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_慕容青松【完结】(326)

阅读记录

  天色虽然还没大亮,但他们俩个弄出这么大动静,后面的人全都看的清清楚楚,顿时慌了神。庞老二和卫攀一前一后飞快的滚出去几乎二十米,才被一块陡坡上突起的大石头阻挡住继续下滑的势头。

  在陡坡上摔出去二十来米可不是闹着玩的,铁柱和穆连山手忙脚乱的赶过去营救,这俩人几乎也是一溜烟滚下去的,只不过身体重心还保持的住,就是裤子肯定得磨破。我带着苏玉走不快,只好老老实实的慢慢跟过去。

  等我赶过去的时候,庞老二和卫攀已经被扶起来背靠石头坐着,俩人都是一脸的擦伤,卫攀额头被撞破了,顺着脸往下淌血,自己在背包里翻急救药品和绷带。庞老二的情况似乎更糟糕,眉头紧皱紧咬牙关,额头上全是黄豆大的汗珠,铁柱和穆连山正小心翼翼的查看他的左腿。我赶紧问道:“二哥,怎么样?”

  “左腿摔断了!”铁柱一边急匆匆的从背包里找自带的夹板,一边埋怨的看了看卫攀:“卫大少,你怎么比我还毛手毛脚的,早知道就该叫你走在前面......”

  “算......算了......”庞老二咬着牙说了两个字,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估计是痛的厉害,脸上的肌肉不住的抽搐,勉强摆了摆手,示意铁柱别说那么多没用的话。

  卫攀满脸愧色,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连累庞老二了,第一次是在小阳山,他硬要充文人掉书包,背手踱步的吟诗作对,结果一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下去,心慌意乱之下把庞老二也给带了下来,结果一人摔断条腿。这一次卫攀看着倒没有大碍,除了头被磕破,胳膊腿都好端端的。

  我虽然也有点埋怨卫攀,但转念一想,他也不是存心找事,无心为恶虽恶不惩。趁着铁柱和穆连山处置庞老二断肢的时候,我也帮卫攀把额头上的伤口处理了一下。

  这样一来,即便我们不想冒险离开圆融寺也身不由己了,等到庞老二的骨折处用夹板简单固定之后,几个人想尽办法,费了好大力气,才勉强把庞老二抬到山脚下。

  我用原来的老办法引燃山谷谷底堆积的可燃气体,然后率先穿越过去,帮衬着把庞老二抬上来。等我们背着庞老二一路小跑着从圆融寺前山门经过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几个睡眼惺忪的佛爷好奇的盯着我们看。

  到了青石板铺就的山路时,总算轻松了一些,我们轮流背庞老二下山。赶到葫芦山山脚时,恰好一辆客车搭载着第一批香客刚刚到达。我过去跟司机商量了一下,按照车上的座位付钱,把车给包了下来。风驰电掣一般开往山阳市。

  一直把庞老二送进医院,大夫给他拍片子打石膏,我们几个人才松了口气,如释重负一般坐在处置室外面等候,我的内衣已经湿透了,两条腿和灌了铅一样,抬都抬不起来。

  庞老二三天两天内是不方便远行了,但我们身上带着最后一件玉器,全挤在山阳这里,都有点不放心。所以相互间商量了一下,留铁柱在医院负责照顾庞老二,剩余的人先带东西返回阳川,把玉器妥善存放之后,再来人接庞老二回去。

  我们四个人当天就赶到郑州,然后平安返回阳川。卫攀觉得对不住庞老二,所以非要亲自去接他,我认为没必要去那么多人,就劝他留下来,趁这段时间抽空料理一下自己的生意。可卫攀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硬派了五个人两辆车,由我和穆连山带领,长途跋涉开赴山阳。

  庞老二的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受伤的时候只伤到腿,别的地方安然无恙,所以一个多星期后身上的擦伤就结痂了,只不过腿上打着石膏,行动不便。卫攀想的很周到,两辆车里有一辆是面包车,车厢内的座位全都卸掉,然后放进去一张钢丝床,把庞老二舒舒服服安置在车里,按原路返回。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病人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调养不好的,庞老二是我们的主将,他一受伤,开掘宝藏的事只好暂时搁浅。不过世间唯一一张藏宝图在我们手里,其他人想染指也没那个条件,所以我还算比较心安。

  我们在过去的行动中不知不觉的养成了个习惯,凡事都要庞老二来动手。虽然四件玉器都找齐了,大家也很心急,想先开启黄金人面拿出藏宝图一睹为快,但都下意识的等着庞老二亲自操作。庞老二了解我们的心情,所以休息了两天后就让我搀扶着他来到书房,召集大家过来集合。

  卫攀特意把书桌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收拾干净,偌大的书桌上,只摆着金灿灿的人面和四件乳白色的玉器。

  可能是心情太激动,也可能是房间内温度太高,我们几个人时不时就要伸手擦擦脸上的汗,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书桌上的五件东西。庞老二先拿起一只玉眼,仔细的安放到人面上的眼眶中。啪嗒一声,玉眼严丝合缝的镶嵌到人面上,隐隐还能听到黄金人面内部传来一阵流畅的机簧转动声。

  紧跟着是另一只玉眼,玉鼻。

  最后,人口型的玉器准确无误的镶嵌在人面上后,内部的机簧足足转动了两秒钟,才咔的发出一声悦耳的声音。

  “二......二哥,成......成了?”

  “成了!”

  在这一刻,大家心中的兴奋以及激动几乎膨胀到极点,我突然间觉得鼻子发酸,竟然有点想流泪的感觉。不知道是为了这么长时间的付出而感慨,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慕容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