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姒姓国。姒姓传为夏虞之后。有杞国、?国、斟灌国、斟寻国。
1.杞国---伯爵。商汤时就已受封立国。周武王克商后,寻夏禹后裔,封东楼公于杞,是为重封,故亦称夏。初都雍丘(今河南杞县)。后受淮夷威胁,西周末期开始北迁,或以为今新泰市曾为杞都所在。杞成公(公元前654-637年在位)得齐桓公之助,迁都缘陵(今昌乐县东南)。杞文公(前549-536年在位)时又迁于淳于。杞简公元年(前445年)为楚惠王所灭。传世器有杞伯鼎、杞伯豆等。
2.?(亦作缯、曾)国---子爵。故城在今枣庄市东,苍山县稍北。曾一度为鲁国附庸。鲁襄公6年(公元前567年),被莒灭掉, 昭公4年(前538年)鲁取其地。后又属齐国。
3.斟灌国---夏代部落国家。在今寿光县东北。夏帝相曾居此。后为寒浞之子浇攻灭。
4.斟寻国---夏代部落国家。在今潍坊市东南。夏太康曾居此。后亦被寒浇攻灭。
十一、子姓国。子姓相传为商祖契之后。谭国---亦作鄣。子爵。今章丘县西旧有谭城,抗战前曾发掘出遗址。地当齐国东西通道,公元前684年被齐国借故灭掉。
十二、偃姓国。偃姓相传为皋陶之后。有鬲国---夏代部落国家,在今德州市北。太康失国,夏贵族大臣靡逃奔至此,收集残余势力,援助少康恢复夏朝统治。
十三、嬴姓国。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裔。奄国---亦作盖。在今曲阜旧城东,伯益曾居于此。后成为殷商盟国。周成王时随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反抗周朝,后为周公所灭,其地入鲁国。
十四、漆姓国。漆姓相传为防风氏之后。鄋瞒国---长荻的一支。西周至春秋时代活动于今济南市以北的山东境内,大约处在部落向国家的过渡阶段。
十五、东夷国。东夷是远古时代就活动于山东地区的古老民族, 后渐于华夏族融合。有介国、根牟国。
1.介国---或说在今胶州市西南。其君葛卢曾朝见鲁僖公,并率师远袭宋邑。
2.根牟国---鲁附庸国,其地在今沂水县南。鲁宣公9年(公元前600年),被鲁国攻取。
十六、未详祖姓的国家。
1.郭国---伯爵,地在今聊城市东北。存在于西周至春秋初期。 约在齐桓公以前灭亡。有器物传世。
2.于余丘国---或作余丘。在今临沂市境,一说在章丘县。鲁庄公二年(公元前692年)曾遭鲁国攻伐。
3.牟国---封子爵。其故城在今莱芜市东二十里处。鲁之附庸国,与鲁通婚。其君曾朝见鲁桓公。
4.?国---鲁附庸国。在今郯城县东北30余里。鲁成公6年(公元前585年)为鲁所灭。
5.莘国---亦作有莘。夏、商时期的部落国家,在今曹县北。与商汤通婚。伊尹即出于此。
6.蒲姑国---亦作亳姑、薄姑。在今滨州市博兴县东南。周成王即位时,因参与武庚和东夷叛乱,被周公灭掉,地入齐地。
──摘自老窑《山东境内的古国》
002 笔记与西沙考古名单
在鬼船上发现的笔记有待继续研究,三叔有做笔记的习惯,而且做事情也很认真,但是笔记的内容看到后来,我发现严谨得过分,这些笔记很可能是三叔在文锦的监督下记下的。[npfans注:台版同处内容为「文锦显然有做笔记的习惯,在鬼船上发现的她留下的笔记,还有待继续研究。」]
笔记内容重抄:
海底考古区域分布图:
一共为七个区域,瓷器散布在大概3000平方米的区域内,沉船位于中心的礁石左侧30米处。
日期一
在这样的海底条件下,传统的田野考古的办法完全不可用,我们只有使用自己创作的方法,不过海洋和大地虽然环境截然不同,但是使用的办法还是殊途同归,现在不确定海底埋的东西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第一步应该是使用洛阳铲,先把大概的勘探区域确定下来。
海底不比陆地,具体使用的效果还不清楚,不过我感觉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前期打捞上来的瓷器,确定时期为永乐,这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这一批瓷器,按照沉般的位置,我们估计来自于景德镇的官窑,样式以青花带金彩为主,部分埋在海沙深处,保存完好。这批瓷器的样式,应该是运往马尼拉,最终到达当时的墨西哥。如果判断正确,那么这艘沉船上运输的最大宗的货物应该是丝绸。可惜,在海水中我们基本没有希望能够看到保存至今的丝织品痕迹。
日期二
洛阳铲的使用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水下作业需要更大的力气,原来配备的木锤无法使用,我们只得使用水下的岩石,牡蛎很锋利,很多人的手都受了伤。
在水下使用洛阳铲,在水深不是特别深的地方,建议在船上作业,船上两人水下一人,这样效率更高,在水深的地方,建议采用机械作业,因为水下的关系,洛阳铲主要的作用在于判断海底海沙之下的地质成份,定出「问题区域」的边界可以使得考察工作更有效的进行,所以其实完全可以使用改装的地质钻头。
我们只需要确定钻头带回的样本的大概成分就可以。海底下如果有沉船,就会有钙化或者珊瑚化的木头成份,和陆地不同,我们不需要根据木头的情况来判断沉船的年代。现在阶段,国内还没有人力物力可以整体保护或者开掘沉船遗迹。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派三叔