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证_铁梁【完结】(25)

阅读记录

  煤炭局长走到州委书记跟前,“报告书记同志,升井完毕,安全升井18人,遇难1人。”

  书记轻轻摇摇头,轻声说,“是牺牲1人。”突然提高嗓门大声对所有在场人说,“杨铁樵同志是为抢救被困矿工牺牲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立安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爹!”扑在担架上。

  州委书记蹲下身子,拉起立安,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你要象他一样坚强。”

  立安擦干眼泪站起来。

  州委书记双手捧起盖在杨老大头上的矿帽,郑重地递给立安,“孩子,你父亲有话留给你。”

  矿帽上用粉笔写着八个字,州委书记一字一句念着,“听二叔话,学做好人。”

  黄野平紧紧搂住立安,单膝跪下,“大哥放心,我一定将立安抚养成才。”

  州委书记当场宣布两条,“一、申报杨铁樵同志为革命烈士,对家属予以抚恤。二、自治州境内所有小煤窑一律停产整顿,再也不能挖带血的煤炭。”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十九章 三顾茅庐

  更新时间2011-6-14 10:25:26 字数:3989

  第十九章三顾茅庐

  杨铁樵的革命烈士省民政厅很快批复下来。电视台报社的记者纷纷来采访杨铁樵烈士的先进事迹,当地政府连杨铁樵长得啥样都不知道,带着记者去找黄野平,黄野平避而不见,记者们只好采访一些获救的矿工,了解当时井下的情况。

  杨老大第一时间捕捉到透水的信息,及时发出了升井信号,和他同一个作业面的矿工得以及时升井。他跑到其他巷道通知时,水已把主巷淹没,出不去了,于是他领着人跑到地势最高的一个作业面,面对着不断上涨的水位和惊慌失措的矿工,杨老大安抚说,“大家别慌,我兄弟在上面,他会想办法救我们的。”

  矿工们蜷缩一团,没人说话,黑暗中听得见因打寒颤牙齿磕响声。杨老大趴在地上听水声,时不时打开矿灯观察水位,约莫过了一个小时,杨老大兴奋地喊道,“水势停止上涨了。”

  矿工们兴奋起来,“杨大哥,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

  “这次透水是河水灌进来了,情况随时可能恶化,此地不可久留,我去前头探路,只要主巷的水没淹没过脖子,我亮矿工发信号,你们立即跟上,如果矿灯灭了,立即返回原地等待救援。”杨老大说完,摘下矿帽,让边上一个人兄弟亮着矿灯照着他,从工作服里掏出一支粉笔,一笔一划写着,“万一我有什么意外,把这矿帽交给我家立安,千万别让水浸着。”

  矿工们用矿灯照着杨老大,目不转睛地注视他一步一步下到水里,慢慢地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远处黑暗中一盏明灯亮起,矿工们欢呼站起来,准备涉水突围,忽然听到水势汹涌,随即灯灭了,矿井一遍黑暗……

  州报的女记者眼睛都湿润了,“太伟大了!太感人了!一个普通矿工,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境界?”

  “杨老大是个共产党员,党员的觉悟就是不一样。”一个与杨老大同住过一个工棚的矿工说。

  “我们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杨老大是党员?”其他的矿工都很奇怪,杨老大是个埋头干活的人,平时话都说得很少,怎么会到处说自己是个党员。

  见大伙疑惑,那矿工解释说,“我也是无意中知道的,早几个月不是煤出得多吗?一个月发了一千多元,我就看杨老大在算数,说这个月得按1.5%缴。我就问他,缴什么呀?他说缴党费,每半年给老家的村支部寄一次。”

  “杨老大不是本地人?”记者很疑惑,“怎么烈士申报材料上说他就是本县本乡人?”

  陪同的乡宣传委员马上接话,“户口是迁过来的。”

  记者没有再追问户口的事,继续在矿工中挖掘杨铁樵烈士的先进事迹。

  乡宣传委员避到一边擦了把冷汗,宣传部的干事悄悄跟在后面,悄悄问了一句,“烈士申报材料你们也敢弄假?”

  乡宣传委员和宣传干事彼此熟悉,见人家把话说破了,索性把话讲明,“除了户籍外,烈士申报材料上哪点是假的?你倒是说说看?”

  “我就是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在杨铁樵烈士的户籍上做文章?”

  “乡里出个烈士总是个光荣的事吧?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争名人故里,连西门庆的故里都有人争,我们争个烈士故里是很正大光明的事。”

  “这话虽然说得过去,但犯不着作假,雷锋是湖南望城人,牺牲在辽宁抚顺,两地都以雷锋为骄傲,这不更好吗?你们这么做还有原因的。”宣传干事刨根问底追究下去。

  “我算服了你了,”乡宣传委员举手做了个投降动作,“实话实说,州委书记不是表态所有小煤窑停产整顿吗?整顿后哪些煤窑能获得生产许可证是个未知数,我们石书记担心矿难出在我们乡,整顿后一张许可证都弄不到,那我们乡的财政收入就惨了,所以提前埋了个伏笔,打算打烈士的悲情牌。”

  “看来你们石书记脑瓜子挺灵泛的,一点也不是个石脑壳。”

52书库推荐浏览: 铁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