一步推论:观察我的人就在房里。不管怎么样,若说昨晚我在房里时,另一个人也在这里,我却没听见、没看见,甚至连想都没想到他的存在,实在不太可能。我打开先前看到冷气和芭芭拉·海勒曼衣物的那个储物柜——只是形式上察看,而不是因为相信楚米齐克真可能躲在那里。柜里没有明显被人侵入的痕迹,而且我看出,就算真有人躲在这里,把柜门打开一条缝,也只能看见窄窄一段墙壁、猫头鹰脸似的电灯开关,还有那张印有路易莎·梅·阿尔考特文句的纸。无论如何,如果真有人频繁潜入这间研究室,他一定会想出(万一需要躲藏的话)比橱柜更掩人耳目的躲藏方式。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不到12小时前还在电脑里的那个文档已经不见了,而且就算没人见到我读它,但在我昨晚离开到今晨回来之间,也确实有人进过这间研究室。

  我不知道该对这一切作何感想,只能如常去上课。我们正读到《巴卡埃》 译注: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研究是否可将潘瑟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冰冷”对手兼受害者)重新诠释为一种新的男性英雄的原型。最后一幕,显然已经发疯的潘瑟斯穿上女装,步向惨死的结局;关于这一段,我在课堂上作了一番有趣的讨论。我记得好几名学生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某种潜藏的、几近堂皇大气的尊严,与胜利的狄俄尼索斯的鄙夷、嘲弄、羞辱相抗衡,仿佛这部剧作在传递“勿冒犯诸神”的老套讯息的同时,无意间也触及某种更重大、更深层的真实,揭露了所谓“自然”性别法则的暴虐的一面,暗地里将潘瑟斯描绘为反抗这种暴虐的烈士人物。总之这堂课进行得很顺利,大家踊跃发言,讨论内容又具启发性,下课后我颇感满足。

52书库推荐浏览: [英]詹姆士·莱思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