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阳光下的梦魇_江键宁【完结】(73)

阅读记录

  外面站着一男一女两个洋人。

  “你们找谁?”玛丽在屋里问道。“请问,这里是大卫•李的家吗?”玛丽忙问:“你们是谁?”玛吉出示警徽,请她开门。

  玛丽匆匆瞥了一眼屋里正看电视的丈夫,急忙开门来到外面,轻轻带上房门问道:“大卫出什么事了?”玛吉说:“他没事。我们正在调查一个案件,想找他问点事情。”玛丽下意识地拍了拍胸口说:“哎呀,真吓死我了,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呢。”接着,她又看了一眼屋里,小声告诉警察:“真对不起,大卫一直跟继父关系不好,一年前已经搬出去住了。”罗杰斯忙问他现在的地址,玛丽进屋找来一张纸片说:“就是这里。”

  玛吉接过地址看了一眼,说:“这里我们已经去过了。他没在那里。”玛丽不禁露出吃惊的表情:“真的吗?他已经不在那里了?”罗杰斯表示肯定:“对,已经搬了四个多月。请问最近他有没有回过家?”玛丽有些无奈地摇头说:“他很久没有回家了。”

  “那你知道他会去哪里吗?”玛吉又问。玛丽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只听说他跟纽唐的一个按摩小姐混得很熟。唉,也就是因为这件事他才跟家里闹翻的。”罗杰斯马上问:“你知道他的手机号是多少?”玛丽又摇了摇头:“他的号码已经改了,我也打不通。”

  罗杰斯和玛吉不禁面面相觑。

  第五章噩耗(3)

  苏磊又是一夜没有睡好。

  这些天他每天都要听一两遍被邮局退回的录音带,有些对话已经能背下来了。他一方面为了聆听大哥唯一的声音,更重要还是想找到与大哥之死有关的信息。可是听了这么多遍,除了付小民说的那个要点,其他对话根本找不到线索。

  不过,他却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即刚到那天的入室盗窃案。虽然当时所有贵重物品都没丢失,大家却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大哥家里没有一盒录音带。

  如果说那些音乐录音带已被CD淘汰也还说得过去,毕竟时代在前进。可是,大哥家崭新的高级音响里分明有一台跟功放连接在一起的录音机。另有一台小型采访机也扔在柜子里。虽说录音机已面临淘汰的命运,可当CD光盘还不能随意复制的时候,至少录音机这个功能不可能虚设。照此分析,大哥绝不可能把录音带完全处理掉,包括他过去的那些采访记录。

  为此,苏磊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假设8月8号那天的入室盗窃案并非贩毒集团所为,那么,很可能摸上门来抄家的人就是来寻找这盒录音带的元凶。这么一想,他睡意顿无,完全沉浸在推理之中。

  昨天,苏磊利用课后先去了一趟中国城图书馆,试图找到1993年11月11日的那张《华夏时报》和当时的相关报道。结果无功而返。图书馆说,他们只保留一年的《新报》和《星岛日报》,其他中文报刊只能去州立或更大规模的官方图书馆。

  苏磊打听到地点后,立刻乘巴士赶到了位于皇家植物园对面的州立图书馆。那里果然有《华夏时报》。可是,苏磊在目录上查了半天,发现他们从1994年才开始保存这份报纸。而苏磊要找的最关键那几期全都没有。他又向图书馆打听别的地方是否能找到《华夏时报》,被告知堪培拉的国立图书馆也许有,那里收集的报刊最全。

  苏磊心里有点犹豫,他从未去过堪培拉,不仅道路完全陌生,更重要的是他被警方严禁无照驾驶,等待出庭阶段不得离开悉尼。当然,堪培拉不算太远。一天便可来回。可是,万一路上出点问题,他就麻烦了,搞不好要真的进监狱。

  匆匆淋浴后,苏磊擦着湿漉漉的头发来到客厅,顺手打开了电视。九号台正在播放新闻。屏幕上是总理大臣霍华德那张著名的大脸,他正在悉尼北岸皇家医院探视患疾儿童,做他的竞选宣传。

  第二条消息是关于非法移民的,记者报道了从马来西亚过来的一条走私船,随即采访了影子内阁移民部长鲍格斯。接着,记者又访问了前内阁移民次长爱德华议员。苏磊乍一听到他的名字心里不禁怦怦直跳,他睁大了眼睛使劲盯着屏幕。可惜采访镜头很快就结束了。不过,苏磊终于在电视上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国会议员。

  好一会儿工夫苏磊都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亢奋。因为,他突然生出一个特别大胆的想法,这想法一旦形成,把自己都吓了一跳。

  一大早,罗杰斯和玛吉就向上级汇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费尔顿警长马上决定,继续寻找大卫•李,一定要弄清买电话卡的究竟是什么人。很快波特尼专案组就找到了大卫•李的线索。

  罗杰斯带领玛吉赶到肯辛顿,在一栋半旧的单元楼里,叩响了301室的房门。半天,里面才探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脸来,她约三十岁左右,眼圈很深,台湾人。她披了一件丝绸睡袍,慵懒地问:“你们找谁?”

  “大卫•李。”玛吉出示警徽。

  台湾女人撩了一下头发,风尘味十足:“大卫不在家。”

  “他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玛吉又问。

  “他什么时候回来可没有准信,去哪儿也没通知我。你们找他有什么事?”台湾女人的英文有些口音。

52书库推荐浏览: 江键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