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生物细胞内有某种特定物质——”
“大抵上是如此。”李凯博士大大颔首,“遗传是指某些特性不需经由教育或经验,即可由父母身上自动传承给孩子的现象,负责传递这些特性的就叫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中有一定的序列,决定不同的遗传性状,从父母到子孙,从细胞到细胞,永远传下去,而这个序列就是所谓的‘DNA’。”
“就是去氧核醣核酸的简称吧!”
“嗯。除了部分病毒之外,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有DNA,而且,除去细菌与蓝绿藻,DNA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你们知道是谁发现DNA的吗?”
没人开口——但李凯博士似乎也没期待他们能回答。
“一九四四年,首次在科学论文里提到DNA的是德国生化学家佛理德里西·米谢。他是克拉玛的重要助手。但是,反过来说,正因为参与了星光体兵团的研发,才造就他的重大发现。”
一九四四年是二次大战时,欧洲战况最激烈的时期。罗兰德想起以前在某本杂志读到的相关报导,上面指出,唯有战争与战斗才是促进人类文明与文化进步的动力。
“简单说,DNA就像一排被串起的钮扣。”李凯博士换了个坐姿,往后靠着椅背,双手环胸,“这些钮扣是由胸腺嘧啶(T)、腺嘌呤(A)、细胞嘧啶(C)、鸟嘌呤(G)四种碱基组成的化合物。每个碱基会跟随一个脱氧核醣分子与一个磷酸分子,这三个分子又结合成核甘酸,数个核甘酸结成的链状物就是DNA。而且,这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还隐藏了生命的遗传讯息,换句话说,生命的记号与记忆就利用这四个英文字母的组合来表现。”
“就是刚才说的双螺旋构造吗?”罗兰德不甚了解地发问。
“不是的,严格来说,呈现双螺旋构造的是DNA的分子模型。DNA分子由两股核甘酸分子互相缠绕,形成右旋的螺旋构造——每十个碱基为一圈,位于螺旋内侧——并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称为‘Watson-Crick模型’。”
罗兰德点点头,但是,坦白说,他还是无法想像模型上的差异在哪。
李凯博士的右手轻按太阳穴。
“纳粹的研究者们为了将星光体从人体内分离,企图令人类的遗传基因产生突变,遂在被实验者身上注射各种药物,或将之浸泡在碘酒里、暴露在X光或紫外线等光线中;有时也会注射刻意培养的细菌或病毒以促进性状的改变——就像他们后来将犹太人置于放射能或毒气瓦斯中一样。那时有许多犹太人都因这些实验而成了牺牲品,而人数……总之是多到难以计数。最后,那些研究者终于得到了想要的成果。
“人类的细胞中能直接产生某种氨基酸,如果这个氨基酸增加,细胞中与氧化还原相关的粒线体就会产生一种名为hh的特殊酵素。这种酵素与一九五九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孔柏格发现的DNA聚合酶在细胞制造结构上非常相似;此外,hh酵素的蛋白质在作用上也与色胺酸合成酵素的蛋白质相近,不同的是,只要加入少量的放射性核甘酸,很容易就能将细胞液分解。
“因此,那些家伙就从许多被实验者身上取出这种酵素,然后置于放射性同位素中反复曝晒,并将制造该酵素的氨基酸从细胞中分离,放到氨溶液中,使之更为精纯,最后将两者重新化合,放回细胞中。接下来,hh酵素开始急速增加,当它接近饱和时,细胞中的蛋白质与DNA分子的连接开始松动,DNA核甘酸链也渐渐松脱。这些变化对人类染色体产生极大影响,成为使性状产生人为轻度变化的契机。
“换句话说,酵素促使细胞突变,令遗传基因改变,产生变质的蛋白质,造成DNA核甘酸链分解,但因这些分子具有结合其他分子的本能,于是核甘酸链在分解后又重新紧密连接。hh酵素甚至也令核甘酸链产生变化。在这些连锁反应下,核甘酸链于是出现了全新的排列组合与形状。”
“简单来说就是最近常听到的操作遗传基因,让基因重组,对吧……”罗兰德以手背拭去额头的冷汗,询问。
“就是这样。说得更明白点,基因重组会令生物脱胎换骨,变成另一种生物,这是因为遗传基因有几个特征,第一,每个基因都是个别的存在,通常是由亲代复制到子代,不会产生变化;第二,基因会因为外来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突变;第三,染色体细胞中的遗传基因都具有完整的DNA。反过来说,只要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发生变化,该生物的身体机能就会随之改变。”
“也就是说,藉由这种技术可以创造出具有钢铁般身体、不需要睡眠、从不生病、没有痛觉,或是能自行修复伤口的——应该说是超越人类的怪物。”安杰姆目不转睛地看着李凯博士。
“怪物吗?”李凯博士露出自嘲又痛苦的笑容,“你想到的怪物应该还停留在科学怪人那种低等程度吧!不过,你的想法也没什么不对,理论上,要藉由重组遗传基因,将人类变成狗、马,或是鲸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
“因为遗传基因中封存了所有生物特性的记忆。”
“但是——”安杰姆看向博士的眼中充满疑惑,“一般人都认为人类的染色体中并没有其他生物的遗传基因。”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二阶堂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