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尔坎金字塔朝北的台阶上,还雕刻着一条带羽毛的蛇,蛇头张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却藏在阶梯的断面上。奇怪的是,只有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阳慢慢西坠时,北墙的光照部分,棱角渐次分明,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上到下,交成了波浪形,仿佛一条飞动的巨蟒自天而降,逶迤游走,似飞似腾,这种情景往往使玛雅人激动得如痴如狂。玛雅人一直是崇拜太阳神的,他们认为库库尔坎(即带羽毛的蛇)是太阳神的化身,所以才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蛇。
对玛雅金字塔的内部结构,有许多科学家做过研究。l968年,一批科学家试图探测出这些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在几天的同一时间用同一部设备,对金字塔内部的同一部位进行X射线探测,其结果却无一相同。美国人类学家和探险家德奥勃洛维克和记者伐兰汀曾对尤卡坦进行过考察,发现有许多地下洞穴用地道连通,并且这些地道的结构与金字塔内的通道十分相似。他们拍了九张照片,但是可以冲印出来的却只有一张,而这一张冲印出来的照片所拍摄到的只是一片旋涡形状的神秘白光。
玛雅文明是最为古老也是最为神秘的人类远古文明之一,它的金字塔有着许多数字的巧合和其他神秘的现象。更多地了解这些神秘现象的究竟,还有待于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关于史前文明与亚特兰梯斯的巧合
气势宏伟的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象征,然而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如此多的巨大石块,就算是用现代的设备来搬运也令人绞尽脑汁,而在缺少机械和科技的古埃及是怎样建成的呢?无独有偶,在南美洲的玛雅人和印加人也建造了同样类型的金字塔。这些巨大的古代建筑究竟是谁修建的,又是怎样建成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历来没有停息过。有人认为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的历史开始之前,已经存在过一段人类文明的历史了,并且在这段历史中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一种关于史前文明的说法来自于大西洲的传说。关于大西洲的传说,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齐麦亚》 和《克里齐》 。在这些著作中,柏拉图写道:公元前9600年左右,有一个叫亚特兰梯斯的地方,陆地面积比小亚西亚与北非加起来还要大。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盛,居住着亚特兰梯斯人,人口大约有3000万,科技和文化水平相当发达。可是由于一次特大洪水,这个大陆一夜之间就沉入了海底。
与柏拉图的说法相类似的,中美洲印第安人的霍皮斯部落的编年史里记载了地球的三次特大灾难:第一次是火山爆发;第二次是地球脱离轴心后疯狂地旋转;第三次是12000 年前的特大洪水。据这部编年史记载,第三次灾难曾经使得全球的水位上升,淹没了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地区的陆地和岛屿;后来由于海底火山爆发和部分陆地下沉形成了世界性的大洪水;这场大洪水使得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顷刻间变得无影无踪。印第安人的这一记载与柏拉图的说法是基本吻合的。
除了上面的两处记载以外,我国的《藏经》中记载道,公元前9564年,在今天的巴哈马群岛、加勒比海以及墨西哥湾处的一片大陆地可能沉入了大西洋。另外,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等传说似乎都在印证着史前文明的存在。
如果这样一个史前文明确实曾经存在的话,那么非洲文明与美洲文明惊人的相似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它们都来自亚特兰梯斯人。非洲和美洲高超的建筑技术也可能来自亚特兰梯斯人。大西洲不仅将自己的文明传播给了印第安人和非洲人,而且还充当了南美和非洲之间文化的媒介。它的存在对当时的整个地球文明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从大量证据来看,大西洲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了。但是我们终究拿不出一个切实可信的证据,来说明人类的史前文明确实存在,甚至我们连亚特兰梯斯的确切位置也还无法确定。
无意中“言中”的化学定律
1860年,当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考虑其著作《化学原理》一书的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缺乏系统性所困扰。
其实,对于地球上的化学元素,人类已经有很长的认识时间了。为了研究发现它们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很多科学家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18世纪末,人们依据由元素所构成的单质的物理性质,把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按原子量从小到大排列,发现每隔八个元素,第八个元素的性质几乎总是重复第一个元素的性质。这很像音乐上的八音度循环,因此他把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叫做“八音律”,并据此画出了标示元素关系的“八音律”表。但是,这个排列表只是初步的排列方式,并没有能够解开周期定律之谜。
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所得成果的基础上,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以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他十分重视纽兰兹发现的“八音律”,但发现当时八音律中有些元素的原子量测定有错误,也没有考虑到尚未发现的元素。他认为,如果能够以更准确的数据来进行重新排列、测算的话,将能够揭示出更多元素之间更为科学的排列规律。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杰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