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摩的司机回头说。
“就是这里吗?”周景问。
“不错,这就是桐乡村。”
周景应了一声,从口袋中掏出了25块钱,交到了摩的司机的手中。
“如果我们要出去的话,也是走这条路吗?”周景又随口问。
“对,我刚刚一路都是直走的,沿着这条路出去,就可以到大路上了,那里就能看到沽水镇。”摩的司机已将钱放入袋中,准备出发了。
“好,那我们走吧。”周景对徐夕说。摩的司机也在同时离开了。
两人就这样顶着大雨,步入了这个死气沉沉的桐乡村内。
第十三章 黑屋
顺着这条道路向前望去,就会发觉桐乡村的房屋布局十分密集,房与房之间距离相近,颇为紧凑。这条修整过的路,就像一条分割线般,将整个桐乡村分成了两半。而桐乡村的房屋,基本是以黑漆漆或灰蒙蒙的旧房子为主,因此村庄的色调看起来显得偏于暗淡。
此刻,雨势丝毫没有减弱,整个桐乡村都沉浸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风也没有停下,直刮得树木剧烈作响,屋顶上的瓦片都发出了“咔咔”的响声,看样子,凶猛的台风就快要来了。
徐夕和周景向前慢慢走了几步,只见两边的人家几乎都是紧闭窗门,无声无息,分不清是否有人在里面。而且在徐夕看来,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阴郁情绪笼罩着,不禁让人怀疑,这个村庄也许根本就不是活人居住的地方。
现在,在这条村庄的主要干道上,只有徐夕和周景两个外来人在风雨中迈着步。他们前后左右观察着,看是否有村里人经过。
“你说,我们要怎么找到那女人的家呢?”周景望向徐夕,不耐烦地问。
“先要找村里人问问吧。”徐夕回答。
“可是,这里半天没人个影啊。”
徐夕迟疑了一下,没有作答。周景接着说:
“还有,就算找到她的家,对我们能有什么好处呢?”
“我说过,”徐夕缓缓应道,“我想多了解一些她的事。也许……也许能有所发现,也说不定。”
“发现什么呢?”
“不知道。我是说也许。”
“唉……”周景叹口气,露出一种无奈的表情,“老兄,你可真是闲着没事干呐。在这鬼地方,能有什么发现。”
徐夕懒得再跟周景辩解,索性不再搭理。周景随后又抱怨了几句,见徐夕默不作声,也就不再说话了。这会功夫,两人已来到了一座木桥边,猛烈的雨水拍打在木桥上,发出了“劈啪”的响声。
“真是的,我浑身湿透啦。”周景又大喊道。
忽然,在桥的另一头,有两个身影,正匆忙地朝这边走来。
待临近后,徐夕看清楚了,原来是两个身披雨衣的农夫,正抗着锄头提着竹篮,大步走着准备过桥。等到了桥上,两个农夫见前方雨中站着两个年纪轻轻的外来人,正傻傻地望着他们,也是一楞,即便放慢了步行的速度。
终于见到村里人了。徐夕心想这一机会千万不能放过。到那两农夫走至身旁时,徐夕忙向周景示意,周景心领神会,上前大声问:
“你们好,请问,秋莉的家是在哪呢?”
两个农夫听后,微微一怔,没有立即回答,他们对视了一眼,脸上显出一种既诧异又古怪的神情,过了片刻,其中一人才重复道:“秋莉?”
“是秋莉,怎么了?她……不是这里人吗?”
那个农夫摇了摇头,他的眼睛忽然注视着下方,雨衣的帽子,遮挡了他的上半张脸。随即,他指着一个方向,心平气和地说:
“就在那里。”
徐夕朝者农夫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里有一座二层的房屋,是用黑色的石砖筑成,外表显得很破旧,在它的后方,还有个只比屋顶高出一点的小山坡,山坡上,以及屋子的周围,杂草遍地,枯枝残叶,仿似这地方已很久没有人住了。
“是在那吗?”周景不放心,又确认一遍。
“是的。”那农夫低沉地回答。随后,见徐夕和周景不再应话,两人便再次匆匆前行,离开桥边了。
虽说已寻到了秋莉家,但是,这短短的瞬间,却在徐夕的心底里留下了一丝阴影。
(那两个农夫的表情,为何如此古怪呢?)
徐夕琢磨着这件事。
“那我们过去吧,雨越来越大了。”周景不顾楞在原地的徐夕,已率先朝着那黑色的房屋走去。徐夕见状,也就不再发呆,跟着周景一同前往了。
很快,两个人就踩着石子路,来到了那座屋子的门前。屋门是木制的,看样子并不是很坚固。
就在刚才接近这座房子时,有那么短暂的片刻,徐夕的注意力曾被屋后的小山坡所吸引,徐夕清楚地看到,杂草丛中,有一条小路,通向了这个山坡,而且看起来,不知为何,徐夕觉得这条小路似乎经常有人在走。
(那个山坡上有什么呢?)
尽管徐夕的脑中掠过这一丝疑虑,但很快便被周景粗鲁的敲门声给中断了。
“有人吗?有人吗?”周景一边敲着门,一边大声问。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日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